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以来,科技创新引领下的 “智改数转” 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行动,首批近 5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超 500 亿元设备更新再贷款合同也已签订,其中工商业节能更新改造金额超 150 亿元。围绕节能降碳、安全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等重要方向,能源电力、用能设备等多个新增领域的设备更新工作全面启动。
在湖南某钢铁厂,一批服役长达 20 多年的老旧柴油机车,经过动力设备更新和涂装焕新,成功转型为新能源纯电机车。这一转变不仅顺应了绿色发展的趋势,还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成为传统工业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实现 “智改数转” 的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探索人才与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为 “智改数转” 提供智力支持。山东潍坊创新性地实施 “智联百校” 活动,选派干部进驻高校院所担任专员,同时选聘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担任 “科技人才副总”。近年来,潍坊累计外聘 300 名 “科技人才副总”,外派 100 名科技人才专员。位于潍坊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在全球首次成功构建西瓜属 7 个种的完整基因组图谱,并挖掘发现 1 万多个新基因,为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充分展示了人才链、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来的创新活力。
在制造业大省四川,成都市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金堂县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企业车间内,59 条全数字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智能小车灵活穿梭,机械臂精准有序地抓取零部件,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生产。截至 2023 年底,成都认定的市级智能工厂达 35 个、数字化车间达 73 个,同比分别增长了 170% 和 97%。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成都制造业在 “智改数转” 进程中的显著成效,也为其他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