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安全领域引入沙盒监管专家称智能网联技术或迎来政策东风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

图片来源:市场监管总局网站

沙盒监管制度起源于英国,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金融、汽车、能源等领域积极推进实施。作为一个新概念,沙盒是指先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属于在可控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通俗而言,沙盒监管是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管理困局,在保护与监管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测试空间,使企业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去测试自己的技术和系统,这样可以更好地鼓励企业大胆推动技术创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帮助企业更早发现质量问题

根据《通告》,沙盒监管作为一种针对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在不违反原则性准入标准和监管底线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不完全掌握产品风险时,自愿开展进一步测试,最大限度地防范产品应用风险。

记者了解到,当企业就前沿技术或新功能、新模式申请进入沙盒监管时,需要经过申请、评估、测试、报告、退出五个阶段。

在测试之中,企业按照车辆深度测试方案开展测试,测试周期一般不超过24个月。测试之中,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评估车辆深度测试方案,跟踪测试情况,提出产品设计、制造改进建议,及时指导帮助企业查找质量安全问题。企业可以根据测试情况修改参数、改进设计、降低风险。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936466

“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有利于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通告》认为,沙盒监管可以更早引导企业查找问题所在。

一般而言,汽车召回都发生在产品销售之后。即最初符合标准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缺陷,有可能或已经出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企业会宣布召回该批次车辆。为此,车企也多需要承担高昂的召回成本。沙盒监管制度之下,车企的产品可能在监管之中就会发现和防范问题。因此,企业可以在设计、生产及售后服务等环节持续进行技术改进与质量提升。

利于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发展

业内观点认为,沙盒监管将利好国内企业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尝试,有助于我国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在汽车变革的下半场增强竞争力。

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产业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泄漏等新型安全问题,给汽车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监管部门认为,在我国汽车安全领域有必要引入沙盒监管。根据《通告》,申请进入沙盒监管的企业,包括相关汽车整车、零部件、互联网科技、数据服务、网络运营、软件与系统供应企业等。沙盒监管的对象则会包括车辆中使用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前沿技术,或实现各级别自动驾驶、远程升级等新功能、新模式。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611433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为了鼓励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我国已经局部开放了部分城市、部分道路进行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比如,上海在嘉定、临港、奉贤、金桥4个测试区开放了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53条,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

但在沙盒监管制度下,智能网联车辆可以不再局限于封闭道路,而可以在真实市场环境下设置一个风险规模可控的“安全空间”进行测试。

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佘才高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立法,或通过暂停部分法律在部分地区适用的方式支持地方出台监管沙盒政策,解决自动驾驶面临的法律冲突与法律空白。佘才高建议:“ ‘沙盒’作为受监督的安全测试区,通过设立限制性条件、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允许企业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以真实的用户为对象测试创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减少进入市场的时间与潜在成本,降低监管的不确定性。通俗地说,类似于‘特区政策’。”

“沙盒监管可以防止企业落入又要测试产品,又要受到现有法规的约束,无法大胆尝试的困境。通过‘沙盒’可以让企业合理进行新技术测试,又与环境协同做到有效匹配,保障企业发展。”崔东树认为,沙盒监管可以严防风险外溢,又可以创造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有利于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的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