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口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河政发〔2021〕2号)

发布日期: 2021- 03- 2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河口区政府
2021- 03- 26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河口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口区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河口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风险挑战,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各级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 “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 “十大改革攻坚”为总抓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坚持问题导向,扭住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统筹推进,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5亿元,可比增长7.0%,圆满完成“十三五”确定的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6%,高于计划1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03亿元,同口径增长1.2%。项目投资稳健上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高于计划8.2个百分点。消费活力持续回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6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外资外贸加速发力,实现进出口总额76.6亿元,增长35.6%,其中:出口16.56亿元,增长87.3%;实际利用外资4363亿元,增长59.2%。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717元、20909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均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构建“3+3+3”现代产业体系为引领,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现代农业提质延链。围绕绿色种植、现代畜牧、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实施总投资46.3亿元的重点农业项目12个,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工程、林果种植示范基地竣工投产,农发菌业2万吨/年鹿茸菇生产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加速构建。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0.94万吨,增长4.2%。“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全区生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29.23万头、3.52万头、2.63万只、1317.07万羽,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5.91万吨;突出抓好河口百万亩生态渔业区和东营中心渔港两大片区建设,全区水产品产量达到14.3万吨。农业现代化高质化进程加快,全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115个,农业生产耕收种综合机械化率达95%,“益农信息社” 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实施总投资67.4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18个,山东中车亚洲最大海上10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国宏中能碳化硅衬底片等项目竣工。富海集团、中海化工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40位、326位。新动能加速成长,完成技改项目24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4.0%。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3%。服务业创新发展。围绕商贸会展、现代物流、全域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总投资91.8亿元的重点服务业项目20个,鸣翠新天地、城乡融合示范园竣工投用,鸣翠湖风景区改造提升、槐林景区景观提升等文化旅游项目全部完工,中央丽景酒店及购物商区等项目加快建设。成功举办黄河三角洲湿地槐花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十三五”累计接待游客56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9亿元,比“十二五”分别增长16.7%、17.1%。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电商企业发展到93家,跨境电商实现零突破;新建改造5G基站198处,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部分镇街核心区5G网络全覆盖。

(三)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推进改革、创新、开放,不断厚植发展新优势。改革攻坚扎实有效。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率先在全市实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和政务服务外包,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552项,依申请纳入“山东政务服务网”集中办理事项759项。财税改革不断深入,清理撤销政策22项,财政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升;全面落实各项减负降税政策,为企业减负3.81亿元;推动投资项目滚动接续机制建设,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5亿元、转移支付资金10.62亿元。全力推进河口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市场化公司制管理,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国资国企改革推进顺利,财金集团等区属国有企业聚焦主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12亿元。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创新高效,全区7大类309项网格化管理服务事项实现“多网合一、一网运行”,河口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在《人民日报》刊发推广。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联合实施技术研发攻关项目38个,成功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新增省市级创新平台13家,金岛环境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合作的院士工作站成功落地,胜利万和与中国科学院高德利院士合作研发的超硬高性能钻头开始下井实验。深入实施“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通海天蓝、汇海医药等3个项目被列入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开放能级不断提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大力拓展新兴市场,培育发展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到250家。成功举办2020年招商项目“线上+线下”集中签约仪式、第十二届油品贸易洽谈会暨河口区“双招双引”推介会、第三届黄河三角洲高层次人才对接会等重大招引活动,全年落地过亿元项目15个,到位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

(四)城乡发展协调并进。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城市建设提质提效。深入实施“城乡环境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总投资61.6亿元的城乡建设项目39个,改造完成油田老旧小区36个,我区16个城市品质提升试点片区列入省级试点片区。湿地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草桥沟湿地、生态护岸水毁修复等工程完工,城东湿地等项目进展顺利。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速形成,北外环西延、黄河路东段竣工通车,兴河大道、河滨路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八横十纵”的路网框架全面拉开。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清理流动摊点300余处,建成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站点62处,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复审。乡村振兴提速发展。加快推进“五大振兴”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集中打造“绿野仙踪”、“锦绣河口”等五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通和水产列入第三批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新户镇双胜村、义和镇油坊村等14个村庄1325户拆迁完成,新增耕地面积7239.3亩。全面启动农村“三变”改革,6个试点村成立62个股份合作社,整合盘活土地4.6万亩、资金7000余万元,带动5600余人务工就业。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29.4公里、农村道路“户户通”22.5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公路户户通达;配备净化设备130套,农村饮水更加安全;累计完成旱厕改造11227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4.7%,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达到100%,9个村创建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五)三大攻坚战果丰硕。坚持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实行重点突破,攻坚战果不断扩大。脱贫攻坚有新成效。探索实施“1+5+X”精准扶贫模式,由14名区领导联系帮扶24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614名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679.88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个,累计实现收益112.25万元,全区1354户贫困群众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强力推动水气土污染防治、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专项行动,实施总投资17亿元的水气土污染治理工程26项,2020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70.9%,圆满完成 “十三五”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任务;2条国控入海河流连续3年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7.43%;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达标率98.5%,超额完成目标任务8.5个百分点。深入实施“绿满河口·美丽家园”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面积1.76万亩,森林抚育面积6000亩,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117.3%。金融风险化解有力。成功组织2020年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及各类专题融资对接活动30余次,签约项目91个,签约金额106.82亿元,资金落实率97%;选派省市区三级金融机构93名金融辅导员,与全区151家企业建立常态化的结对帮扶,为34家企业解决融资续贷金额24.58亿元;推进供应链金融、政法信用贷等现代金融服务模式,金融供给更加多元有效。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9.36亿元、197.05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8.8%、18.1%。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1.9%,继续保持在全市最低水平。

(六)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坚持民生优先,总投资13.9亿元的12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部完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160人、新就业人数2460人,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35%和192%;城镇登记失业率2.5%,始终保持在控制线以内。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施总投资1.68亿元的教育重点项目7个,区职业中专综合楼、湖滨新区幼儿园等项目主体完工,14所油田幼儿园完成移交,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区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本科上线率、中考高分率等指标取得历史新高。医康养事业健康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从520元提高到550元;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平稳运行,2020年长期照护险享受待遇261人,发放照护保险费用168.83万元;医疗救助5890人次,发放救助金363.66万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区、镇、村三级紧密型区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6个PCR标准实验室,实施区人民医院扩建提升工程,逐步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新户镇养老服务中心和孤岛镇颐舒居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通过线上发布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课程、艺术作品、剧目达180余场次;线下举办广场文化艺术节、“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213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荣获中国“书香城市”称号。其他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坚持关口前移,疫情防控取得了“零输入、零感染、零病例”的重大战果。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围绕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油气管道、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事案件连年下降,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加快推进“法治河口”“平安河口”建设,全区亡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保持“双下降”。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双拥共建、国防动员、军民融合、人防消防、档案史志、地震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挑战与机遇。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区域发展看,新动能集聚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周期长,发展质效有待提高;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不够充分,投资可持续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制约;金融、安全生产等重大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创新驱动能力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较为匮乏,重点领域改革有待深化;财政增收难度较大,民生保障仍需加力;全域统筹发展的契合度和融合度有待增强,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等等。但我们坚信,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及配套政策的拉动,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对此,我们将凝心聚力续新篇、抢抓机遇再出发。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创新转型,努力谋求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全市北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样板区”目标定位,按照“1+499+3”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九大改革攻坚”,强化“三大保障”,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努力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径。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一)大力谋发展稳增长。坚持新常态下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持续强化经济运行应急保障。全力抓投资促发展。紧紧围绕“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按下重大项目建设“加速键”,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点推进年初确定的总投资331.8亿元的111个重点工程项目,确保“十四五”首年开门红。围绕“两新一重”,争取实施一批政府专项债项目、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补短板扩内需项目,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运用股权、基金、债券等手段拓展融资渠道,采取PPP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有效释放社会投资潜力。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完善产业链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高项目入库率和转化率,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12个,到位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坚持产才互动、以用为本,办好第四届黄河三角洲高层次人才对接会,着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全力促消费扩内需。制定完善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措施,推动商品贸易、仓储物流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构建新型消费体系。不断优化城乡市场和商圈,合理布局城乡社区便民店、家政服务点、快递服务等生活必需的商业网点,打造便捷生活服务圈。突出抓好鸣翠新天地运营,加快推进中央丽景、万和片区、御景苑广场等项目建设,高起点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与特色商圈。精心组织第三届河口区特色农副产品电商营销大赛等活动,加快建设区、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全区消费提档升级。全力稳外资稳外贸。突出抓好富宇化工、华联石化原油进口资质办理,推动进口贸易实现新突破。支持企业搭建跨境电商,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参与广交会、进博会等各类展销活动,逐步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快推进万和石油、渤海管具等油田改制企业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加强与日韩等重点地区的投资合作,力争全年到位外资5000万美元。

(二)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提速,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3+3+3”现代化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高端石化产业,重点推进富宇化工、中海石油东营石化等企业转型升级项目,推动石化产业由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向高层次市场终端产品发展,努力构建“油头、化身、高化尾”全产业链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石油装备、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加快山东中车大功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晋能科技等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项目建设,加速打造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鲁北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坚持“产供储销”齐发,重点实施福众100MW生态高效渔光互补等项目,积极打造以风、光、热、氢等全产业链为代表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扩规升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及食品加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围绕奶牛、生猪、肉牛等优势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正邦(河口)食品加工园、雪龙食品产业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生态食品加工名城。现代海洋,深入实施“海洋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海洋渔业产品深加工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滩涂型海洋牧场、生态循环水产品养殖等项目建设,高水平打造“海上粮仓”。新材料产业,围绕高端化工新材料、印染新材料、建筑节能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推进安诺其高档差别化分散染料、瑞致新材料等项目建设,优化提升产业产品层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精品旅游业,深入挖掘整合黄河文化、石油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孤岛万亩槐林文旅综合开发、鸣翠湖风景区、旅游特色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新高地。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河口城东物流园建设,规划布局六合铁路、义和现代农业、新户农副产品等综合物流园区,培育发展一批智慧供应链配送中心和智慧供应链物流企业,着力构建现代物流新格局。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推进“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积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及生物技术,实施汇海医药培南类高端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大力发展滨海特色康养业,着力打造以精准医疗为基础、以养老养生为服务延伸、以医药研发生产为补充、以旅游为辅助的大健康产业链。

(三)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加快推进油田老旧小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进“油地军港场”和谐共建。扎实做好黄河路以南片区城市设计文章,高标准建设河康新区、河乐新区,努力打造河口棚改新标杆。高质量推进湖滨新区建设,以创建4A级景区为目标,统筹推进环湖景观提升等配套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文化教育等产业,着力构建产城融合生态魅力新区。加快实施城区道路雨污排改造、水系连通、防洪排涝等工程,新建改建城区燃气管网、消防设施、停车场和公共充电设施,推进重点场地城市小品建设。深入开展“湿地城市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实施湿地生态自净和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打造具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之城。全面推行“水洗路面、机械清扫、洒水降尘”三位一体的保洁方式,城区主要道路清洁度达到100%。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优化整合全域资源优势,全力支持新户镇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绿野仙踪”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积极谋划义和镇全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梯次推进区级示范片区建设,努力打造黄三角生态食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和产业转型“新高地”。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力争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1万吨以上。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创建,打造黄三角“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直供基地。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确保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增双赢”。拓宽人才选聘渠道,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开展“绿满河口”三年提升行动,实施“百万千”村庄绿化等总投资4.76亿元的10项重点工程,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打造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屏障;同步启动“水润河口”三年攻坚行动,高标准完成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加快实施东水源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筑牢乡村振兴水利之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准落实帮扶救助各项政策措施,激发低收入人口内生发展动力,防止返贫和新致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路网大框架,全力配合滨东潍沿海高速建设前期工作,加快黄河路东延、顺河路东延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兴河大道、荣乌高速连接线、客运公交枢纽等外联工程。启动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四)大力促进改革创新开放。以深化改革统领体制机制建设,以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深入实施“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切实解决土地、资金等“卡脖子”问题。持续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深化流程再造,突出抓好企业开办便利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两大工程”,打造省市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典范。加大财税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投融资作用,探索利用财政资金“拨改投”等多种模式,拓展财税增收渠道。强化人才制度改革,优化完善引才留才政策,不断增强区域人才竞争优势。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支持区财金集团等区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畅通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与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全方位合作,重点推进河口科技创新产业园、东营航天科技复合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汇海医药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华联石化、安诺其等申报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年内新增创新平台5家以上。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产值占比逐步提升。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文旅合作为突破口,组建大旅游联盟,办好第十届湿地槐花节等活动,以人文交流促进经济合作;以交通联动为抓手,推动河口与周边城市铁路大联通、公路大融合。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办好第四届农民丰收节等展会。加速拓展河口经济开发区改革成效,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区、科创服务中心区、人才培育示范区。

(五)大力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加强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总投资11.6亿元的23项水气土污染治理工程。强化国控入海河流治理,持续提升河流水质;提升空气质量监测科技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异味及扬尘污染的治理;深入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具体要求,分类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严控新增能耗煤耗,确保万元GDP能耗逐渐下降。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重点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政银企合作,完善各类政策和洽谈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体系,支持区内产业链稳定循环、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研究出台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上市挂牌的政策举措,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力争年内1家企业在山东省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银企互信体系,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抓好非法集资排查整治,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筑牢安全发展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十大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河口”。全力维护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持续深入暴恐专项行动,推进教育转化三年攻坚行动,确保反邪教工作落细落实。加强源头预防化解,着力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加快“法治河口”建设,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活动,积案化解率达到95%以上。积极开展“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坚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确保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

(六)大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坚决把涉及民生的事抓实办好,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用工需求、培训需求、问题诉求、政策落实“四张清单”,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兜牢就业基本盘。进一步开展养老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补齐公共卫生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短板;将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从550元提高到580元;扎实推进国家集采药品、医用耗材落地,切实减轻群众药费负担;优化低保、特困等兜底保障制度,织牢民生底线。逐步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等社区康复服务,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容提升幼儿教育资源,建成投用湖滨新区幼儿园;加快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和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完成区职业中专续建项目建设,推动山东中航国铁职业学院项目落地,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建成一个中心、五个专科、三项服务能力提升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改造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节庆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健步行、广场舞等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关注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继续做好人口计生、民族宗教、森林(草原)防火、防震减灾、广播电视、气象应急、禁毒、消防、档案、史志、志愿服务等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稳定。


附件:河口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河口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指   标  名  称

计算单位

2020

2021

完成

增长(%

计划

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90.53

7

6.5以上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7.6

8左右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4.7

9.5左右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6.36

-3.8

7左右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26.03

1.21

5左右

六、进出口总额(含原油进口额)

亿元

76.6

35.6

稳定增长

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万美元

4363

59.2

稳定增长

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914

3.8

稳步增长

九、城镇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160

2000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

%

2.5

3.5以内

十、节能环保


万元GDP能耗降低率

%

完成市下达任务

完成市下达任务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氨氮排放量

氮氧化物排放量


打印 关闭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