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威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材料

一、起草背景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目标任务和《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25年)》,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市司法局在征求各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形成了《威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制定依据

《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25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威海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威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三、出台目的

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内容

《规划》共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规划背景。客观总结了我市“十三五”期间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对“十四五”时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行了科学分析。

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保障司法公正、促进社会治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平正义、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政府主导五项基本原则,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主要目标。

第三部分是明确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法律业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行业党的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第四部分是提出了要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强调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有效覆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优化升级,推进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健全公共法律服务评估评价体系,打造体系建设均衡发展、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服务供给精准高效、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服务保障坚实有力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第五部分是明确了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主要举措。强调要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提升律师服务质效、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推进司法鉴定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要创新新时代调解工作、提高仲裁公信力、加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推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贯彻落实,为保障司法公正、促进社会治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第六部分是提出了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具体工作目标。强调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积极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战略、海洋强市战略及重点产业园区、重大建设项目等提供法治保障。

第七部分是明确了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措施。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对经费、人才、科技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公共服务规划,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五、政策解读人

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谭则兵0631-5282006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