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至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我国工信领域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做出部署。一起来了解。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预计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介绍,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2025年,要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
“数字化”悄悄替代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便是基于IT技术所提供一切所需要的支持,那么究竟何谓数字化转型服务?让业务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而诞生的。每一次潮流的到来,都不乏奔走相告的玩家。数字化转型同样如此。如今,人人都在谈企业数字化、谈转型。从媒体、咨询公司、IT厂商再到广告传播服务商,行业链条上的每个组成者,推杯换盏间就能道出个一二。有的说“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就是对业务过程进行的重塑”,又有企业认为“创建和交付数字化服务”是推动转型的关键动力。答案很多,但似乎又没有一个答案
第一部分 第0期:小处着眼,从简做起第0期也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初期,应从一些小的方面入手,逐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第0期业务不必做的很深入、很广泛,企业可以找一个简易场景先开展、验证快速体现信息化价值(配合精益经理)。在这个阶段,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给企业带来切实的变化:使企业的管理结果有数据可查,文员、统计员工作压力降低,一线员工管理更标准、透明。二是让企业习惯信息化:让员工习惯使用手机IM工具、管理员掌握快速搭建应用能力、管理者习惯在手机/pad/大屏上查看管理结果。
1.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技术重点云边协同/物联网 针对石油石化企业在油气田生产作业现场、长输管道、油库、炼油厂等多地多环节的生产业务,通过云边协同和物联网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有效建立覆盖井、站、管线的统一数据管控平台和监控网络,支撑设备巡检、管线巡护、场站无人值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多方面工作开展,实现现场生产数据自动采集、实时监控、远程支持、生产预警和智能分析等,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 油气管道是能源行业的血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尽管过去相对滞后,这个复杂而庞大的行业正逐渐意识到数字化的紧迫性,以应对市场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和确保可持续性。然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行业面临着技能差距、基础设施问题等阻碍。一、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在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相较于其他流程制造行业仍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过去高油价削弱了对卓越运营的需求,而这恰是其他行业加速数字化的原因之一。受限于规模庞大和复杂性,大部分石
近来,整个科技行业、互联网界都在流行数字化转型。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能带来哪些收益以及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一、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在最近的热度很高,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也重点提到数字经济两大块: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对此,很多企业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开展数字化转型。首先,要弄清楚这个,就必须得先明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两个概念。数字产业化:指数字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互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方案》所附《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化工行业数字化落地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指南》提出了化工企业明确的数字化目标,到2026年,化工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实融合持续深化,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明显增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服务取得积极进展,面向细分行业的人工智能引擎初步成型,由“深化应用”迈向“变革引领”,持续巩固流程工业领先地位。同时《指南》对数字化落地提出
一、到底什么是数字化战略?在给数字化战略下定义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什么是企业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的书籍中,有一组比较“官方”的定义:“企业战略是依据企业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合适的经营领域和产品,设计、开发并获取竞争力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这个定义很长,理解起来也有点费劲。请容我稍作解读: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定位、方向和目标,企业战略就是回答企业长期该干什么、靠什么干和怎么干的问题。企业战略从不同的层级出发,又分为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经营战略一般包括营销战略、市场战略
中办、国办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部署。作为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行动方案》对于整个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物流连着生产和消费,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今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尤其9月份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炉,其中一系列金融政策快速发力显效,为实现全年经济
编者按: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经济参考报》即日起推出“中国经济深观察”系列报道,透过增长之势、调控之效、发展之质和创新之变四个视角观察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从数据看发展。一个个宏观、微观以及不同领域不同维度的数据和指数,描绘出我国经济的全景图。站在2024年年末时点,透过这些数字,可以感知我
12月26日,记者从商务部例行发布会获悉,商务部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4年以来,商务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开展了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开展外贸优品中华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工作。 “在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方面,商务部发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工作举措,以标准认
回顾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监管等政策持续发力、发挥合力,助推经济向好回升。尤其是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精准加力,有力提振社会信心。加力、创新、协同,三个关键词勾勒出2024年政策调控的特点和主线。 关键词一:加力 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加力”“给力”,是今年政策调控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2024年赤字规模突破4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2024年前11个月,民营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万亿元,占比71.3%;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两项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减税6991亿元,占比达71.2%;享受留抵退税金额2691亿元,占比70.4%。 据了解,税务部门精准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浙江省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的浙江晟创制药有限公司,最近
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预计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面向2025年,会议提出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12项重点工作任务。 在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方面,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加强对工业大省运行调度和督促指导。研究制定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的方案,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国家统计局近日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7.3%,在2023年高基数基础上降幅较10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受价格回升、营收转增带动,工业企业盈利空间改善,反映企业效益基本面情况的毛利润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11月份,随着存量政策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带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恢复。”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说。 工业企业当月营业收入由降转增。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规模以上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