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潼南区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潼南府发〔2021〕13号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潼南区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区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4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潼南区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12日

潼南区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


为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着力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潼南百亿级柠檬产业链核心区,坚定不移以柠檬产业为优势特色争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排头兵”。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打造“国际柠檬之都”为目标,按照“建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思路,有力提升柠檬产业集群发展能级,加快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导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的引领产业、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带动产业、引领大健康发展的朝阳产业。到2025年,基本建成链条完整、体系完善、保障完备的柠檬产业集群,“潼南柠檬”产业集聚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优势凸显,柠檬产业综合收入超过200亿元。

——推进种植基地标准化。加大柠檬基础研究,打造品种培优、科技示范、绿色生态的优质柠檬生产基地,构建琼江柠檬产业示范基地走廊。全区种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鲜果年产量达到50万吨,建成标准化柠檬种植园1000亩以上10个、500亩以上20个、200亩以上100个。

——推进物流加工体系化。建设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齐头并进的“1+N”加工产业体系,物流与加工一体发展、集约利用的“核心保障仓+产地服务仓”冷链物流体系。集聚龙头企业20家以上,柠檬深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80%,柠檬产地冷藏能力达到30万吨。

——打造市场供应集聚地。聚焦国际国内大市场、大流通、大消费,推动市场拓展,引领消费升级,提升“潼南柠檬”品牌价值。创建潼南柠檬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国际柠檬交易中心、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柠檬),年出口总额达到5000万美元。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柠檬新品种研发、加工技术攻关,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强化技术装备集成,抢占柠檬产业科技创新制高点。建设国家柠檬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柠檬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西南大学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柠檬产业科技贡献率高于全区其他产业平均水平3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提档升级柠檬产业基地。稳定基地规模,统筹利用园地、永久基本农田外的一般耕地拓展基地面积,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种植,鼓励龙头企业自主建设示范基地。实施“潼南柠檬”标准园创建行动,提升基地标准,推动生产宜机化、水肥一体化、管控智能化、品种优良化、绿色有机化种植,支持柠檬基地按照标准园规范改造升级,在崇龛、柏梓、塘坝、小渡、太安、双江、古溪、龙形等镇打造一批柠檬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加强品质管控和疫病防控,深化与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科技创新合作,推行土壤改良、地力提升,推广示范无籽、抗病毒强新品种,建立柠檬产业标准化、全链条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到2025年,新建标准化柠檬基地5万亩,建成高标准柠檬出口备案基地5万亩。

(二)大力发展冷链仓储物流。按照“1+4+N”布局规划,构建柠檬产业冷链仓储体系,创建全国冷链物流重点示范区。高标准打造国际农产品加工园现代物流中心,支持精深加工企业配套建设仓储设施,建成“潼南绿”城市配送中心柠檬核心保障仓。加快建设崇龛、塘坝、古溪、太安等4个镇级冷链仓储中心,大力扶持种植户就近建设产地冷藏仓。推动冷链物流功能拓展、全链贯通,打造一批集柠檬初选加工、仓储服务、销售流通于一体的储运保障基地,提高冷链物流社会化服务水平,年培育2000吨以上大型综合储运企业3家以上。

(三)培育壮大精深加工集群。高标准建设以柠檬为主导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拓展到5平方公里。启动建设崇龛、塘坝等柠檬主产地加工园,就近实现初加工集聚、商品化处理,打通产销“最初一公里”。精准聚焦柠檬产业“强龙头、补链条”,突出招大引强、招优引优,加快集聚一批领军型、加工型、外向型龙头企业入驻,构建绿色高效柠檬产品加工体系。积极开展加工技术攻关和创新运用,支持企业集成创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柠檬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开发生产一批“名特优”柠檬产品。加快实施柠檬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柠檬龙头加工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到2025年,建成国家柠檬众创空间,新引进柠檬精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亿元级柠檬加工企业5家,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以上,柠檬加工产值超过100亿元。

(四)加速构建现代营销体系。积极融入国际大市场、国内大循环,联动知名电商平台和大型批发市场,培育一批柠檬专销龙头企业和专业经纪人队伍,创建全国农产品(柠檬)产地市场,打造国际柠檬交易中心。不遗余力开拓国际市场,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对外出口直通平台,在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地区)建立柠檬海外仓、协同中心,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出口。实施“潼南柠檬”品牌培育行动,大力提升“潼南柠檬”区域品牌价值,整合运用现有品牌资源,积极支持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争创“潼南柠檬”地理标志产品。深度开发琼江乡村振兴走廊休闲旅游市场和精品路线,持续办好国际柠檬节,提升特色旅游产品、大健康文化,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大柠檬宣传,挖掘展示柠檬特色文化,培养市民消费柠檬习惯。到2025年,培育柠檬营销龙头企业20家、营销经纪人150人,新增柠檬绿色、有机产品5个以上。

(五)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以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为契机,加速科研平台搭建和成果转化运用,加快打造国家柠檬工程技术中心、国家柠檬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区域性柠檬良种繁育中心。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深度融合,组建柠檬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南昌大学重庆研究院,深化与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战略合作,支持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鼓励开展柠檬基础性研究。注重柠檬种植技术创新示范,加快脱毒种苗、绿色生产、智能农机装备等研发运用,在太安罐坝打造特色农机产业示范园,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聚焦柠檬全果加工技术攻关,研发低碳减污加工贮运、柠檬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到2025年,推广应用柠檬新技术50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定期研究协调机制。区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加强统筹协调。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会议召集人,原则上每季度听取一次工作汇报,研究柠檬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分管负责同志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集中精力负责抓好柠檬产业发展,定期研判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每月一次调度推进具体事项。区政府督查办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将行业部门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二)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区财政统筹资金设立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五年内规模达到1亿元以上,撬动资金重点投入柠檬产业标准园创建、仓储物流、龙头企业等。每年集中整合涉农资金1000万元以上,重点投入基地设施、科技创新、品牌营销等。提高财政持资金间接补助比重,持续完善农业保险、贴息政策,实现柠檬产业全覆盖。

(三)精准运用金融服务政策。积极引导金融资源重点向柠檬产业倾斜,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柠檬基地建设、冷链仓储、精深加工企业等的信贷投放。拓展信用担保服务领域,支持融资租赁机构开展柠檬精深加工核心设备、智能生产线等融资租赁业务。用足用活各种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

(四)强化紧缺要素服务保障。落实用地保障,全力保障柠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投资项目用地,严格落实农业设施用地相关政策。强化技术指导,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一批柠檬产、供、销、研高层次人才,建立柠檬科技特派员精准服务机制,持续加强柠檬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控技术指导服务。提升社会服务,充分发挥产业协会、技术联盟在组织协调等方面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柠檬全产业链专业化服务。加强营销推广,统筹利用“潼南柠檬”品牌资源,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推广柠檬特色农产品,鼓励支持柠檬企业、种植户参加国内外展会,增强潼南柠檬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密切关注柠檬市场供求及价格动态,加强综合研判和趋势分析,强化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激励保护农户积极性,增加农民在产业增值环节的参与度,让柠檬产业成为群众的致富产业。大力推行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鼓励村集体牵头组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带头创建标准化柠檬产业园,将政策扶持与联农带农效果挂钩,保障农民承包土地入股收益和柠檬产业增值收益。积极实施柠檬产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盘活农村“三资”入股各类柠檬经营主体。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规范柠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租赁农地行为,落实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分级备案制度。

本实施意见自文件公布之日起施行,《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柠檬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潼南府发〔2018〕7号)同时废止。


附件:1.做大做强柠檬产业集群重点任务清单

2.做大做强柠檬产业集群有关政策措施

附件1

做大做强柠檬产业集群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重点任务

目标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完成时限

1

实施“潼南柠檬”标准园创建行动计划

1.提升基地标准化水平。在崇龛、柏梓、塘坝、小渡、太安、双江、古溪、龙形等镇新建标柠檬基地5万亩,创建标准化柠檬种植园1000亩以上10个、500亩以上20个、200亩以上100个。

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建设5000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

区农业农村委

有关镇街

2025年

2.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南昌大学等合作打造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3个、每个500亩以上。

区农投集团

有关镇街

2022年




3.打造出口备案基地。在崇龛、柏梓、塘坝、小渡、太安、双江、古溪、龙形等镇建成高标准柠檬出口备案基地5万亩,打造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柠檬)示范基地。

区商务委

区农业农村委

2025年



2

实施“潼南柠檬”品牌培育行动计划

1.塑造核心品牌。申报创建“潼南柠檬”地理标志产品。加强“潼南柠檬”品牌资源整合、授权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潼南柠檬”区域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区农业农村委

潼南市场监管局

区农投集团

2025年

2

实施“潼南柠檬”品牌培育行动计划

2.培育产品品牌。鼓励支持企业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力争“名特优”加工产品品牌10个以上。

区农业农村委

区农投集团

2025年

3.拓展市场渠道。支持搭建对外出口直通平台,每年组织柠檬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

区商务委

区农业农村委

区农投集团

2025年



3

构建“1+4+N”柠檬产业冷链仓储体系

1.提升冷链物流保障能力。申报创建全国冷链物流重点示范区,到2025年全区冷链仓储能力达到30万吨。建成5万吨“潼南绿”城市配送中心柠檬核心保障仓。支持精深加工企业配套冷链仓储运输功能,新增仓储能力10万吨以上。

区农业农村委

区农投集团

区高新区管委会

区商务委

2025年


2.建设镇级冷链仓储中心。在崇龛、塘坝、古溪、太安等镇加快建设冷链仓储服务中心,每个达到3万吨级以上。

区农业农村委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农投集团

有关镇街

2025年



3.大力发展产地仓。鼓励支持柠檬种植大户就近建设产地冷藏保鲜库,每年新增10个以上。






4

构建绿色高效柠檬产品加工体系

1.壮大柠檬精深加工。高标准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国际农产品加工园,新引进精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新培育亿元级柠檬加工企业5家以上。

2.培育加工龙头。加快实施柠檬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上市。

区高新区

管委会

区经济信息委

区农投集团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年

3.发展产地初加工。在崇龛、塘坝等柠檬主产地布局建设初加工园,一体配套商品化处理设施,到2025年建成4个以上。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分选包装线。

区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区农业农村委

有关镇街

2025年



4.开展柠檬加工品及副产物循环利用试点。有效衔接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绿色高效循环利用示范企业2个、示范基地10个。






5

打造国家柠檬工程技术中心

1.建设区域性柠檬良种繁育中心。升级建设柠檬脱毒种苗中心,与西南大学、重庆农科院、苏州泷泮生物等共创国家级柠檬良种繁育中心,建成无病毒组培育苗实验室,推广示范新品种5个以上。

区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区农业农村委

2022年

2.创建国家柠檬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柠檬品种保存和种质资源创新中心、生态绿色柠檬栽培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农业(柠檬)大数据技术研发中心、现代山地特色高效机械化与设施设备研发中心,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柠檬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支撑服务平台,打造柠檬绿色发展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先进山地特色农机装备产业化示范基地、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区科技局

区农业农村委

区农投集团

2025年



5

打造国家柠檬工程技术中心

3.组建柠檬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开展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到2025年建成国家柠檬众创空间,培育柠檬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3个以上。

区科技局

区农业农村委

2025年

6

打造国际柠檬交易中心

1.创建区域性产地市场。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柠檬)产地专业市场,构建集柠檬仓储、分级、流通加工、包装、分拣、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专业市场。

区农业农村委

区农投集团

2025年

2.打造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渤海商品交易所、银行、担保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等,建设柠檬交易所数据平台,集成柠檬电子交易、在线支付、行情资讯、终端采购等综合服务。

区商务委

区农业农村委

区农投集团

2025年



3.构建经销商网络。培育柠檬营销龙头企业20家,营销经纪人150人以上。

区商务委

区农业农村委

区农投集团

2025年



7

设立柠檬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

区财政统筹资金设立柠檬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五年内规模达到1亿元以上,拓宽柠檬产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重点支持柠檬全产业链发展。

区农业农村委

区财政局

区农投集团

2021年

附件2

做大做强柠檬产业集群有关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激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及集体经济组织持续高质量发展柠檬产业,着力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潼南百亿级柠檬产业链核心区,特制订如下政策。

一、设立柠檬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功能核心,设立柠檬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五年内规模达到1亿元以上。通过财政提供资金储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柠檬产业融资提供风险补偿,扩大信贷规模。与担保机构合作,为柠檬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推动柠檬全产业链发展。(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农投集团)

二、支持柠檬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实施柠檬标准园创建行动计划,新建柠檬标准化基地2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200元,老基地标准化改造每亩补助400元,主要采用担保贴费、贷款贴息、农业保险等方式进行补助;在实施标准化基础上,建成柠檬出口备案基地的,每亩增加补助200元。支持低效林改造种植柠檬,全面享受低效林改造相关政策。(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区林业局,有关镇街)

三、全力保障柠檬产业发展用地。全面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解决柠檬企业生产用地。柠檬经营主体可将不超过用地规模的5%(露天种植的以流转种植面积为准)用于辅助设施建设,其中,种植面积在500亩及以下的,辅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3亩以内, 500至1000亩之间的,控制在5亩以内,1000亩及以上的,控制在10亩以内。规模生产中必须兴建的自用初加工辅助设施占地原则上不超过1000平方米。(牵头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高新区管委会,有关镇街)

四、加快发展产地冷链仓储设施。以拓展完善柠檬鲜果及其产品初选、仓储服务为重点,支持修建冷库设施,新建冷库面积在500m2以上、仓储能力在2500吨以上且含初选加工设施的,每平方米补助400元,补助总金额不超过建设总造价的30%,且不超过40万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区高新区管委会、区农投集团)

五、大力发展柠檬精深加工。在潼柠檬加工企业,享受财政资金补助、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生产性设备投资超过2000万元以上的柠檬精深加工企业,按新购置设备金额的5%予以设备补贴,单个企业不超过200万元。(牵头单位:区高新区管委会;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区农投集团)

六、积极支持拓展潼南柠檬销售市场。在潼企业或营销大户联合体,使用“潼南柠檬”区域品牌,给予报关出口柠檬的物流补贴,100吨(含)—200吨,每吨补助60元;200吨(含)—500吨,每吨补助70元;500吨(含)—1000吨,每吨补助80元;1000吨(含)以上,每吨补助85元。鼓励潼南柠檬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凡通过电商销售潼南柠檬,年销售10万单及以上且年销售额满500万元及以上的电商法人企业,给予销售总额的1%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牵头单位:区商务委;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委、区农投集团)

七、加强柠檬品牌创建支持。被国家级或者权威国际鉴定机构认定为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分别给予企业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给予企业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规范使用“潼南柠檬”商标的企业,使用标识1000万个以上的,给予补助1万元;印刷并使用潼南柠檬外包装箱(盒)10万个以上的,补助1万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商务委、潼南市场监管局)

八、提升柠檬产业科技创新水平。首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复审通过的奖励10万元;新认定的高成长科技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成功创建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次性奖励20万元;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一次性奖励50万元、20万元。(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农投集团)

九、挖掘展示柠檬特色文化。以潼南柠檬为主题的文学创作、文艺创作、摄影作品、科研论文,获得国家级、市级表彰或发表,分别奖励0.5万元、0.3万元;以柠檬为特色的旅游商品或文创产品,获得国家级、市级表彰,分别奖励0.5万元、0.3万元(相同旅游商品或文创产品按最高奖励补助,不重复计奖)。(牵头单位:区文化旅游委;配合单位:潼南市场监管局)



部门解读:

《潼南区做大做强柠檬特色产业集群的  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