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产业链使煤炭由 “黑” 变 “白”,通常是指以下三条产业链:“煤焦油 — 沥青 — 改性沥青 — 针状焦” 产业链:煤炭干馏会产生煤焦油,煤焦油经过蒸馏等工艺可分离出沥青。沥青通过改性处理能得到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等领域。而针状焦则是由沥青进一步加工制得,是一种优质的炭素材料,主要用于生产电炉炼钢用的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实现了煤炭从基础原料到高附加值炭素产品的转变。“焦炉煤气 — 甲醇 — 聚甲醛 — 聚甲醛纤维” 产业链:焦炉煤气经过净化、变换等一系列工
能矿装备制造业以 “智” 赋能焕新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层面研发中心与智能化研究:众多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专注于智能化、可视化研究。如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配备技术研发中心,对综采综掘设备、矿山运输机械设备进行智能化、可视化研究。智能设备应用:积极引进和使用智能焊接机器人、无人值守智能热处理生产线等先进检测及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品智能化升级: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智能调节等功能。例如贵州天信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组合变
以下是对 2024 年 12 月煤炭月度供需数据及制造业投资延续高增的点评:12 月煤炭供给情况原煤产量:12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 4.39 亿吨,同比增长 4.2%,环比增长 2.5%;日均产量 1416 万吨,同比增长 5.9%,环比下降 0.8%。这表明国内煤炭生产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为市场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煤炭资源。煤炭进口:12 月国内煤炭进口量 5235 万吨,同比增长 10.7%,环比下降 4.8%。进口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内的煤炭供应,整体供给合计 4
以下是制造业绿色化浪潮下化工板块的应对措施以及油价下跌、VE 价格上涨的相关分析:化工板块应对制造业绿色化浪潮的措施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方向:实施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行动,推动产品向高端、智能、绿色、融合方向升级换代,开发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化工产品,如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优化原料结构:推进绿氢、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再生资源、工业固废等原料替代,增强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原料供应能力,提高绿色低碳原料比重。加快技术创新与改造推广绿
以下是关于聚焦石化化工等行业更新工业设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内容:政策导向2024 年 1 月 2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 年)》,同时公布《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明确提出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等四大着力点。7 月 12 日,工信部印发《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明确到 2027 年初步建立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 30 项以上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
2024 年中国化工产业运营状况呈现出多面性,具体如下:总体表现整体压力较大:受全球市场疲软等大环境影响,中国化工产业整体运行状况不佳,很多生产企业盈利水平降低,贸易企业订单减少,市场运行压力较大。盈利水平下降:对 50 种大宗化学品分析显示,2024 年 1-9 月盈利产品占 62%,亏损产品占 38%,但利润率同比下跌产品占 64%,盈利产品的利润率也多有萎缩。细分领域表现炼化行业:原油价格平稳运行,利润有所修复,但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乙烯产业链:多个乙烯一体化项目相继开工
近年来,全球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化国际凭借其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卓越表现,前不久正式跻身《2024工业制造业双碳行动力榜》,并荣获化工行业榜首的殊荣。这一成就不仅凸显了中化国际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也为整个化工行业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在分析这份榜单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双碳行动力”。简单地说,双碳即“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为实现可持续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制定的战略目标。随着国际社会对于减排措施的日益重视,将温室气体减排与企业发展相
石油和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下是相关介绍:发展现状政策推动1:工信部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 年)》《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等,推动行业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明确标准化工作方向。技术应用2: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利用物联网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挖掘生产规律,人工智能进行智能控制、决策和运维等。项目建设1:国家能源集
国家统计局1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国家统计局1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583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709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投资161632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295498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1%。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0.3%,制造业投资增长9.3%,电力、热
近日,昆明数转小组积极行动,深入走访了昆明众康制药有限公司、云南白药以及昆明顶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各企业负责人就数字化转型需求和方案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走访昆明众康制药有限公司时,数转小组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众康制药作为医药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在生产流程优化、质量管控等方面面临着数字化升级的迫切需求。数转小组详细了解了企业现有的生产模式和管理体系,就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加强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引言石灰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市场关注。2025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环保政策的加强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石灰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将对2025年石灰价格走势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及未来趋势。一、2025年石灰价格概况截至2025年初,石灰价格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仍存在一定的波动。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不同地区、不同品牌和不同规格的石灰价格存在差异。例如,2025年1月10日,成都荣嘉欣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氧化钙
在高库存、低需求的情况下,钢材市场不太可能保持现状,但也并非简单的 “蓄力待发”,而是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可能会有以下发展趋势:市场难以保持现状的原因库存压力持续作用:高库存会给钢铁企业和贸易商带来巨大的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压力。为了缓解压力,企业通常会采取降价促销等手段来加快库存消化,这将打破现有的价格平衡,促使市场价格下行或交易策略调整。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钢材需求有重要影响。例如,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政策,会带动钢材需求的增加;若经济
2025 年 1 月 16 日国内建筑钢材呈现价格稳中有涨、成交缩量 17.1% 的态势,具体分析如下:价格稳中有涨原因期货市场带动:早盘期螺偏强震荡运行,给现货市场带来积极影响,使得多数城市现货价格暂稳,部分城市出现探涨情况。午后期螺继续拉涨,进一步支撑了现货价格,推动部分地区建筑钢材价格上升。钢厂挺价意愿:钢厂出于对成本等因素的考虑,有较强的挺价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钢材价格的上涨。成交缩量原因临近春节:下游工地陆续进入收尾阶段,部分城市已休市,终端需求大幅减少,导
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中国船舶制造业全速驶向时代潮头。2024年,中国船舶制造业交出“全优”成绩单。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全球交付的船只中,超出半数打着“中国制造”的烙印;全球新产生的造船订单中,超过六成流向中国;而未来待造船只里,更有七成以上将从中国的造船厂驶出。我国造船业领跑全球,得益于中国船舶工业的雄厚基础、创新技术以及全球优质供应商的协作与支持,是国家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产业浪潮中,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革新蜕变,“智链领航,精纫未来” 已然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密码。一、智链构建:数字化重塑产业根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旅,一条贯穿上下游的智慧产业链逐渐清晰。在原材料供应端,智能仓储与物流系统实现了原料的精准调配,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提前预判市场需求,精准采购棉花、化纤等原材料,降低库存成本超 20%。生产制造环节更是智能化设备的 “主战场”,智能纺织机、自动缝纫机等不仅提升生产效率 30%
踏入 2025 年 1 月,钢材市场陷入了一场供需与心态交织的胶着 “战局”。价格维度呈现出微妙的波动景象,螺纹钢价格走势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石子后的涟漪,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也持续泛起微小的波澜,始终难现明晰的单边涨跌态势。多方因素如同看不见的手,左右着价格的天平,其中供需关系的制衡以及贸易商们瞬息万变的心态,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砝码。供应端,各大钢厂在年初纷纷按下生产 “加速键”,机器的轰鸣声渐次响亮,发货量相较上月明显提升,市场到货节奏趋于平稳。然而,钢厂库存数据却悄然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