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有关单位:
《巴中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巴中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30日
巴中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加快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求。编制和实施《巴中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对于抢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贯彻实施“两主三基、四向发力”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任务和重点领域,努力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川陕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四川省“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川东北经济区“十四五”振兴发展规划》和《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巴中市委关于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的决定》《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法规编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巴中市工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是巴中未来五年工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本规划期限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巴中立足工业化初级阶段,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项目投资为引领、招商引资为抓手,聚焦企业培育和服务,加快构建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工业总量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工业投资比“十二五”增长55.2%,完成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7.9%;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645.79亿元,较2015年(下同)增长18.1%;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21.65亿元,增长27.9%,年均增速7.4%;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95.1亿元,提高了16.21%;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9.1亿元,增长71.1%;工业企业入库税金28.96亿元,增长7.39%;四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9.7%,工业对全市经济支撑效应明显增强。
企业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末,全市有工业企业1682家,净增851家,带动就业34万人;规上工业企业322家,净增82家。将招商引资作为扩总量、提质量的重要抓手,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引进工业投资项目194个,累计到位资金194.22亿元。深入实施“一企一策”帮扶、“驻厂联络员”等制度,培育了胡婆婆、国药天江、泰美克、鑫展望、意科碳素等一批优质企业,促成了南矿集团、建丰林业、华油中蓝等企业与省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巴中市统计年鉴》
科研创新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和创新项目200余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1.99亿元,同比增长1.05倍。加快实施海螺水泥熟料线SCR技改、胡婆婆扩能等传统产业技改升级项目,推动雅姿家居实木家具自动化雕刻、宇光玻璃建设低辐射节能玻璃ERP-MES集成互联网信息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以高性能石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创建两化融合省级贯标企业4户、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13户,组织企业上云260余户。备案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43个,累计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50余项,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逐渐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25.62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23.5万平方米、园区投融资平台7个、园区污水处理厂6个,全市园区营业收入545.78亿元,同比增长118%。成功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3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个,基本形成“一核多区”发展格局,工业布局由零散分布向集中集聚集群转变,产业集中度提高至68%。
要素保障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形成了以曾口50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支撑的220千伏双环网骨干网络,全市供电能力110万千瓦,满足当前工业用电需求。巴中天然气储量丰富,全市日供气40万立方米,平昌板庙等新兴地块油气储量看好,油气产业具备发展前景。全市工业园区互联网普及率达100%、光纤宽带覆盖率100%、通信基站覆盖率100%,为企业两化融合改造奠定基础。同时,巴中有适龄劳动力210万人,具有潜在的劳动力供给优势,用工成本较低。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巴中着力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未来五年是全市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机遇期。从自身基础优势和奋斗目标出发,找准战略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是实现巴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 发展机遇
战略政策利好机遇。“十四五”时期,国家深入推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有利于巴中定位于绿色产品供应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再造产业基础和完善产业链,以新供给适配新需求,加快缩短发展差距。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有利于巴中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区位改善创造机遇。巴中是联结成渝—关天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全市推进“8纵8横4环4航”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正在构建南下成渝、北上陕甘的南北大通道和连通大西北、畅通万达开、快达长三角的新通道,与毗邻市协同构建“1小时通勤圈”,打造川陕结合部物流枢纽,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巴中以交通大改善支撑发展、厚植优势,彻底改变了区位劣势,全市绿色生态资源价值显著、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工业后发优势空间巨大、改革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区域战略定位日益凸显。
资源比较优势机遇。巴中生态环境优良、物产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农产品资源。巴中绿色有机富硒农产品众多,是全国优质富硒绿茶优势产区,是南江核桃、通江银耳、南江黄羊、青峪猪等优势农产品的原产地。预计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在51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93.5万吨以上,肉类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支撑。矿产资源。巴中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墨资源储量8337.5万吨,远景总体储量在3亿吨以上,主要为晶质中细鳞片,适合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先进碳材料等产业。岩浆型霞石矿资源量409万吨,远景资源量可达900万吨,储量及品位均居亚洲第一,为推进霞石矿精深加工奠定了基础。天然气探明储量280.4亿立方米,地质资源量14000亿立方米,为加大资源开发、发展天然气关联产业奠定了基础。中药材资源。巴中素有“秦巴山区天然药库”美誉,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2400余种,野生药材资源蕴藏量达8万吨,90多个道地药材品种被列入《中国药典》,是中国三木药材之乡、银耳之乡、金银花之乡。预计2025年,全市道地药材产业基地稳定在80万亩,为巴中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奠定了丰富的基础。
2. 面临挑战
产业发展空间优中有忧。根据国家的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通江县、南江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平昌县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这为巴中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优良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全市制造业门槛,限制了部分产业的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系列后续政策的出台,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实施,对部分行业招商和产业扩能都有较强约束。同时,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将鳞片状天然石墨列为高污染产品,这对我市石墨采选行业将产生较大影响。
工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巴中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较低。主导产业领军企业偏少,引领性、带动性、支撑性不强,规模效应不足,集群发展不够。产业生态建设尚未成型,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部分产业上下游衔接不紧密,企业间转化分工协作未成体系,原辅料(配件)供应、制造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模式尚未形成。科技创新投入少,全市R&D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弱。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慢,传统产业比重高,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滞后,工业水平整体处于国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低端。
工业发展基础有待提升。政策体系还不完善。近年来,巴中市为推动“四大新型工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但尚未形成精准高效的政策体系,重点产业规划还不完备,财政、金融、人才、土地等政策支持有待加强,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绿色发展、提升质量品牌等政策还不够有力。发展环境不够优化。产业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上下游衔接不紧密、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需加快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对企业的密切对接、精准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各项引导扶持政策落实还不全面,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务实管用的服务举措还不多,围绕减轻企业负担、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思路与工作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围绕全省“5+1”和全市“1+3”产业布局,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产业培育振兴主线,夯实产业基础、做大工业总量、突出创新引领、注重企业培育、加强园区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完善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构建“三集群、两基地、县域1+1产业”现代工业体系,实现“十亿企业、百亿园区、千亿产业”目标,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科学布局、夯实基础。坚持全市“一盘棋”,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县(区)以“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实行错位布局、特色发展。坚持主业支撑、成链集聚,分产业绘制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明确攻坚路径,重点培育支持,构建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创新成果市场化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加快工业经济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大数据在工业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和物流服务等全流程融合应用,提升企业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把握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关天经济区等城市群的产业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优势产业基础,补齐建强产业链。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精准招商、定向招商,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支持企业参与东盟、中西亚、南美、非洲等国家跨境电商交易,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绿色低碳、优化环境。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高工业用地、用水、用能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国内一流水平,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
(三)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实现工业经济质效双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三集群、两基地、县域1+1产业”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工业总量快速攀升。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5%,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0%,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迈上1000亿元,工业占GDP比重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
企业主体加快壮大。力争全市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0户,规上工业企业突破400家,培育50亿级企业1户、10亿级企业10户、主板上市企业1—2户、“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省级“贡嘎”企业2户。
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力争引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户、国省知名品牌突破100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00户。
产业园区突破升级。突出县(区)“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一核心五组团”工业空间格局,建好专业园区,探索建立“园中园”、承接产业转移园或合作共建园,争创国家级园区1个,建成500亿园区1个、100亿园区3个。
集约集群绿色发展。加快建设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造业产品单位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培育省级绿色园区2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
表2-1 巴中市“十四五”工业发展主要目标一览表
注:[]内为历史累计数。
三、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
按照全市“1+3”产业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主业成链集聚发展,构建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
(一)食品饮料产业
实施食品饮料产业倍增计划,挖掘“小食品大产业”潜力,围绕产业高端化、生产智能化、产品多样化,以特色农产品加工、白酒制造为重点,突出专精特新,推动大宗食品规模化、特色食品休闲化发展。重点围绕“两瓶酒、一块肉、一瓶水”等优势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打响“巴食巴适”等区域公用品牌。聚焦巴中云顶茶、通江银耳、平昌青花椒、恩阳魔芋、南江黄羊、青峪猪、巴山牛等农特产品,实行“有机产品+绿色产品”两条腿走路,针对不同消费人群量身定制产品供给。突出一产二产融合发展,按照“企业+”“定制农业”等模式,建设符合加工品质、规模、成本要求的新型种养业基地,推进巴中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养殖。突出创新创造,鼓励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出符合市场需要、引领市场消费的新产品(品种),向下延链发展餐饮业预加工食品、优质基酒等产品。补齐产业链配套,加强包装制造、市场营销服务等配套环节,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机构,建立食品生产溯源体系,横向延伸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2—3条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链,培育5家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开发20个重点新产品,年新增“三品一标”10个,打造500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
酒类。引导企业与五粮液等知名企业加深合作,不断提升巴中白酒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动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巴中成立分检中心。打响两朵川酒“小金花”品牌,形成以中高端定位为主的产品体系。培育壮大全丰、花丛、通江银耳酒业等中小酒企,发展地方特色酒产品。重点发展醇和型、四川小曲清香等优质白酒生产,探索发展利用浆果、银耳等巴中本土产品为原料的果露酒及其他特色酒饮,构建“原料种植—基酒酿造—成品酒—物流配送—经销”的巴中酒全产业链,打造巴中白酒“产区”概念,建立区域性优质白酒基地、川酒新地标。
精制川茶及饮料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发挥“高山、生态、富硒”优势,持续壮大茶叶加工业,提高富硒、有机茶叶供给。加快发展高附加值茶叶深加工,鼓励研发生产茶粉、固态速溶茶、茶浓缩液等产品。利用巴中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发展芦笋、核桃等为主要原料的营养型饮料、植物抽提液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天然果肉原汁、复合果汁饮料。规范发展饮用水(山泉水、矿泉水)。立足中药材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凉茶、青钱柳、红曲等新型饮品。
肉制品加工。加快建设中国西部肉类食品加工园区,打造全国优质肉制品供应基地。加快南江黄羊、通江青峪猪、巴山土鸡等产业化生态养殖区建设,保障肉制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需求。鼓励企业基于川式传统肉制品和西式加工技术,开发中西式肉类香肠、火腿等高端肉制品。完善冷鲜产业链,大力发展冷鲜肉、中低温肉制品和预制肉制品。推进风味罐头等易携即食熟肉制品产业发展。发展江口青鳙等特色水产品加工,形成丰富的水产品体系。
果蔬及食用菌加工。积极开发多风味果酱、果脆片、水果罐头等产品。运用食品生物、保鲜贮藏等高新技术,开发气调保鲜芦笋和蔬菜罐头等方便即食型产品,发展酱腌、干制蔬菜等绿色和有机食品。依托通江“中国银耳之乡”等产业基础,加快银耳、香菇等食用菌原料基地建设和转化利用,提高菌类原料供给能力,鼓励真菌多糖、嘧啶等有效成分的开发、提取和利用,提升菌类食品价值链。
粮油制品。增强食品工业发展与现代社会对营养、保健需求的适应性,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植物肉、豆干等豆制品。延伸产业链条,鼓励发展大豆组织蛋白等食品添加剂和大豆卵磷脂等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营养强化米、胚芽米、“双低”菜籽油、核桃油等产品,加快开发小麦、玉米、薯类为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延长粮油产业链,支持糕点、面包等品牌企业入驻巴中。围绕餐饮配套,发展速冻、真空类预制软包装食品。做好魔芋精深加工,积极引进方便面、方便粉丝、食品包装材料等生产企业,不断提高“巴中造”食品市场占比。
调味品。立足青花椒、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基础,推进火锅底料、辣酱等“川味”调味品发展,支持开发花椒精油、香精香料、复合调味料等高价值新产品,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生物医药产业
构建以中药材为基础、医药工业和健康养生产业为支撑、生物产业为补充、医药流通业为纽带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乡镇,按照GAP标准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种养殖示范园区,支持医药企业与中药材基地实行“订单式种植”模式。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做深中药材精细加工,引导现有企业开展产能提升和技术改造行动,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形成“种植—饮片加工—提取物—中成药”的全产业链条。到2025年,建成秦巴生物医药产业园,培育发展产值超5亿元企业5家以上,培育品牌优势企业10家,新增生物医药国家发明专利5项,开发中药新产品15个,打造2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西部现代生物医药康养新兴产业基地。
中医药。以中央、省、市中医药发展规划为引领,利用巴中优质中药材资源,加强中药材精深加工,推动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丹参、杜仲、芍药、黄精等主导品种和枳壳、天麻、金银花、川明参、青钱柳等大宗品种种植及精深加工,加大解毒降脂片、保心宁片、青钱柳制剂、金银花露等专利产品后续开发和品牌培育力度。加强中医药龙头企业引进,重点发展中药标准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优质饮片、现代生物制品等。推动中医药与康养融合发展,加强保健食品、药膳药酒、日化产品等中医药衍生产品开发。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开发绿色环保中药杀虫剂、杀菌剂、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产品。鼓励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加大中药研发和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研究,建立信息、检测、中试、动物实验等共享平台。加快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争取知名中医药大学、药企、中医药科研机构在巴中建设中医药实验示范基地,推动建设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道地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鼓励药品生产企业建立上与原药材产地对接、下与市场销售相连的生产过程全覆盖的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内部生产质量过程信息数据可追溯、外部市场销售流向可追控。
化学药。引进化学药龙头企业,完善医药产业体系,增强生物医药行业竞争力。适当发展化学药制剂研发生产,发展原料药、高级医药中间体和生物制药。
生物制品。积极引进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养基、缓冲液、冻存液、细胞因子和抗体、临床研究用试剂盒、细胞培养基等生物制品。
化妆品。鼓励开发以药食同源产品和道地药材为原料的药妆、日化产品等。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推进银耳、核桃产品由单一的食品功能向化妆品和医药用品等功能延伸,拓宽延长产业链。
医疗器械。推进医疗器械和防疫应急防护物资的研发制造,大力发展医用卫生材料等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鼓励开发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实施“气化巴中”行动,加大天然气、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力度,积极争取中石油、中石化与地方国有资本组建合资公司,开发新区块,实现就地注册、就地纳税。争取提高巴中石油天然气产量和石油天然气地方留存转化比例。规划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液化天然气生产配送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天然气直供点,加快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南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推广无氧碳化技术,加大秸秆回收利用,积极实施生物质发电项目。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推进纤维素制乙醇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70亿元,建成川东北清洁能源基地。
新材料。依托优质石墨资源,积极推进石墨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以石墨负极材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以等静压石墨为代表的特碳材料、以胶体石墨为代表的导电润滑材料、以氟化石墨为代表的石墨复合材料和石墨烯新材料。引进新型电池生产研发企业,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引进生态环境材料制造企业,推进新型超微细粉体材料生产项目开工。积极推进霞石等矿产资源利用,开发玻璃、陶瓷等建材制品添加剂为代表的建材新材料。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建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打造西部先进碳材料基地。
(四)其他产业
以建设成渝地区产业配套基地为统揽,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体系,补链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建材家居、服装纺织等优势产业。
机械制造。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对接省内外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需求,适度发展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现代农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为重点的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电子信息。依托巴中优质石墨资源与相关电子材料产业优势,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电器、电子仪表设备等产品,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完善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配套建设,促进电子制造企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推动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鼓励互联网与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的融合,发展软件开发与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以信息服务带动产业价值链的提升。
建材家居。坚持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发展原则,引进实施一批重大建材工业项目,培育壮大建丰新材料等重点企业,突出规模效应。努力实现建材工业从材料制造到制品制造的延伸,着力打造多品种、高品质的建材家居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型、高端建材产品。鼓励延伸水泥产业链,积极发展新型水泥制品,鼓励发展预拌砂浆、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发展多功能、绿色、安全、环保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力争在防火、隔音、隔热、轻质、防潮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防水材料清洁生产水平。
服装纺织。以发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为机遇,发展桑蚕种养殖及丝织品加工。积极推进纺织企业技术升级、装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中高端产品占比。鼓励开展对外代工等产业配套合作,发展服装服饰、床上用品、鞋帽、箱包等系列化配套产品,推动巴中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空间布局
坚持全市“一盘棋”,突出县(区)“1个主导产业+1个特色产业”主攻方向,依据“工业进园、企业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的原则,重点构筑“一核心五组团”的工业总体空间结构,形成集群集聚、差异发展、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空间格局。到2025年,“县域1+1”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0%。
一核心。巴中经开区为全市工业发展核心区,以“二次创业”争创国家级经开区为统揽,统筹功能布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大力推进“一区三中心”建设。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区,支持亿级企业到巴中经开区设立总部,支持县(区)与巴中经开区按照“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产业配套”模式,引导资源要素向巴中经开区集聚,实现园区共建、产业共育。
五组团。以现有平昌经开区、巴州工业园、恩阳工业园、南江工业园、通江工业园为基础,发展工业组团。重点支持巴州组团发展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恩阳组团发展食品加工和电子产业,南江组团发展新型材料和食品饮料产业,通江组团发展食品饮料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平昌经开区发展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产业。
四、主要实施路径
(一)夯实产业基础,三产互动协调发展
三产融合共建产业生态。围绕产业链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科技、生产、服务等要素资源,积极构建开放创新、协同融合、富有活力的制造业产业生态,形成良好的政策、市场、经济环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各县(区)政府以本地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需求为导向,鼓励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规模化种植养殖,推行“企业+”模式建设原材料基地,提升原材料本地自给水平。支持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在符合条件的乡村建设加工基地,鼓励企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等共同投资或独资创建乡镇企业,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产业配套建设,引进发展一批印刷包装、仓储物流、工业设计服务、园区管理服务、质检技术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企业,鼓励现有配套企业做精做强。加强石墨、天然气产业资源、技术、装备支撑,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巴中,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工业产品质量分级工作,开展制造业质量对标,鼓励企业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制定食品安全巴中标准,突出绿色、健康、富硒等本地特色。对检验检测未达到巴中标准的巴中产品,不得使用巴中公用品牌,打响“巴食巴适”“巴山云顶”等巴中公用品牌全国知名度和品牌形象。鼓励企业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并作为出厂交付依据,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和质量追溯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质量检测中心和标准中介服务机构,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质量首负责任制、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到2025年,力争国省知名品牌突破100个,新增天府质量奖10个、省级品牌示范企业10家,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25个。
强化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能源、物流、通信等重点领域,构建补短板、提层次、强配套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支撑工业经济全面发展。加强电网基础建设,新建(或扩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或扩建)110千伏变电站8座,全面完成南江原小水电供区农村电网改造,推进城乡电网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供电能力提升至150万千瓦以上。推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建成投运巴中90万千瓦燃机电站项目,有序推进80万千瓦风电项目、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项目、LNG 扩能和油气应急调峰站建设,加快巴中天然气勘探开发,实现天然气年产能达20亿立方米。培育物流业龙头骨干企业,创新“互联网+”物流新业态,推进人、车、物信息交互的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提升物流体系仓储、加工、转运、配送等干支衔接能力和转运分拨效率,建设川陕结合部重要物流枢纽。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资源保护和技术平台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智慧巴中”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
(二)坚持开放合作,引水扩源做大总量
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建好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资源,编制一批支撑性强、关联性高、带动性广的工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组建专业队伍对拟招商项目进行包装提升,提高项目的成熟度、落地性、操作性、支撑性。制定工业招商目录、目标招引企业清单,推行一个招引项目一套实施方案、一名责任领导、一个招引专班,明确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对表招商、压茬推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形成经信、投促、工商联、驻外办事处、行业协会“一盘棋”的招商格局,实行抱团招商、委托招商;搭建回引创业平台,借力巴中商会等资源,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采取“市县联动、全员参与”模式,组建“经信招商百人团”,实行招商资源统筹、招商成果共享。突出高质量服务,对意向企业持续对接,对落地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定期梳理、解决落地招商项目规划立项、用地审批、环评审批、筹资融资、征地拆迁等难点问题,及时纳入“一企一策”帮扶台账。注重政策落地,对招商落地项目优先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抓好既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清理兑现。落实好企业减费降税政策,推动降低人工、融资、财务、能源、物流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围绕产业链抓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和细分行业抓补链强链延链,编制产业链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引进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增强产业集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规模。围绕优势种养、生物医药基础、矿产资源禀赋,招引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开发生产、石墨天然气开发应用企业,做大主导产业总量,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围绕传统产业抓升级,推进现有传统企业通过项目合作、兼并重组、债权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借力资金、技术、市场优势,推动企业改造升级和转型发展。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抓配套,坚持引企与引智、引才、引服务相结合,加强引进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节能环保、商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以及专利事务、设计服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增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十四五”期间,制造业招商项目累计到位投资300亿元。
开放合作精准招引。立足全市产业规划整体布局和各县(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定位,错位编制招商引资项目清单,开展差异化、链条式招商,推动县(区)域之间产业互补、良性竞争。按照县域“1+1”工业体系,支持巴州区重点招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企业,恩阳区重点招引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企业,南江县重点招引食品饮料、新材料企业,通江县招引重点食品饮料、清洁能源企业,平昌县重点招引食品饮料、机械制造企业,巴中经开区重点招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到2025年,“县域1+1”工业营收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0%。建立各县(区)协同招商长效机制,对不符合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本区域无法落地的招商项目,及时将信息推介给有基础、能落地的县(区)。
(三)推进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大力引育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按照“孵化一批、招引一批、集聚一批”原则,加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引育力度,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建立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给予“一企一策”靶向指导和服务,分类施策、专班推进、协同落实。鼓励国有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纳入绩效考核。搭建开放式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委托研发、计量认证、试验验证、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园区等合作共建“专业+研发+孵化”功能叠加、“技术+管理+资本”一体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创新研发平台。到2025年,力争引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户,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0户。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坚持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导向,鼓励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创新合作,突破制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延链补链、产品升级、工艺再造等方面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鼓励开展白酒基酒酿造技术、绿色方便食品关键技术和茶叶、花椒、银耳、核桃、豆类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研发利用;鼓励开展疗效确切的单方、验方、医疗机构制剂等为基础的中药新药研发,开发有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中成药品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中成药系列产品;鼓励开展高碳石墨提纯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改造,促进全产业链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流程再造。推进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市场化交易,支持企业引进、消化、再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左右,新增国家发明专利20项,推动15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推广产业数字化赋能。推动大数据在工业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和物流服务等全流程融合应用,通过工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互联网基础性改造,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提升企业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试点一批重点行业和典型工业应用场景、跨行业跨区域创新应用模式的样板工程。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医药互联网平台、企业服务云平台,推动重要企业、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制造行动,推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市场开发等数字化,支持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推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规划巴中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构建数字经济“一核多极”发展格局,培育云创科技、劲威科技等本地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支持本地企业重点发展信息安全、信息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加快软服行业形成龙头集聚效应。到2025年,建成智能工厂10家、数字车间50个。
(四)培育市场主体,梯度发展锻造实力
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实施制造企业“贡嘎培优”五年计划,立足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引领型、补链型市场主体,依托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由大企业引领、产业链式集聚的产业集群。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遴选一批优质企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通过五年持续帮扶、分类指导和精准服务,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健全完善小微企业培育库,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企业培育档案及成长档案,强化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引导企业加快升级改造、促进创新发展、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上规升级”。用好用活本地企业云服务等公共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利用大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同行业企业产能集群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产业效能。到2025年,全市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0家,培育50亿级企业1户,10亿级企业10户,培育省级贡嘎企业2户、专精特新企业20户、瞪羚企业5户、乡村振兴标杆企业7户。
建设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实施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层、执行层、研发团队、营销团队、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等机构,在议事程序、决策程序、财务规划和工作准则上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引导企业学习精益管理等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鼓励企业引入IPD产品开发理念,以产品为驱动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注重效率和效益的结合,减少研发成本,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支持国有工业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质量效益,做大做强做优。推动“企业上云”,支持企业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相融合,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力争主板上市企业1户,“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
制定鼓励企业发展政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符合主导产业导向,年产值首次达到5亿元或入选省“贡嘎”企业名单的工业企业给予配套支持;鼓励企业“小升规”,对首次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非转专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对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的工业企业给予配套支持;支持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对首次获得国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对首次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工业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对获得国、省质量奖和主导参与行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制修订的工业企业给予配套支持,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积极试行惠企“无申请兑现”改革,科学制定并主动兑现各项降费惠企政策,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国有资本进入新兴产业,推动产业整合转型升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建好工业园区,集群集聚助力发展
加快园区配套建设。按照“一核心五组团”工业空间布局,实施园区提档升级行动,持续深入推进标准化厂房、园区孵化器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建设巴中经开区至清江、曾口快速物流通道,统筹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完善恩阳、清江等园区公共交通建设,完善园区水、电、气、路、通信、防汛、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咨询设计、人才服务、技术创新、金融保险、检验检测、物流代办、市场营销及产学研用综合体等生产性服务平台,以及商业、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康养等生活性服务配套。探索“产业园区+主体企业+产业运营+基金资本”运作模式,以管委会负责管理事务、开发商投资开发建设并提供相应的园区服务、龙头企业入驻引领、基金资本运作的园区复合运营模式,推动巴中经开区争取国家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新增规划工业用地32.65平方公里,累计规划工业用地52.63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争创国家级园区1个,建成500亿园区1个、100亿园区3个,建成省级示范园区3个,产业集中度突破75%。
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全市用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以亩均营业收入、亩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等指标为主,确定评价等级,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加大首档企业激励力度,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加快推进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搭建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促进园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设建立以园区管理、运营平台为基础,以产业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大数据运营平台为支撑的“智慧园区”。到2025年,入园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95%,单位土地面积产值达到230万元/亩。
合作共建协同发展。抢抓东西部产业协作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高标准建设东西部协作产业园,探索与天府新区、重庆北碚区、自贡市等地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采用“一园两区”模式,在巴中经开区、恩阳柳林食品工业园规划建设金华-自贡-巴中协作产业园区,打造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巴中经开区、平昌、恩阳与成渝地区建立机械、电子产业配套区,巴州、通江、南江建立绿色产品供给基地。支持巴中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引导各县(区)在巴中经开区建设“总部经济”“飞地工业”,每年协助招引落地符合巴中经开区主导产业、且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的项目不少于1个,每年将本辖区内符合巴中经开区主导产业的企业注册地变更为巴中经开区不少于2户。市级层面统筹建立“飞地”收益分享机制,以资产为纽带理顺各投资主体的利益关系,“飞地企业”“飞地项目”产生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收益,由属地、招引主体、园区建设投入等各方按比例进行分成。
(六)坚持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持续发展
构建绿色产业结构。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政策,争取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水权市场交易试点,着力推动绿色生态资源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变。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合理利用生物质能。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鼓励企业直接向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购电,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料,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项目的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推动能源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建立低耗高产的制造体系。建立市级绿色制造项目库,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持续提升工业能效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支持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产品,筛选公布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产能置换监管,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
落实节能降碳增效。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绿色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严格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推动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设备为重点,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提高大宗固废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
(七)完善要素保障,降低成本促进发展
保障工业用地。挖掘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政策潜力,积极争取各类用地指标和资金,切实加强工业用地保障。鼓励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适度增加产业空间规模,每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根据工业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全力保障。规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对不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的工业项目,应不予供地或核减用地面积;科学合理的提出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土地税收的控制值,纳入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范性指标,及时清理“僵尸企业”,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鼓励工业用地合规“提容增效”。鼓励建设多层工业厂房,合理开发地上、地下空间,推进工业节约集约用地。对第一、二类产业园开展用地情况调查,完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会同县(区)、园区建立项目限时供地机制,确保项目落地不等地,精准对接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优先保障工业用地和主导产业用地需求。
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依托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设备改造、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和重大工业项目发展。通过增加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资本金、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企业“应急转贷”“园保贷”“创业担保贷”资金规模、给予重点项目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用好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推进金融机构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银行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推行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预期收益等混合质押融资,利用物联网等技术为企业使用动产抵押融资工具提供便利条件。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
培育产业人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并作为各类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参考。鼓励行业科技人才采取兼职兼薪、特许权授权、成果入股等方式参与重点龙头企业发展。认真落实“百千万引才工程”等人才建设各项激励政策,有序推进住房安居、医疗保健、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保障体系建设,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有巴中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搭建招聘平台,定期收集企业人才需求,支持重点优质企业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用活“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单列财拨事业编制”,鼓励企业采取技术开发、产业联盟、课题招标、项目协作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分红等中长期激励留住人才。统筹政府和社会培训资源,依托专业培训机构,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行动,开展技术技能人才专题培训,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工业企业需求,注重培养储备一批农作物、中医药的种植、鉴别、加工(炮制)等技术人才和电子技术人才。
(八)优化营商环境,厘清职能服务发展
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服务优化,用制度和技术办法让市场主体依规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目标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加快实现区域内“一网通办”,畅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优化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深化落实企业服务员制度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联系制度,拓展创新市级领导挂联、“一企一策”、“驻厂联络员”等制度。开通重大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工业企业行政审批效率。实施“零增地”技改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不纳入审批制、核准制的项目试点推行承诺备案制度。
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创新和完善市场监管,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加快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保护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出台中小企业公共法律服务指引,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推行法律援助告知承诺制,建立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破政策对市场要素流动的不合理限制,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探索以电子营业执照为基础,加快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信息共享与互认机制。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禁清单之外违规制定其他形式的负面清单,确保“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强化高风险环节监管。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国家税费减免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重点领域涉企收费,进一步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网络平均资费。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预算审核,依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及时支付。加强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严肃查处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乱摊派等问题。开展“治理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围绕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公用事业、商业银行等重点领域收费开展检查。清理规范涉企检验、检测、检查、认证、评估、罚款等行为,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项目,精简合并重复事项,推动同一审查事项结果互认,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针对同一问题多头检查、检查标准不一致、执法检查“一刀切”、相关事项办理程序复杂、操作不便等问题。
五、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与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政策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拟定的工业体系、空间布局等与国家、四川省、巴中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及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资源能源规划相协调。规划区内工业发展务必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通知》《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严格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管理和发放排污许可证。
本规划与巴中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保持一致,将全市及各区县三类环境管控单元(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作为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充分衔接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工业项目建设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刚性约束和硬性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管控要求融入决策和实施过程,充分发挥“三线一单”的基础支撑作用,把分区管控成果运用于产业准入、结构调整、园区建设等领域,切实保证工业发展规划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相一致。
(二)环境影响预测及对应措施分析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本规划将有力推动巴中市工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节能减排降耗的前提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部分规划项目虽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其经济收入可从产业结构调整后增加工业产值来弥补,不会对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生态系统影响预测。本规划范围涉及的工业用地均在国土规划范围内,整个工业发展区域开发建设均在国土规划的工业园区内开展,农田系统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农田数量和质量不受影响,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不产生任何影响。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本规划范围涉及多种工业行业,包括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家居建材等,主要废气污染物包括SO2、NOx、烟粉尘、VOCs等。如施工建设、工业生产、污水处理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或恶臭等治理不当,将影响巴中市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建设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推广清洁能源等途径,确保园区企业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限值,以满足园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减轻或消除工业发展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土壤环境影响主要途径包括大气沉降和污染物直接渗透。烟(粉尘)等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水进入土壤,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过程中未采取土壤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当导致的部分污染物渗透进入土壤,土壤易受到重金属和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主要采取大气污染防治和对固废及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严格的防渗漏管控、对有毒有害物质贮存、运输进行实时监测等措施,避免土壤受到污染。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工业企业退出用地须经评估、治理,达到相应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后方可退出。
水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规划区工业生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部分产业涉及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累积性环境风险。现有工业园区虽都建设了园区污水处理厂,但由于园区企业较少,加之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较低,导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成本较高、部分处理能力被浪费。工业园区须制定“一园一档、一厂一策”监督管理制度,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进行严格监管,定时开展园区管网、雨污分流系统排查整治,禁止雨污混排,确保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并达标排放。企业废水预处理和排水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园区配套建设中水回用设施,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
固体废物影响预测。规划区工业生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如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置,将产生侵占土地、污染水体和土壤等不利环境影响。规划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为企业职工的生活废弃物,生活垃圾一般集中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业固废大部分综合利用,不能利用的部分送垃圾处理厂处理;危险废物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固体废物采取相应环保技术措施处理后,对外环境影响较小。规划区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开展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引导企业降低单位产品固体废物产生量,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重大环境风险影响预测。规划区内河流除南江县北部的焦家河属嘉陵江一级支流外,其余均属渠江水系巴河流域,巴河属于长江支流渠江支流(河源),流经南江县、巴中市区、平昌县、达川区、渠县境,至渠县三汇镇注入渠江,规划区内沿河公路、过河通道,存在危化品涉江运输风险。通过制定和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着力推进危险废物跨界运输管理协作,联合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可以有效避免重大环境风险。
(三)主导产业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分析
1.食品饮料产业
废气污染及防治措施。食品饮料产业废气污染源包括综合污水处理站、酒糟堆场、果蔬渣堆场、沼渣堆场产生的恶臭废气,以及发酵酒精、白酒、啤酒原料粉碎和固体饮料的干燥、筛分、包装等工序产生的含颗粒物废气,锅炉产生的烟尘、SO2等。通过引导企业进工业园区,采用环保锅炉新技术、新设备,选择清洁能源,种植易吸附恶臭气体的树种,集气罩收集废气并净化处理后由高排气筒排放等防治措施可减少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
废水污染及防治措施。食品饮料产业废水污染源主要产生途径包括制糖、酿造、肉类、乳品加工等生产过程所排出的含有机物废水,包含原料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洗瓶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冷却水系统排水、制水过程排水等。动物性食品加工废水含有动物排泄物、血液、皮毛、油脂等,耗氧量较高,相比植物性食品加工废水污染性更高。工业园区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处理措施,使用两级曝气池或两级生物滤池或多级生物转盘或联合使用两种生物处理装置或厌氧一需氧串联生物处理系统等方式处理,能够有效缓解食品工业废水的环境影响。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措施。食品饮料产业固体废物污染源主要包括原料筛理杂质、袋式除尘器收尘、蔬菜分拣烂叶、果蔬去皮、去核产生的果皮和果核、肉类腌制过程产生的废大料、肉类分切产生的骨头、废肉、豆浆过滤产生的豆渣、油炸产生的废油及各车间检验产生的不合格品等,主要为一般固废,通过统一收集填埋、综合再利用等方式处理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2.生物医药产业
废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生物医药产业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在原材料的分离、蒸馏、回收等药品制造过程中产生VOCs废气,主要成分以醇类、脂类、苯等废气为主。企业需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安装处理设备,根据废气特点通过催化燃烧进行合理处置、对有机废气进行氧化反应以及吸附、冷凝等途径确保排放的气体达到环保政策要求,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VOCs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废水污染及防治措施。生物医药产业废水污染源包括有毒、有害有机物,生物难降解,呈明显酸、碱性,部分污水中含较高盐分,水体易被污染。医药废水中抗菌素、抗血清等生产废水除含有以动物器官为主的动物性废水和以草药为主的植物性废水外,一般均含有氟、氰、苯酚、甲酚及汞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同时含有大量的BOD、COD(母液可达数万毫克/升)及胶体物质。废水的处理方法以沉淀生化处理(如接触氧化、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及生物流化床等)方法为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严控污染风险,严格执行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措施。生物医药产业固体废物污染源除提取类、中药类产生的药材残渣等一般固废外,还有含贵金属的废催化剂、含重金属矿物药渣、有机溶剂、生物工程类发酵菌渣、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废药品、药尘、废试剂、除微生物过滤器的废滤芯(废滤膜)和药品接触的废包装物等危险废物。一般固废采取综合利用,危险废物采取循环使用,并设置独立回收系统,按照国家环保标准收集、贮存、运输,并采取防泄漏、防流失措施,通过焚烧、无害化处置等专业技术手段处理后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1)石墨产业
废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石墨产业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SO2以及粉尘。高纯石墨实验中反应釜采用浓氢氟酸、浓盐酸和浓硝酸三种混酸反应去除石墨中杂质成分,反应釜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氯化氢、氟化物、硝酸雾和NO2(来自硝酸分解)。高纯石墨实验反应釜和烘干机废气中氯化氢、氟化物和NO2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废水污染及防治措施。石墨产业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高纯石墨实验洗涤废水、高温提纯炉冷却废水、石墨加工设备冷却循环水及废气喷淋系统补水等。脱硫浓缩水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废水经循环处理后可用于绿化浇灌,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措施。石墨产业固体废物污染源有:球形石墨实验产生的石墨微粉,属一般固体废物,统一收集作为建筑材料添加剂使用;不合格产品及废边角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石墨化炉定期更换的保温、电阻料,统一收集后作为副产品出售;高纯石墨实验废酸,经混酸回收中间罐收集后,作为反应釜混酸原料使用;中高碳石墨实验产生的尾矿和沉淀池污泥中高碳石墨洗选尾矿和沉淀池污泥,属一般固体废物;尾矿经浓密机浓缩,再经离心脱水机脱水后,可用于水泥硅质校正原料使用。
(2)LNG产业
废气污染及防治措施。LNG产业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有组织排放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有组织排放废气包括接收站火炬长明灯燃烧废气、SCV(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燃烧废气,通过设置火炬系统,正常状态下烃类气体经过燃烧后排放,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无组织排放废气包括LNG 接收站BOG系统中的不凝气和储罐产生的蒸发气。不凝气经加压冷凝、增压泵增压气化后,通过天然气管道外输,储罐产生的蒸发气通过再冷凝器进行回收,正常工况下不外排,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废水污染及防治措施。LNG产业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SCV冷凝排水、IFV冷排水。冷排水、SCV废水属于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产生的溢流水,是燃烧生成水,水质未被污染,可以直接排放。
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措施。LNG行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压缩机产生的废润滑油(危险固废)、空分站产生的废分子筛。废分子筛为一般固废,送一般固废填埋场处置。废润滑油在园区危险废物暂存间存放,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外运处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市委常委会或市政府常务会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新型工业推进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新型工业化或产业发展调度会,研究分析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处理工业发展相关问题。探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对主导产业分别建立工作专班,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链长”,破除各部门分工界限,实行跨部门、跨分管领域协同作战,负责定期专题研究和调度产业链发展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事项,形成“一位链长、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产业链发展方案、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个产业链技术与创新支持平台”的“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
(二)强化政策支撑。抓紧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强化举措,确保规划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战略基金、川商产业基金、项目投资基金等资金扶持,做大做强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基金和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制定鼓励企业发展政策。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基础提升、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用力,在招才引智、选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等管理体制上放权,给创新主体留足更大自主空间,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
(三)严格规划考核。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按照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具体措施,跟踪工作进展,定期公布执行情况。优化完善工业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将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任务纳入部门、地方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对创新能力建设、投资规模与质量、经济规模与效益、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与产业集中度、招商引资成效、优质企业培育、绿色发展、融合发展等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考评。项目审批、资金安排、产业布局、土地供应等必须符合本规划要求,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附件:1.名词解释.doc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