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系列报道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以及“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精神康复,特别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康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促进苏州工业园区精神障碍患者在社区的持续康复,提高群众助残意识,营造人人关心精神障碍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打造有利于精障患者回归社会的康复环境,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联合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市心理健康协会、苏州方寸心理积极推进各项服务的落实与开展,长期为苏州工业园区精神障碍康复患者提供专业的帮助与支持。

本系列科普文章共计6篇,普及精神疾病及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帮助大众详细了解严重精神障碍六大类的具体表现形式,知晓寻求帮助的途径与应对方法,减少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和不好的社会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从而减轻患者的病耻感,建立有助于患者康复的社会环境。

我是小张,之前在园区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很多年,原本我是朋友和同事眼中的“老好人”,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性情温和,情绪稳定。但是最近一年我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起伏不定,根本无法控制。

有一次在公司当众汇报工作的时候,我感觉状态特别好,仿佛我正屹立在宇宙之颠,拥有全世界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最大的荣光,会后我的“自信”还得到了上司和同事的夸奖。可好景不长,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我明显感觉到我的情绪和行为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变化。

我脑子里的想法越来越不受控制地往外冒,堵都堵不住,而且每当此时我总是忍不住地把这些想法一股脑儿地都从嘴里倒出来。好几次和朋友们聊天时,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越说越高兴,越说越手舞足蹈。我感觉我的大脑在撞击头骨,里面有太多东西想冲出来了。这种情况出现多了,慢慢地就没人愿意和人聊天了。后来有一次在厕所隔间,我居然听到同事们说我这个人爱吹牛、太自以为是了,当时我整个人气血上涌,涨红了脸。我感觉身体到处都是奇怪的嗡嗡声,我的肚子里有无数的蜜蜂在飞。对这件事最后的记忆停留在我给了他几拳,现在想起来当时确实太冲动了……

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在那以后没多久,我的情绪变得非常低落,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同事们相处,总觉得大家在背地里议论我,一直在单位抬不起头来。很快,我晚上睡不着,吃饭也吃不下。我时常也在想:我这个人糟糕透顶,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个累赘……

自此之后,我的生活就在这两个极端的状态之间反复横跳,每隔一阵子就会轮回一次,像一个永远都无法走出去的命运循环。但我对此束手无策,甚至都没有想要去改变它的意愿。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了和我情况很相似的人,他建议我去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挂个号看看,很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很多天后,我才终于下定决心来到了苏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医生告知我,我确实是患了双相情感障碍,也就是躁郁症。这种疾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一般会循环、交替出现,或者混合存在,每次发作症状都会持续一段时间,属于精神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当代社会较为普遍的精神疾病之一。

不过好在疾病是可控的,经过系统的治疗和定期复诊,是有可能得到治愈的。医生告诉我:精神疾病就像身体疾病一样,发病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来自于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并不是因为一个人太脆弱、承受能力差才会患上精神类疾病。就算患上精神类疾病也是可以恢复原本的生活的。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罹患精神类疾病的概率越来越高,很多人不知不觉间就中招了……

从医院出来后,我感觉昏暗的天空多了一丝光芒,生活又多了一丝希望。后来,我坚持定期去街道的卫生服务中心配药、复诊,卫生服务中心有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坐诊,当场就能配药拿药,药物种类也很多,这对我来说方便了很多,尤其是节约了很多时间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区入站管理后,因为我的情况属于园区精神障碍患者的惠民政策补贴范围,我还能申请每年3300元的参保职工的门诊医疗费用补贴,也帮助我减轻了一些生活负担,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给我的帮助。

在规律复诊、坚持服药的情况下,我的情况也渐渐地得到了好转,情绪也逐渐平缓了下来。虽然改善没有那么神速,但是对我来说只要有进步就有希望,直到现在,我的病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又重新找到了工作。并且在社区接受康复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些和我情况类似的朋友,我们约定时间一起来复诊、拿药、参加精神康复的活动。在医生和他们的陪伴、鼓励下,我的生活也逐步走上了正轨。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讳疾忌医,害怕得病这件事被人知道而不去看医生,一直拖着,我现在的状况一定会越来越糟糕。这也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经历的原因,只有当我们勇于面对疾病时,我们才有可能战胜它。

精神类疾病它是不会自愈的,不是我们藏着掖着一段时间,它就过去了。反而是越不重视,越拖着,拖到后面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再想改变,所面对的困难更加艰巨,恢复的时间就会更长,治疗和药物的费用也会更多,并且效果相比尽早治疗也会大打折扣。

及时去就医,及时接受入站管理,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坚持不懈地与病魔抗争,疾病对我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直到完全消失,让我们回到过去的生活中。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好,拥抱崭新的生活。

本文已获用户授权公开,保留心理内容的基础上,已隐去及修改可辨认身份的个人信息,请勿对号入座。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