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积极做好今冬明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南充市就业部门重磅推出“就业八大碗”,确保全市人民安心就业、温暖过冬、幸福过节。
一、开展2022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
活动时间:1月4日—2月15日
援助对象:辖区内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
活动内容:在调查摸底基础上,以“一走四送”(送补贴、送培训、送岗位、送温暖)活动为载体,走基层、访民情、惠民生,帮助重点群体解决就业困难。
活动方式:由市县人社就业部门联合残联等部门开展,为就业困难人员等提供重点帮扶。
二、开展2022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
活动时间:1月—3月
服务对象: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等。
活动内容: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政策宣传解读、岗位信息发布、职业指导、权益维护等多样化就业服务,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看企择岗”等活动,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促进人岗对接,引导各类服务对象有序外出返岗务工,保障本地企业用工。对确有集中出行需求的,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返岗服务。将受疫情影响滞留就业地的劳动者、春节期间有连续生产用工需求的企业作为重点,优先提供服务。
活动方式:由市县人社就业部门联合乡村振兴、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三、开展第二届“直播带岗”大型网络招聘活动
活动时间:1月27日,2月5、8、10日共计4场
服务对象: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城乡劳动力;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
活动内容:直播宣讲企业招工信息、连线企业介绍企业用工环境、大中院校介绍人才供给信息等,确保供需信息广泛知晓。
活动方式:由市人社就业部门牵头开展,会同市经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残联、驻市高校及中职院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融媒体中心等部门,通过南充市电视台、南充市广播电台(FM100.4,FM91.5)、南充市融媒体中心线上APP、县区融媒体中心等平台,以优质高效服务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对接渠道。
四、开展校企对接座谈会
活动时间:2月—3月
服务对象:有毕业生就业需求的高、中职业院校及有技能人才用工需求的企业。
活动内容:校企双方探讨校企合作难点、堵点问题,交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经验,发挥双方资源优势,破解企业招工难和学生就业难问题。
活动方式:会同市教育局、驻市高校及中职院校、重点用工企业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技能人才供需交流对接。
五、开展“援企稳岗·稳岗留工”专题调研活动
活动时间:1月—3月
服务对象:2020年享受稳岗返还政策的参保企业
活动内容: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各地重点行业关键企业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掌握稳岗返还政策实效,及时回应企业关切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正确渠道、规范流程参加失业保险,为企业脱困发展、减少失业、稳定就业保驾护航。
活动方式:各级人社就业部门联合开展。
六、开展24小时保障企业用工调度专项活动
活动时间:2月1日—3月1日
服务对象:重点企业
活动内容: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电话调查、网络问卷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用工情况,包括企业节后开工、岗位空缺、用工计划、员工返岗及工资变化等情况;建立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台账,实行“服务专员制”,对企业用工进行“一对一”服务。
活动方式:由市县人社就业部门联合各园区管委会开展,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稳工难题。
七、开展节后农民工外出务工快速调查专项活动
活动时间:2月—3月
调查对象:返乡农民工、节后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
调查内容:重点掌握监测点农民工转移就业、节前返乡、节后外出务工人数和务工就业遇到的困难问题等,协调解决农民工返岗就业“急、难、盼”的问题。
调查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座谈交流及走访等方式对节后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进行监测,并于调查期末形成监测分析报告。
八、开展“川渝+东西部”劳务协作专项活动
活动时间:1月—3月
服务对象: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协作地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
活动内容:建立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面向协作地征集优质岗位,依托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进行发布,多种方式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开设劳务输出绿色通道,对到浙江、广东等务工较为集中地就业的,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就业服务。
活动方式:市、县联动,与重庆、长三角、珠三角等农村劳动力输入较集中地人社就业部门及企业代表开展协作。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