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焦化行业高度依赖“老师傅经验”的传统生产模式,面临数据孤岛、成本黑箱难解等发展瓶颈。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八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暨专业委员会交流年会上,多位与会专家指明发展路径:要想推动焦化行业由“经验炼焦”转向“科学炼焦”,需依托“行业大数据+行业机理+行业大模型+通用大模型”路径,夯实数据基础构建,构建覆盖采购、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数智管控体系。 行业智能化转型痛点待破 作为传统产业,焦化行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多重挑战。煤炭科学技术研究
为进一步强化氯乙烯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提高氯乙烯生产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应急管理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范》(GB 14544-2025)(下称《规范》)于近日发布,自2026年9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GB 14544-2008)。 《规范》适用于乙炔法生产氯乙烯企业的生产、储存和应急处置。 氯乙烯的生产过程涉及乙炔、氯化氢、二氯乙烷等多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工艺环节复杂,安全风险突出。本次标准
记者近日从中铝国际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昆明院”)获悉,由该院牵头完成的“刚果(金)低品位复杂铜钴伴生矿绿色高效冶炼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复杂矿产资源绿色冶炼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昆明院副总经理张春生介绍,低品位、高复杂性氧化铜钴矿的高效利用一直是行业难题。项目团队创新研发并集成了“原矿吸酸—强化还原浸出—多段逆流浸出—高效萃取—节能电积—智能检测—多金属回收”全流程关键技术及专用装备体系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渗透至经济社会各领域,催生出以数据驱动、智能主导为特征的新经济范式。其展现出的指数级驱动效应,远非传统技术的线性叠加所能比拟,它通过系统性重塑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治理模式,成为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源泉,也是我国在全球科技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塑造新优势的战略支点。“人工智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澎湃动力“人工智能+”的指数效应,其本质是数据、算法、算力等新型生产要素与传统要素在更高维度上的复杂协同与融合
未来产业引领着科技革命,也是全球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到生物制造、空天科技,这些未来产业不仅会重塑产业格局,更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笔者认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资本赋能及人才培养,是助力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第一,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没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未来产业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量子计算为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成功构建“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这一颠覆性技术突破,使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由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已经发布满三年。三年来,已经有三批共计26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完成备案。这些专板服务了1.56万家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97家,上市后备企业1098家。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彪认为,专板的设立就像为科创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上市预科班,解
11月12~14日,以“融合聚力,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第十九届石膏行业技术交流大会在湖北宜昌宜都市举行。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围绕磷石膏的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和新方向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工艺革新、产品迭代,促进磷石膏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石膏产业无害化、高值化、高质化、规模化利用,共同推动石膏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石膏建材分会理事长徐洛屹介绍,行业在磷石膏综合利用领域成果显著:在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铂(Platinum, Pt)、钯(Palladium, Pd)期货与期权合约。这是继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之后,又一类重要新能源金属衍生品将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亮相。铂、钯期货期权上市,不仅是期货市场新品种的扩容,更标志着我国在铂族金属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国际定价话语权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企业风险管理添新工具 铂和钯同属铂族金属。铂族金属在地壳中含量稀少,提炼困难,却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无处不在。钯是汽车“尾气净化三元催化剂”不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4000万辆,最早一批新能源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正逐步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拆解下来的动力电池,只能报废吗?近年来,中国先后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不让动力电池变成环保负担,而是成为可以高效利用的“城市矿产”。退役的电池去哪儿了?“我算是国内比较早的一批‘尝鲜’新能源车的用户了。”2017年就购买了油电混动车型的宋女士说,“新能源车更环保,但开久了,电池性能明显跟不上了。”更换电池,价格不低,最终,她选择了将车报废。而那块随之退役的动力电池流向
能给芯片“做B超”的超声扫描显微镜、给加油机部件赋予“数字签名”的监管平台、能在15米高空精准接线的高压互感器机器人……在日前湖南衡阳举行的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上,233家参展单位带来的“计量黑科技”集中亮相,高端仪器通过精度提升、效率革新和生态构建,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勾勒出我国计量产业的新图景。精度突破筑牢高端制造质量根基“这种装备可以给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做B超’,从而帮助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的制造工艺。”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展台前,工程师田琦向记者介绍,这
10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有色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色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公布了2025年前3个季度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据介绍,前3个季度,有色金属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工业增加值、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固定资产投资、利润及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均保持较快增长。 一是有色金属生产稳中有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3个季度规模以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8%,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1.6个百分点。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为6124.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7项皮革领域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紧密结合皮革行业生产实际与质量控制核心需求,从原料质量、物理性能、色牢度测试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皮革产品品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规范皮革原料质量,筑牢产品生产根基。《皮革 绵羊蓝湿革 规范》(GB/T 22883—2025)、《皮革 山羊蓝湿革 规范》(GB/T 22887—2025)2项国家标准,分别对绵羊蓝湿革、山羊蓝湿革的产品质量作出规范,明确原料选用、感官质量、收缩
在光伏行业整体面临降本与结构性竞争压力的背景下,钙钛矿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路线受到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钙钛矿光伏技术迎来产业化落地的重要阶段。京山轻机日前宣布钙钛矿光伏设备实现批量交付,成为国内率先具备规模化供货能力的设备企业之一。与此同时,多条百兆瓦级生产线陆续建成并进入调试或投运阶段,钙钛矿电站项目实现兆瓦级持续运行,部分示范电站已稳定发电接近两年。业界认为,随着技术路径逐步清晰、设备和材料成本下降、标准化体系同步推进,钙钛矿技术正进入商业化验证期。 在光伏行业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精准把握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当前,人工智能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成效,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更是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筑牢优势的关键支撑。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践图景,正展现出鲜明的场景驱动特征。与一些发达国家偏重基础模型研发不同,我国的技术落地深深扎根于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的沃土中,形成了“技术突破
近年来,锂电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量均呈增长态势。SMM统计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芯累计产量达861.04GWh,同比增长45.6%。同期储能行业表现更为突出,储能电芯产量为355.1GWh,同比增长57.5%。其中,9月,动力电芯产量为112.56GWh,环比增长9.05%;储能电芯产量为52.7GWh,环比增长5.65%。储能电芯在总电芯产量中的占比,也从1月的27.2%提升至9月的31.9%。 在锂电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政策对储能
记者11月11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中试是紧密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是畅通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的“中间站”。《通知》发布了《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下称《建设指引》),重点解决中试平台“建什么、谁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