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医药分化明显血制品行业迎来基本面修复

   本周观点

  我们本期周报将从供给端、需求端、厂商盈利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和梳理近期血制品行业基本面边际变化。

  从供给端看,血制品近期可能持续存在海内外供给端紧张的情况。国产血制品市场占比上升,可能进入去库存周期。进口白蛋白供给维持下降趋势。我们以全球血制品供给量最大的美国为例,美国当前处于白蛋白供给相对紧缺的状态。因此,短期内进口白蛋白的供给量可能不会出现快速修复。

  从需求端看,放开后诊疗量增加,叠加部分地区将人血白蛋白列入新冠临床治疗药品名单,临床上对血制品需求回暖。部分地区疫情防控部门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列入新冠肺炎治疗药品指导性目录建议清单,用于辅助新冠确诊病例特别是危重症的治疗。防控放开后,医院的诊疗量会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临床上对血制品的需求量上升。

  长期看,企业生产的血液制品品种越多,血浆利用率越高,吨浆利润上涨弹性越大,因此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从吨浆利润的角度看,血液制品的盈利能力对比,凝血因子类>免疫球蛋白类>白蛋白类。我们通过持续追踪产品批签发观察厂商产品结构的调整,并整理了2022年前11个月各品类对应的批签发次数同比增加的国内上市厂商,白蛋白:上海莱士(+14%)、天坛生物(+12%)、博晖创新(+9%)、华兰生物(+3%);静丙:派林生物(+64%)、深圳卫光(+55%)、华兰生物(+18%)、天坛生物(+5%);八因子:派林生物(+429%)、天坛生物(+7%)、华兰生物(+4%);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天坛生物(+107%)、博雅生物(+85%);纤原:深圳市卫光(+800%)、派林生物(+360%)、华兰生物(+37%)、博雅生物(+5%);破免:深圳市卫光(+40%)、天坛生物(+33%)、派林生物(+17%)、华兰生物(+2%)。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在疫情防控持续放松和血制品供给需求皆有望迎来新变化的背景下,整体表现相对较好。从交易量来看,周交投活跃度再持续提升。板块内部配置来看,子板块涨跌互现,血制品和原料药涨幅靠前,生命科学和医疗新基建板块跌幅居前。本周美国美联储完成本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超预期加息阶段终结,接下来港股和A股医药将有望延续全球资本再平衡下的流动性支撑,受此影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景气度仍将或可维持较高水平。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加快,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卫健委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派林生物*(000403)、博雅生物*(300294)、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Q3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投资建议:同和药业(300636)等。

  创新药——自研能力+BD预期有望成为明年创新药投资主轴,短期建议关注自研能力突出的标的。近期ASH和SABCS会议上,众多国内管线更新了临床数据,我们认为部分管线已经初步展示其BIC潜力,包括:1)ALPINE研究显示对于2线CLL,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的PFS优于伊布替尼(PFS事件HR0.65);2)亚盛医药APG-2575和阿卡替尼联用治疗2线CLL的ORR为98%(56/57),既往BTKi难治或者不耐受患者的ORR达88%;3)康宁杰瑞KN026联用多西他赛治疗1线HER2阳性乳腺癌,ORR为76.4%,mPFS高达25.4月。此外,本周我们新增了对加科思的覆盖,其核心管线KRASG12C抑制剂JAB-21822已在ASCO上展现安全性BIC和疗效第一梯队的潜力,明年将进入数据发布期。我们认为相关标的将持续受益于这些管线的后续数据更新或者BD进展,建议关注加科思、百济神州*、亚盛医药*、康宁杰瑞*。

  CRO——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2023年Q1出现加速回暖,以及药明上海子公司被移除UVL等事件催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