
2025年4月,碳纤维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异常现象:T300级12K产品价格跌至110元/千克,较2023年高点暴跌65%,但行业开工率仅45%。这种“增产不增收”的困局,暴露出中国碳纤维产业深层次矛盾。产能竞赛:地方政府补贴下的非理性扩张2020-2025年,国内碳纤维产能从3万吨/年激增至25万吨/年,但:有效产能不足:小丝束(≤24K)实际产量仅8万吨/年,大丝束(≥48K)良率仅60%;补贴依赖症:地方政府补贴占项目投资的30-50%,导致部分企业“为补贴而生产”。
2025年4月,碳化硅(SiC)市场呈现“上游跌价、下游缺货”的怪圈:6英寸导电型衬底价格从1200美元/片跌至850美元(同比-29%),但功率器件交期仍长达20周。这种割裂源于衬底产能结构性过剩与器件制造的工艺瓶颈。1. 衬底端:中国军团“低价倾销”与海外企业“技术卡位”中国产能井喷:天岳先进、天科合达等企业2025年6英寸衬底产能突破50万片/年,但良率仅65%(Wolfspeed达85%),导致成本竞争白热化;海外策略转向:Coherent放弃8英寸以下衬底业务,聚焦
2025年4月,钕铁硼N52牌号价格反弹至320元/千克,较2024年Q3低点上涨25%,但缅甸稀土矿停产导致的原料缺口仍未完全填补。这场价格风暴背后,是新能源与机器人产业对稀土永磁材料的双重挤压。1. 供应端:缅甸“断供”与海外矿企反扑缅甸矿区封锁:2025年2月缅甸克钦邦稀土矿区因环保问题无限期停产,导致中重稀土(镝、铽)供应减少30%;MP Materials反击:美国芒廷帕斯矿重启镨钕分离产线,2025年Q1出口中国氧化镨钕1200吨,但成本较中国本土高40%;废料回
2025年4月,国产电子特气价格分化显著:三氟化氮(NF₃)价格从45万元/吨跌至38万元(产能过剩),但高纯六氟丁二烯(C₄F₆)价格仍高达1200万元/吨(99.9999%纯度)。这种冰火两重天背后,是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技术攻坚战。1. 成熟制程“红海厮杀”NF₃产能过载:昊华科技、中船特气等企业2025年NF₃产能达1.2万吨/年,但全球需求仅8000吨,导致价格战愈演愈烈;六氟化硫(SF₆)替代:中科院过程所研发的C₃F₇CN绝缘气体,温室效应值(GWP)较SF₆降低
2025年4月,高性能树脂市场呈现“K型复苏”:聚苯硫醚(PPS)价格稳定在6.5万元/吨(同比+8%),但聚醚醚酮(PEEK)突破120万元/吨(同比+25%)。这种分化源于下游应用场景的技术跃迁与政策倒逼。1. 5G/AI“新基建”拉动PPS基站革命:华为天线振子用PPS材料密度较LCP降低40%,2025年全球5G基站PPS需求达2万吨,但国内企业仅沃特股份可批量供应;PEEK服务器突围:英伟达GB200超算服务器采用PEEK框架,散热效率提升30%,但全球产能仅800
2025年4月,光伏玻璃价格跌至22元/平方米(3.2mm厚度),较2021年高点腰斩,但行业库存仍高达80万吨。这场价格崩塌背后,是双面组件渗透率提升与钙钛矿技术颠覆的双重冲击。1. 产能过剩“恶性循环”疯狂扩产:2020-2025年行业产能从3亿吨/年增至12亿吨/年,但需求增速从30%降至15%;成本内卷:福莱特、信义光能通过1200吨/日大窑炉将生产成本压至18元/平方米,中小企业现金流断裂风险陡增;政策“刹车”:工信部暂停新增光伏玻璃产能听证会,但存量项目仍可通过技
2025年4月,LPG市场呈现“外强内弱”格局:沙特CP丙烷价645美元/吨(同比+15%),但国内民用气均价仅5200元/吨(环比-3%)。这种分化源于地缘政治冲突与能源转型的双重冲击。供应端:中东减产与美国出口瓶颈沙特减产:为支撑OPEC+减产协议,沙特2025年LPG出口量削减12%,导致亚洲市场缺口扩大;美国寒潮:得州自由港LNG项目因极端天气停产,丙烷库存降至五年低位,推动美国MB价格突破1.2美元/加仑。需求端:PDH装置投产潮与民用替代国内PDH(丙烷脱氢)装置
2025年3月5日至7日,欧洲制造业的重磅盛会——意大利工业展MECSPE在博洛尼亚展览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展会吸引了66573名访客,汇聚了2100多家展商,展示了覆盖13个主题展区、超过10万平米的展览空间。MECSPE不仅成为行业内外人士的交流平台,更是展示新技术、推动数字化与生态转型的重要舞台。开幕式上,意大利商业与制造部的高级官员、博洛尼亚展览集团CEO及一众技术专家等共同探讨了数字与能源转型。在展会期间,“MECSPE观察中心”发布了2025年的行业前景,深入剖析了
全球制造业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物联网技术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如今,制造商们不仅面临着经济波动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还在不断寻求新的增长机遇。物联网赋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帮助这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创新。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欧洲,制造业稳步增长,先进制造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虽然在企业总量和技术创新方面不如中国,但欧洲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化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美国,制造业的韧性不断增强,政府通过一系列法案为行业
编者按: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日报、南方+推出“向新图强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报道,邀请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走进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随处可见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往来穿梭,53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速腾聚创,其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已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制造”进阶“智造”,广东正勾勒产业跃迁蓝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传统
2月13日,2025四川网信“数智领航”第一期AI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交流会在成都市天府数智产业园召开。本次交流会包括实地参观、主旨演讲、AI大模型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标准的发布与解读、企业分享交流等多项内容,旨在探讨“智改数转”的前沿趋势和实践经验。会前,参会嘉宾实地参观了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深入了解该中心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作用和成果。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深入解析了工业产品数据要素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中的核心价值,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在推动
制造业正在被重新定义。传统的“人盯人+手工表格”模式,已经无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交付链条、质量标准和成本压力。数字化,不再是“做个系统”那么简单,而是事关生存与效率的深度变革。艾瑞咨询发布的此份报告聚焦“产业数字化”的现实进展与发展路径。报告从数实融合的背景切入,结合调研数据与一线企业案例,梳理了制造业在供应链优化、智能排产、质量追溯、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数字化落地路径。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转型痛点,如ROI评估难、系统孤岛化、中小厂商缺技术等问题,为制造企业、SaaS厂商和
4月24日,“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2025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在绵阳中关村项目二期举行。大会旨在通过高端对话、前沿技术分享与产业资源对接,促进“人才+产业+资本”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进程和制造业绿色高效发展,为四川乃至西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绵阳方案”。四川绵阳工业园凭借战略区位、科研资源、人才集聚等创新优势,先进制造业和科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基础,以及“保姆式”的营商服务,积极探索“智改数转”新路径。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社会各界应以更长远眼光看待传统制造业,它们不是‘包袱’,而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3月8日,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钢轨新产品开发一级专家邹明代表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呼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在邹明看来,当前,高端化转型成为传统制造业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高端化转型需要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数智赋能为抓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
2025年4月14日,重庆初刻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初刻智能”)的外贸团队已全员抵达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展位现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展位布置及新品调试工作,为即将于明日开幕的展会做最后冲刺。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吸引全球采购商关注。初刻智能的展位位于No.20.1E04,参展时间为4月15日至19日。初刻智能作为激光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初刻智能此次携多款自主研发的激光打标机新品亮相,涵盖光
2025年,制造业迎来新一轮变革浪潮。面对成本压力、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企业如何抢占先机?本文梳理三大关键趋势,助您把握发展方向。趋势 1:数字化转型加速,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当下,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制造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 让设备间数据传输实现毫秒级响应,人工智能助力生产流程智能优化,大数据能深度挖掘市场潜在需求。企业借助数字化,可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智能运维,降低设备故障率。通过数据分析洞察消费者偏好,开发更贴合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