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解读《聊城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李霖清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们邀请到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地方金融监测服务中心主任王伟同志,市地方金融监测服务中心副主宋歌同志,解读《聊城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包括13家省驻聊及市属新闻媒体。

首先,有请王伟主任介绍情况

王伟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市金融业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工作和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政府部署安排,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编制了《聊城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经市政府同意后,目前已正式印发实施。

《规划》依据《山东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和《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我将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是聊城市金融业发展基础和环境。从金融业总体规模、金融组织体系等5方面系统回顾了我市“十三五”期间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从多个层次分析了我市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是“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总体定位是:打造整体实力雄厚、区域布局合理、组织体系健全、产融结合紧密、运行秩序优良的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聊城样板,为我市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强金融支撑和保障。

“十四五”时期聊城金融业发展的目标,主要有:力争 2025年底,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700亿元和4500亿元;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地方新型金融组织等20家以上,上市公司数量实现翻番(2020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

第三、四、五部分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聊城金融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概括为金融塑强、金融赋能、金融安全三大工程。

“金融塑强工程”聚焦金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塑强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业数字化能力、直接融资功能、地方金融创新品牌等4项重点任务。旨在通过“外引内育”,有效优化我市金融组织产业结构、融资结构,有效提升地方金融综合竞争力,实现金融产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持续提升。在跟进落实上,2021422日,聊城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聊城市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促进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发展、促进企业上市挂牌突破提升等7大板块的支持政策,为规划落地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金融赋能工程”聚焦金融更好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十四五”时期“打造冀鲁豫三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等功能定位,提出构建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培育金融支持科创发展新动能、建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高地、打造金融支持普惠小微服务新样板、推进“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新实践、探索金融支持文旅康养新路径、形成金融支持重点项目融资新生态等7项重点任务,旨在通过精准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实现金融对重大战略支更加有效,对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支持更加精准

“金融安全工程”聚焦区域金融环境,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提出健全完善金融监测预警机制、稳妥防范处置突出风险点、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3项重点任务,旨在通过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责任体系,各方责任,提高法监管、科学监管水平,守住兜牢金融安全底线打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第六部分是加强规划实施保障,提出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完善纵横结合、协同协作机制,筑牢金融人才保障基础,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等四项措施,通过系统推进,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按照《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引导激励全市金融系统奋勇争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的金融工作,与我们一起携手共进,持续推进我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李霖清

感谢王主任的介绍。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大众网记者

《规划》提出聚焦金融更好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金融支持普惠小微服务新样板,请问我市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有什么成效,下一步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王伟

感谢您对金融工作的关心

近年来,围绕破解“小微”“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市金融系统做了大量系统性工作,2021年底,我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占比提升情况居全省首位,在普惠金融发展上,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优势。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打造金融支持普惠小微服务新样板”的目标,从三个方面发力,推动形成“批量化、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有效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一是突出重点扩大投放。持续梳理挖掘优质小微企业,及时推送给银行机构,提高对接精准度和效率。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在网点设置、产品开发、金融服务等方面向三农倾斜,加大“生产托管贷”、整村授信等业务推广力度,全面加强对三农普惠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二是搭建平台扩大投放。推动开展金融顾问、金融管金融大集、金融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走进对接活动,不断创新对接平台建设,把政银企对接平台下沉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用好聊城智慧金融服务平台,打通银企信息壁垒,消除银行机构“不敢贷”“不愿贷”问题。引导更多的普惠型市场主体入驻平台,选择适合自身的信贷产品,加快扩大线上融资规模。

三是强化引导扩大投放。持续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快落实国家、省等各层面出台的支农支小、支持受困小微企业等政策措施。加强政府增信,积极探索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市级大型融资担保公司纳入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大支农支小力度,提升对优质三农小微企业担保规模。强化金融财政联动,调动银行机构普惠金融投放积极性,全面挖掘、释放普惠金融发展潜力。

谢谢。

鲁网记者

《规划》提出要促进企业上市挂牌突破提升,实现“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数量翻倍的目标,请问当前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状况如何,下一步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推动企业上市?

宋歌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市上市工作的关注。

上市企业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市场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也是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们按照“发掘资源多储备,储备企业早辅导,辅导企业早报审,报审企业早过会”的梯次培育思路,积极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大力推动企业上市目前,我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其中主板市场3家,创业板1家,境外上市1家。另有“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今年,我市又有2家企业分别通过证监会发审会、交易所上市委的审核,1家企业顺利通过山东证监局辅导验收,整个上市工作即将迎来重大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持续开展上市突破行动。一是突出培育辅导。紧盯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涉农龙头企业等专项后备企业,动态梳理科技型企业以及利润较高企业清单,充实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构建多层次、全行业、广覆盖的上市后备梯队。依据企业规模、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强化滚动式培育培养,“清单化销号制”解决企业上市堵点难点问题,加快优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步伐二是强化政策扶持。积极扩充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包”,全面落实《关于加快聊城市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聊城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培育服务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分档分阶段予以补助,加大政策引导与激励力度,让黄金政策释放黄金效应。三是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开展企业上市挂牌政策解读培训,积极组织企业走进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进行学习,组织企业到上市公司观摩等系列走进对接活动,激发企业家上市热情,营造良好的上市氛围

总之,我们将通过资金全过程参与、政策全周期支持服务全链条保障,确保实现上市企业数量增长、直接融资持续提升。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李霖清

好,记者提问到此为止。感谢领导们的介绍以及记者朋友的提问。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