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的铁矿石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铁矿石的价格走势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最新市场数据,铁矿石价格今日小幅下跌。这一趋势主要受到全球铁矿石供应宽松以及国内钢铁需求疲软的影响。海外四大矿山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而国内粗钢产量难以形成增量,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钢厂长期处于低利润结构,对铁矿石的需求相对减弱。从供需结构来看,铁矿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而需求则显得较为疲软。这导致铁矿石价格承压下行,
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冶金行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引入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冶金企业实现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智能化的转变。以下是数字化转型对冶金行业的主要影响:一、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智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数字化技术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工艺参数,减少人为干预,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利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危险或重复性高的工作,既提升了安全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精准质量控制借助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
能源化工企业携手发力碳减排主要体现在成立联盟、落实政策及企业自身探索转型等方面,以下是具体介绍:成立碳足迹联盟我国能源化工领域成立了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化、万华化学、浙江石化等 8 家企业共同发起。该联盟计划到 2027 年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约 20 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以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加强碳足迹管理,促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协同减排,推进国际合作与互认。落实相关政策国务院
2025 年中国纺织行业在分类、政策及产业链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行业分类按原料分类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生产各类棉纺织品,如纯棉纱线、棉布、棉印染布等。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以羊毛、羊绒等为主要原料,生产毛纺织品,包括毛纱、毛织物、毛针织品等,并进行染整加工。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以麻类纤维为原料,如亚麻、苎麻等,生产麻纱、麻布、麻印染布等产品。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以蚕茧为主要原料,生产丝绸、绢纺等产品,以及进行相关的印染加工。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以化学纤维为
在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当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智改数转”—— 智能制造改造与数字转型,宛如一场及时雨,为传统制造业注入全新活力,成为其突破瓶颈、由大变强的核心驱动力,引领着制造业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生产制造:从粗放走向精益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现场,往往充斥着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与低效性。工人凭借经验把控生产流程,设备维护滞后,物料配送混乱,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智改数转” 彻底重塑了这一局面。
一、开篇:时代召唤下的制造业新篇在全球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下,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传统制造业模式在效率瓶颈、质量波动、创新乏力等诸多难题前举步维艰,亟需一场深刻变革来重塑辉煌。而 “数转智改” 宛如一支灵动神笔,饱蘸数字科技之墨,于时代的巨幅画布上纵横驰骋,绘就制造业升级的崭新画卷,开启迈向智能制造新纪元的壮丽航程。二、生产制造:勾勒精细高效之景走进传统制造业车间,往昔的画面往往是工人忙碌于机器旁,凭经验操控设备,生产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制造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而 “数转智改” 宛如一场及时雨,为其注入了澎湃动力,推动着制造业挣脱传统束缚,实现蝶变焕新,向着高质量、智能化、可持续的未来振翅高飞。一、生产流程的智能化重塑以往,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往往充斥着人工操作的繁琐与低效,各个环节之间犹如孤立的岛屿,信息流通不畅,协同性差。然而,随着数字技术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通过引入工业物联网(IoT)技术,车间里的每一台设备都仿佛被赋予了 “生命” 与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制造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而 “数转智改” 宛如一场及时雨,为其注入了澎湃动力,推动着制造业挣脱传统束缚,实现蝶变焕新,向着高质量、智能化、可持续的未来振翅高飞。一、生产流程的智能化重塑以往,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往往充斥着人工操作的繁琐与低效,各个环节之间犹如孤立的岛屿,信息流通不畅,协同性差。然而,随着数字技术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通过引入工业物联网(IoT)技术,车间里的每一台设备都仿佛被赋予了 “生命” 与
站在 2025 年,中国工业经济正踏上一段全新的征程,创新驱动、数字智能、绿色发展的旋律交织奏响,共同谱写着一曲激昂奋进的发展篇章。一、创新驱动:开拓工业发展新路径创新始终是推动工业进步的核心动力。2025 年,中国工业在创新领域的突破愈发显著,众多关键技术迎来质的飞跃。在集成电路领域,我国成功研发出新一代 7 纳米制程工艺,大幅提升芯片性能,降低功耗。这一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更为我国 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基于此,国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张晓洁、张辛欣)记者1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我国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铜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此次实施方案出台,旨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我国铜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加快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
开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释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暖意,持续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中小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开年以来,国内中小企业预期基本稳定,发展信心较强。各地纷纷推出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举措中小企业好,地区经济才会好。各地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举措方面,主要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体措施包括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铜产业在规模、结构和技术水平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为此,《实施方案》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措施。根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到2027年,我国铜产业应显著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内铜矿资源量力争增长5%至10%,并进一步提高再
前段时间,民营企业集体躺平的谬论在一些媒体的推动下甚嚣尘上,企图混淆视听,打击和阻碍民众进一步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根据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国家从2016年开始重点调集资金,着手三大领域的布局:第一,能源保障的能力;第二,工业生产的能力;第三,物资调配的能力。因而2016年至2024年,国人感觉钱难赚,民营企业举步维艰,看不到希望。然而,从国家2024年下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中央对地方扶持10万亿的化债资金,加上同步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来看,笔者认
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0,较2024年12月份上升0.1点,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回升态势。其中,分项指数和分行业指数均为6升2降。从分项指数来看,宏观经济感受指数、综合经营指数、市场指数、成本指数、劳动力指数和投入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中,市场指数明显回升0.3点,显示出中小企业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分行业数据显示,工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业指数均实现增长,尤其是社会服务业指数上升0
2024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新质生产力稳步前行,工业经济领域更是成果丰硕,亮点频出。这一年,中国制造业不仅在规模上持续巩固全球领先地位,更在创新、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一、规模与增速双提升,“压舱石” 作用凸显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8%,较 2023 年提升 1.2 个百分点 ,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 40.5 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 15 年稳居全球
在当今时代,“数字赋能制造业,科技创新促发展” 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生产环节来看,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借助物联网,车间里的各类设备得以互联互通,海量实时数据被采集传输。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这些数据转化为精准决策,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因设备故障、生产调度不当带来的成本损耗。例如,一些高端汽车制造工厂,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工厂模型,与现实生产实时同步映射,提前模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