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1-04-27 17:21
各镇人民政府、监军街道办、社区中心、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永寿县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永寿县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永寿县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了切实加强2021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全县地质灾害现状及上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概况
(一)2021年全县地质灾害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地质灾害点3处,分别是永平镇沿路村滑坡点、水渠村滑坡点,常宁镇北屋村滑坡点。受威胁群众27户112人、房屋及窑洞140间(孔),涉及财产470万元。
(二)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概况
2020年初,根据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对我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全县共有地质灾害点5处,按照地质灾害类型分类有滑坡4处、崩塌1处,分布在永平镇、店头镇、常宁镇和渠子镇,受威胁群众46户185人,房屋及窑洞203间(孔),涉及财产879.5万元。年内已完成治理1处、核销1处。
二、2021年气象趋势预测
今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不容乐观。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今年5至10月,我县降水量为530-570mm(历年均值为420.8mm),初夏汛雨开始时间较常年略偏早,极易引发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重点防范区段和防范期
全县重点防范区段为:永平镇——马坊镇一带;店头镇好畤河村——坡龙头村——苏家塬村一带;店头镇王家庄村——樊家村一带;常宁镇——马坊镇一带;监军街道办周边;甘井镇周边等,福银高速永平隧道南2000m——永坪隧道北2000m段等。重点防范期为5月初至9月底。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落实县、镇、村三级地质灾害防范监测责任制,确保每一个地质灾害点都有三级监测人员。各镇办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落实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统一悬挂“ × ×镇(办)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标牌。加强监测预警预报,提高预报成功率,坚决杜绝因群防体系不健全、监测防范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发生。
(二)加强排查巡查工作。各镇办、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坚持每周一次,定期开展排查工作,及时掌握隐患点动态情况,对重点防范区段群众100%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与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
(三)做好搬迁避让工作。各镇办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处于危险地段的群众实行搬迁避让;对人口密集、不宜采取搬迁避让措施的,要积极采取有效防范和治理措施,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四)做好项目危险评估。各镇办、相关部门对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设项目、以及在移民搬迁安置点及宅基地划拨规划选址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技术单位对建设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或由县自然资源局出具审查意见。
五、职责分工
各镇办、相关部门要突出防治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本区域、本行业领域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自然资源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各重点地质灾害点隐患排查的督查指导工作;县交通局负责县域公路沿线、交通工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县水利局负责全县水库、塘坝、水利设施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县住建局负责全县城乡建设项目、市政设施、威胁城镇居民住房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县教育局负责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舍建设工程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县工信局负责各镇办企业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县文旅局负责各旅游景区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县气象局负责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及时发布降雨天气信息;县应急局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县民宗局负责全县庙宇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各镇办、社区中心负责做好本辖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隐患点的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职责范围做好相关协调配合等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办、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辖区与行业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4月29日前,各镇办、相关部门将辖区、行业防治方案以及已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抢撤”预案上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加强值班值守。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从5月份起到9月底,务必做到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上下联系和协调,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重大情况,确保工作不出现断档。各镇办每天中午12点前将监测情况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电话:37668675)。
(三)加强宣传教育。自然资源部门要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6.25土地日”等节点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并督促指导镇办、社区中心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集镇活动,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大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治责任制,将地质灾害值班、巡查、监测、信息报送、气象预警预报、分级管理、危险性评估等工作制度落到实处,使防治工作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扎实开展。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