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http://nyncj.luzhou.gov.cn/zwgk/lzyj/zcfg/content_857630
一、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特编制本专项规划。
二、编制依据
按照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根据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泸市府〔2019〕78号),依据国家和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泸州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编制的必要性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紧扣“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立足泸州实际,紧紧围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斗目标、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作出具体部署,是“十四五”时期泸州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性文件,对我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起好步、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印发本规划非常必要。
四、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共14章。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并取得重要进展,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二)空间布局。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沿长江现代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带和川南渝西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考虑区域差异、发展基础等因素,在“一体”地区规划布局区域都市农业高地,打造川南渝西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基地;在“东翼”地区规划布局沿长江现代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带、川南渝西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南翼”地区规划布局成渝双城经济圈山地农旅融合休闲避暑优选地、乌蒙山绿色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试验区。
(三)产业布局。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保障以生猪为主的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紧扣四川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统筹我市“一体两翼”农业农村空间结构,发展农业八大特色产业格局,加快形成世界晚熟龙眼荔枝优势区域中心,巴蜀鱼米之乡、中国特早茶之乡,优质粮油产业带、晚熟龙眼荔枝产业带、中国特早茶产业带、赤水河柑橘产业带的“一中心两乡四带”产业布局。
《规划》提出着力推进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农业农村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力推动“美丽泸州·宜居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