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德州市政务公开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的是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伟,李局长,您好!
李伟: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访谈节目,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关爱、支持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近年来,我市在推动“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速办上工作力度很大。李局长,您能给大家讲下什么是“三联动极速办”吗?
李伟:好的,主持人。“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速办改革简单说,是以信用赋能审批极简提速的一种新模式。我们以企业和办事群众信用为基础,通过承诺制、容缺制、绿色通道三种方式,推出信任准营、信任筹建、信任办证三大类1900余个事项和95种应用情景,实现由过去“材料不齐不能办”向信用支撑下的“承诺办”“容缺办”“极速办”转变,达到“信用越好、审批越容易”的目标。
主持人:“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速办能为企业群众带来哪些方面的应用呢?请您做下介绍。
李伟:好的。我们主要应用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建设项目落地审批和群众办证等三方面工作上。一是助力经营发展“全流程”。对“一业一证”联办、联变、联销提供全流程信用服务,允许企业信用承诺先准入。例如:对涉及办件量较多的餐饮类的食品经营许可以及生产类的食品小作坊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申请人承诺即可领证,年均新增办理小型餐馆类型的食品经营许可超千件。连锁药品经营零售许可“先发证后核查”,由原来的6个工作日办结,变为只跑一趟、立等可取。二是贯穿项目落地“全链条”。把信用贯穿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推行“承诺即开工”,平均为企业节约时间3-6个月。截至目前,为东部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三期项目、东风路天钰街天桥项目、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德州市体育运动(职业)学校等10多个项目实行了信用容缺办理,加速项目推进进程。三是群众办证审批“全提速”。推进教师资格证、放射工作人员证、建筑业企业资质等事项即来即办。
主持人:李局长,我市在推进“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速办的具体使用中,如何规避不履行风险呢?
李伟:我们与14个市直部门单位联合出台《德州市行政审批申请人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形成行政审批领域“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震慑。一是失信制约全程化。建立“批前信用核验、批中信用核查、批后信用监管”工作机制,一窗受理人员在受理业务时,应用“联合惩戒”“信用核查”“制约查询”系统,对申请人进行信用核验;承诺书签订后,及时将承诺书作为申请材料上传一窗受理系统,业务办结后推送至信用平台和政务服务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每条承诺业务信用状况可核验、承诺内容可核查、承诺全程可追溯。 二是失信制约智能化。通过政务服务信用评价横向管理平台,打通审批、监管、信用三方数据壁垒,实现信用审批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全量归集信用信息。三是失信制约规范化。将承诺核验时发现的失信情形纳入失信制约人库管理,给予6个月的观察期,观察期内无新增失信的,可重新享受信用审批服务,实现失信制约制度化、规范化。
主持人:李局长,目前“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速办改革取得的效果如何呢?
李伟:推行“信用+承诺+容缺”三联动极速办改革以来,从容缺收件到容缺受理再到告知承诺,审批环节不断简化、服务效率不断提高,全市信用审批办件量已经达到了8万件,大量市场主体和群众体验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这项工作今年以来先后荣获省法治为民十件实事、省委改革办十大改革典型案例、省信用惠民便企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8月份,“极速办”改革作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高分通过了山东省司法厅专家组验收,受到专家组的肯定。10月份,新华社《高管信息·山东》(第41期)刊发了德州市信用审批经验,改革做法获得朱市长亲批点赞。
主持人:嗯,真可谓是荣誉满满,给审批局工作点赞!接下来审批服务局还打算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
李伟:改革永无止境,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不断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门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求突破,持续塑强和擦亮“在德州、办德好”政务服务品牌。
主持人:好的,感谢李局长的讲解和介绍,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李伟:再见。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