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李兵解读《枣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88日,市政府印发了《枣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理解政策相关内容,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山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市科协牵头编制了《枣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我市“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分工和保障措施。

二、总体要求

《实施方案》立足市情,以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力争达到16%。

三、五项提升行动

《实施方案》聚焦农民、青少年、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针对不同人群提出5项提升行动,强调了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提升劳动群体职业技能、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和科普服务、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等具体任务。对青少年重点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农民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科学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对产业工人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对老年人重点开展科普服务活动,提升信息和健康素养,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重点强化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

四、四项重点工程

《实施方案》聚焦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实施4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能力;二是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三是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科普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四是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普协调联动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为确保《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实效,对五项提升行动、四项重点工程任务目标细化量化,结合各成员单位职责进行了工作分工,同时明确了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建立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把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规划和计划;二是强化条件保障,坚持政府引导,鼓励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学素质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科学统筹推进,加大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政策解读机关:枣庄市科学技术协会

政策咨询电话:0632-8059007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