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稳中有进——2021年度南充市就业创业工作十大民生热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后疫情时代,南充人社、就业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了劳务大市就业大稳。

  一、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呈现改善向好的势头

  面对后疫情时代,全市人社、就业系统坚持疫情防控和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两手抓”,实现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劳动力市场供求保持平衡,失业率低位运行,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向好。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82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30.3%,位列全省第2位。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88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55.8%;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480人,占目标任务的191.8%;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6%,低控制目标0.64个百分点。

image.png  

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一行调研阆中市卢兴琼(丝毯织造)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明显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就业”工作,全市人社、就业系统坚持应发尽发、应保尽保。

  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为3.6万人支付失业保险待遇17462万元,为3.6万人发放失业补助金5539万元,为1.2万人次发放个人技能提升补贴1639万元,为1287户企业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6959万元,为800户企业、共计3.9万职工落实以工代训补贴4046万元。

  全市累计精准扶持企业2100余户,落实各项政策补贴12644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2.7万个,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对就业的影响。

  三、全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亮点纷呈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4个,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0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138个、市级创业示范乡镇63个,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1个。

  市就业局被省政府表彰为2021年度“助残先进集体”、被省妇联授予“四川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返乡创业“三下乡”工程、就业服务“三办”改革、打造劳务品牌“技能包”、就业扶贫车间进乡镇经验做法被评选为全省工作妙招。营山县《打造就业创业店址专栏开辟服务新空间》、南部县《“四个对接”拓宽农民工就业路》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image.png

  我市2项荣获全省优秀就业服务成果奖,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杰,省就业局局长王祎现场颁奖

  四、全市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工作深入推进

  创业是就业之源。深入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推进各类群体竞相创业,积极发挥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倍增效应”。

  全年回引创业人才1.5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7亿元,发放创业补贴1124万元,开展各类创业活动56场次,新增市场主体4万余家,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2万人次,其中重点群体成功创业1.1万人次。

  近年来,我市已累计出台创业扶持政策200余条,创建省、市级各类创业载体158个,选树各类创业典型415名,先后被省上授予“创业型城市”“返乡下乡创业先进市”“最美创业家乡”等荣誉称号。

image.png

  南充市荣获四川省“最美创业家乡”称号

  五、全市保障企业用工助力制造强市工作显成效

  紧扣制造强市发展战略,以保障企业用工为抓手,加强了410户园区企业用工监测、116户企业失业动态监测和重点企业监测,做好企业用工台账;建立了信息共享协作机制、24小时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企业用工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做好服务跟进和用工对接;开展了“直播带岗”“看企择岗”、全市保障企业用工促就业推进会等活动,做好人岗精准匹配;形成了“新业态就业的状况与分析”“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等六大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做好企业用工决策参谋服务,市委刘强书记对全市2021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作了肯定性批示。

  全年累计开展企业职工培训4.19万人次,为568户企业招工3.89万余人,企业缺工率控制在9%以内,员工流失率动态控制在3.6%以内,被省人社厅授予人力资源服务“诚信服务机构”荣誉称号。

  六、川渝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

  坚持“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工作思路,大力开创就业创业服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新局面。先后举办了“智汇巴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届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川渝创业项目推介会,“大创慧谷”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川渝地区“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川渝职业指导师大赛,南充—合川人力资源交流活动周,川渝﹒南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招商推介会等活动,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川渝通办”事项清单13项,经办服务群众2.78万人次。

image.png

  西华师范大学科技园、阆中市天宫院﹒五龙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仪陇县电商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七、巩固拓展就业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局良好

  坚持就业帮扶与劳务协作并重,持续投入就业帮扶资金5293万元,帮助217.8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务收入691.34亿元,同比增长17%;扶持22.6万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同比增长2.3%,实现劳务收入54亿元;回引0.7万农民工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35万人次。

  我市先后以《坚持“四量”并举,助力乡村振兴》《东西牵手、劳务增收,持续助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为题,在全省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被市委、市政府表扬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市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授予“南充市贫困地区重大专项普查先进集体”。

  八、就业培训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根据全省2021年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要求,全市人社、就业系统围绕承训机构暗箱操作、虚报冒领补贴资金、与承训机构亲清不分等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突出问题盯住抓、抓到底,确保系统治理走深走实。全市累计梳理突出问题线索89条,完成整改87条,追回违规培训补贴资金154.4万余元,取消定点培训机构11家,暂停培训机构承训资格6家,建立健全《南充市职业培训操作实施规范》等培训制度30项。

  九、成功举办首届“稳岗留工•直播带岗”大型网络招聘会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市人社局、市就业局牵头举办了南充市首届“稳岗留工•直播带岗”大型网络招聘会。该活动历时18天,150余家企业参与,话题阅读量、观看量超851.88万人次,岗位信息点击和求职登记累计30.1万人次、达成求职意向7.6万人次,签订用工合同1.15万人,是全市乃至全省线上直播送岗发动最广、企业最多、岗位最全、历时最长、辐射最宽、影响最深的网络招聘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该活动作了肯定性批示。

image.png

  南充市首届“稳岗留工•直播带岗”大型网络招聘会现场

  十、开展“五学五比五提高”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全市就业系统以开展“学党史,比思想,提高党性修养;学理论,比境界,提高政治站位;学政策,比服务,提高宗旨意识;学方法,比创新,提高工作本领;学先进,比成绩,提高责任担当”活动为切入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目前,已开展邀请“老红军”讲党史、参观杨尚昆故居等主题教育活动10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30件民生实事,使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惠民生、解民忧的实际成效。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