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等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介绍,我国孵化器自1987年发展至今,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生态体系看,形成以孵化器为核心节点,各级政府、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大企业等协同推进,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孵化器每年举办20万场创业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从企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均较3月末时明显加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超过8%;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2%……央行5月14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4月金融总量“有上行”,融资成本“往下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然较大,央行多轮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明显。 4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从前4个月的整体情况看,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既“稳”又“实”,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2-2023年通过产能调控、储备投放等手段,将钢材价格波动幅度压缩了13个百分点,政策工具箱的完善为市场注入稳定性。产能产量双控机制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2.0阶段。2023年实施的“月度产量预警机制”,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全国247家钢厂开工率,对超出控产目标的区域实施用电限制。该政策使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3%,供需失衡风险下降。国家储备精准调节国家物资储备局建立2000万吨钢材动态储备体系,在2023年4月价格快速上涨期投放500万吨热轧卷板
在钢材价格剧烈波动周期中,优化供应链管理可降低15%-25%的采购成本风险。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研,实施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库存周转效率平均提升40%。动态库存调节机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库存系统成为关键工具。中国宝武推出的“智慧库存大脑”,整合铁矿砂价格、下游订单、物流运输等20类数据源,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动态调整安全库存水平。在2023年Q3价格下行周期,该系统指导企业将库存从45天用量压缩至28天,减少跌价损失超3亿元。上下游协同定价机制“钢材价格联动条款”在重点行业
在“双碳”目标倒逼下,能源化工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与绿色化发展形成共振效应。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3年行业清洁能源消耗占比提升至28%,而智能化系统对碳减排的贡献率超过35%。碳管理智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碳资产管理系统(CEMS)已成为企业标配。巴斯夫在中国基地部署的CEMS 4.0系统,整合了2000余个监测点的实时数据,可精确计算每吨产品的“碳成本”,并自动生成EU ETS(欧盟碳交易)合规报告。该系统使企业碳交易效率提升40%,年节约管理成本超3000万元。绿氢与CCUS
能源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正经历以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化变革。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我国重点能源化工企业智能化改造投入同比增长23%,其中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覆盖率已达38%,推动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2%。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突破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构建虚拟工厂与现实设备的实时映射,实现了从勘探、生产到运维的全流程优化。以中石化某炼化基地为例,其搭建的炼油装置数字孪生体,能够提前72小时预测设备故障,将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65%。该技术还应用于碳排放监测,通过模
2025年5月14日,农产品与橡胶市场呈现“大豆价格承压、橡胶触底反弹”的分化格局。大豆价格受全球丰产预期、贸易摩擦及需求疲软拖累,延续下行态势;而天然橡胶市场则因主产区减产、库存去化及需求改善,价格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大豆市场:丰产预期与需求疲软共振,价格中枢下移今日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报1012美分/蒲式耳,较月初下跌3.2%;连盘豆粕主力合约报3050元/吨,跌破3100元/吨支撑位。价格下行核心矛盾在于:全球丰产预
2025年5月14日,稀有金属与化工原材料市场呈现“钨价高位震荡、PTA价格反弹”的分化格局。钨价受资源稀缺性、环保政策及军工需求支撑,价格延续高位震荡;而PTA价格则因成本支撑、需求改善及供应扰动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钨市场:资源稀缺与政策驱动,价格高位震荡今日黑钨精矿(65%)报价约13.5万-14.3万元/吨,仲钨酸铵(APT)价格约20.5万-21.5万元/吨,较月初持平。价格高位震荡核心逻辑包括:资源稀缺性:国内钨矿开
2025年5月14日,工业金属市场呈现“铜价承压、铝价震荡上行”的分化格局。铜价受全球需求疲软、库存累积及贸易摩擦拖累,价格延续回调态势;而铝价则因成本支撑、供应扰动及新能源需求边际改善出现企稳迹象。以下从供需基本面、成本结构及政策影响三维度展开分析。一、铜市场:需求疲软与库存压力共振,价格中枢下移今日长江有色网1#电解铜均价报78150元/吨,较月初下跌1.2%,LME铜期货报78650美元/吨,跌破79000美元/吨关键支撑位。价格下行核心矛盾在于:需求端疲软:全球铜消费
2025年5月14日,纺织业原材料价格呈现“棉价承压、化纤分化”的显著特征。棉花市场受中美贸易摩擦、需求疲软及供应宽松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延续低位震荡;而化纤市场中,PTA、涤纶短纤等品种因成本支撑及需求边际改善出现企稳迹象,但锦纶、氨纶等品种因产能过剩压力价格仍处弱势。以下从棉花、化纤两大核心板块展开分析。一、棉花市场:需求疲软与供应宽松共振,价格中枢下移今日国内3128级棉花现货均价报14200元/吨,较月初下跌1.2%,期货主力合约CF2509报12800元/吨,跌破1
2025年5月14日,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继续呈现下行态势,动力煤、焦煤等主要煤种价格均承压运行。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需求端疲软与供给端过剩的双重压力,使得煤价短期难见企稳迹象。一、动力煤市场:价格跌破关键支撑位,下游采购意愿低迷截至5月14日,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已跌至625元/吨,较月初累计下跌8.3%。主产地方面,山西大同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降至490元/吨,内蒙古鄂尔多斯同热值煤价跌至470元/吨,均创年内新低。下游电厂库存高企,沿海八省电厂存煤可用天数维
2025年氧化镨钕月度产量2025年4月,中国氧化镨钕产量8630吨,环比3月106吨,降幅1.21% ,同比去年增1137吨,增幅15.17%。 从地区分布来看,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主要仍是江西、山东、内蒙古、甘肃、四川;从原矿和再生分离来看,原矿产出的氧化镨钕为5318吨,再生产出的氧化镨钕为3312吨,分别占比62%和38%。主要体现在江西和四川地区,受中美贸易政策调整影响,从美国进口金属矿锐减明显,四月18日美国MP Materials公告已停止向中国运送稀土精矿,引发
智改数转推动纺织企业加速产品创新升级,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在面料研发方面,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 3D 建模技术,快速设计开发新型面料,模拟面料的手感、悬垂性、透气性等性能,减少实物打样次数,研发周期缩短 60%。结合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时尚偏好和功能需求,企业能精准定位市场方向,开发出功能性面料产品。例如,针对户外运动市场,企业运用智能纺织技术,开发出具有防水透气、抗菌除臭、温度调节等功能的户外服装面料;针对医疗健康领域,研发出具有压力治疗、抗菌防感染等特性
在智改数转浪潮下,纺织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重构。在纺纱环节,智能纺纱设备搭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纱线质量参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调控。如某大型纺织企业引入智能纺纱系统后,纱线断头率降低 40%,生产效率提升 25%。织布工序中,数字控制的织机可根据订单需求快速切换织物组织结构和图案,相比传统织机,换产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十几分钟。染色环节是纺织生产的关键工序,以往靠人工经验控制染色配方和工艺参数,如今借助数字化染色管理系统,企业
在营销领域,人工智能成为纺织企业精准连接消费者、拓展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借助 AI 大数据分析技术,纺织企业能够对消费者的线上浏览行为、购买历史、社交媒体互动等数据进行深度剖析,精准洞察消费者的时尚品味、消费习惯以及潜在需求,从而实现个性化营销。纺织企业 C 搭建的 AI 营销平台,通过对消费者画像的精准刻画,为不同客户群体推送定制化的产品推荐信息。当一位长期关注简约风格、偏好棉麻材质服装的消费者登录企业线上商城时,系统自动推送当季符合其风格与材质喜好的新款服装,搭配个性化的
纺织企业的生产环节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正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全新阶段。在生产设备端,AI 驱动的智能纺织机械不断涌现,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织物生产参数等信息,运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监测与故障预警。当设备出现潜在故障风险时,系统能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维修建议,大幅降低设备停机时间,保障生产连续性。生产流程方面,AI 优化的生产调度系统依据订单需求、原材料库存、设备产能等多维度数据,进行智能排产与资源分配。例如,纺织企业 B 采用的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