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达1.53万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经过几年赓续奋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不断走深向实,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引领性成果,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五大功能体系逐步完善,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迈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

    704次 0条 2025-01-10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的亮点是什么?

    2025年1月1日起,《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国务院在2024年8月30日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行政法规。《条例》作为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个人、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法规,最大亮点就是对重要数据、个人信息保护、平台治理、行业监管等方面进行规制,进一步规范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电信数据安全,促进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数据的界定和细化在我国数据安全法规体系中,关于重要数据的定义

    303次 0条 2025-01-10
  • 最高法出台政策举措加强数字经济司法保护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25条98项政策举措,覆盖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

    237次 0条 2025-01-10
  • 3GPP批准我国5G混合专网安全技术方案成为国际标准项目

    本报讯3GPPR19作为5G最后一个阶段,旨在现有网络架构上根据实际迫切需求进一步增强5G网络功能。5G混合专网模式作为运营商向5G垂直行业赋能的重点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将5G核心网部分定制化网元入驻部署在客户侧,助力千行百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为解决运营商5G核心网和企业专网之间的安全风险问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提出了混合专网模式安全增强架构技术方案,开展了《混合专网模式的5G核心网安全技术要求》(YD/T4956-2024)、《5G移动通信网混合专网模式的信令互通网

    266次 0条 2025-01-10
  • 5G到来,中小型工业企业应该如何才能向智能生产转型?

    广告
  • 国家发改委:扩大家电、手机等产品购买补贴范围 确保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本报讯(记者邓聪)1月8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2024年“两新”工作实现了四个“效果明显”,即激发消费活力效果明显、拉动投资增长效果明显、促进产业升级效果明显、支撑绿色转型效果明显。2025年,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增加资金规模,扩大支持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放大撬动效应,深入推进“四大行动”。一是加力推进设备更新。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

    553次 0条 2025-01-10
  • 数字经济赋能先进装备制造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以国家重大发展需求与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石,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发挥着重大引领与支撑作用的产业集合体,是体现国家和区域产业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当下先进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创新驱动、集群带动和数字赋能的态势,其拥有的规模效应、成本效应、集聚效应、知识溢出与创新效应,直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度重视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把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落实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的关键途径。通过顶层设计,积极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完

    287次 0条 2025-01-09
  • 智能制造转型的误区与正确路径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智能制造转型已成为众多企业寻求突破与发展的关键路径。然而,在这场转型浪潮中,不少企业因陷入误区而步履维艰。深入剖析这些误区并探寻正确路径,对企业实现成功转型至关重要。一、智能制造转型的误区(一)盲目追求技术先进性许多企业认为,只要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就能实现智能制造转型。于是,在未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需求与应用场景的情况下,大量投入资金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却忽视了技术与现有生产流程的适配性。例如,某传统制造企业,花费巨额

    369次 0条 2025-01-09
  • 工业母机的国产化率不足10%!奋起直追,挺起中国工业的钢铁脊梁

    工业母机,即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所以称为“母机”,工业母机是现代工业的“基石”。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机床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生产和消费国。2022 年工业母机产值和消费额都占到全球的 32% 左右。我们是工业母机的消费大国,但不等于制造强国!另外一个事实是:国内高端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还是偏低,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不到 30%,高端数控系统的国产化率不足 10%。高端数控机床主要依赖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额常年居高不下。主要体现在技

    518次 0条 2025-01-09
  • 精益化理念不止是“省钱”哲学,用数字化眼光看待“精”和“益”

    精益化生产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其核心在于“精”和“益”:“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人力、物力;“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核心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的客户价值。说直白一点就是既要省钱,又要质量高。国内企业对于精益化一直是奉为圭臬,的确精益化理念作为一种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的管理哲学,麦肯锡报告显示,采用数字化精益化生产的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30%。精益化生产是制造业永恒的主题,但在数字化时代,精益化不再只是包含5S、西格玛、IE等

    399次 0条 2025-01-09
  • 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培育工匠人才

    制造业若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峰,高素质人才便是那不可或缺的 “登山梯”。当下,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育的创新 “蹊径”,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制造业人才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放眼全国各地,产业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破土而出。这些学院由职业院校与当地行业领军的龙头制造企业强强联手、共同打造。课程体系宛如定制西装,精准贴合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从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到前沿技术应用的拓展,全方位覆盖。莘莘学子在校期间便有机会投身实际生产项目,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 “知行合一”。以某

    633次 0条 2025-01-09
  • 绿色制造理念深入人心,环保举措重塑产业格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觉醒与升温,绿色制造当之无愧地成为制造业迈向未来的关键 “指南针”,贯穿从原材料源头采购到产品末端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各环节都紧密围绕环保理念精耕细作。以某家喻户晓的知名家电制造商为例,在生产车间的屋顶,整齐排列的太阳能板熠熠生辉,它们承载着企业对清洁能源的追求,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了相当比例的生产用电需求,为节能减排立下汗马功劳。而在涂装这一关键工艺环节,水性涂料取代传统溶剂型涂料,大幅削减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降幅高达 80%,让车间空气愈

    402次 0条 2025-01-09
  • 个性化需求潮涌 中小企业如何加“数”跑

    洞察消费市场趋势,帮助工厂快速捕获市场新商机、精准开发新品;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大模型等技术,提供“个性化印制”等服务,实现72小时定制履约;沉淀行业生产技术链路,围绕工艺单元匹配产能产线,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构建专业化的定制类目,推进实现非标品“规格类”定制;提供“小快轻准”、产销互联的柔性供应网络服务,实现从“找产品”到“找产能”“找服务”的业务拓展……随着消费生活和数字经济密切关联,消费者需求逐渐向多样化、个性化演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逐渐成为消费品生产企业比

    420次 0条 2025-01-09
  • 加快实数融合 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加速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系统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加快实数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在日前举办的“2024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发布会”上,发布了《2024年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创新应用报告》以及“2024年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等成果。数据显示,2024年

    720次 0条 2025-01-09
  • 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部署要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指引》提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和先进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在数据流通利用方面,建成支持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保障数据安全自由流动的流通利用设施,形成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公共服务体系。在算力底座方面,构建多元异构、

    455次 0条 2025-01-09
  • 汇通海量数据 惠及千行百业 慧见数字未来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提出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基本格局,总体实现“汇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慧见数字未来”的美好愿景。什么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为什么要建设,建设的重点方向是什么?1月6日,国家数据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近年

    621次 0条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