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时间:2021年12月27日(星期一)下午3:00

出席: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孙亚平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张忠军 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张百科 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产业发展处处长王萱

内容:邀请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宋德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先生,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孙亚平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张忠军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张百科先生,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产业发展处处长王萱女士,解读《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庄严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庄严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加快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期,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出台了《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规划》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璀璨明珠,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医药产业涵盖一二三产,服务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进行部署;全省中医药大会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聚力实施“齐鲁中医药名品工程”。

省卫生健康委从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历时7个月。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对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进行了摸底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借鉴了其他省份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全面分析了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形势机遇,广泛征求了中医药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规划》得到了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19个部门的名义联合印发。这个规划,是我省第一个中医药产业专项规划,对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5个部分,明确了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区域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规划》系统总结了我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制约短板,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医药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从中医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数字强省建设提供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深厚土壤等3个方面,全面阐明了山东中医药产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了2022-2025年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坚持传承创新、彰显特色;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发展等四个“基本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力实施“齐鲁中医药名品工程”,加快提升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中药材生态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高质量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中药工业和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智能化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及产品日益丰富,产业高地、名品工程效应初步显现,中医药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规划》还量化设置了到2025年的9项预期指标,同时对2030年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规划》确立了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战略布局:“一”即:坚持建设中医药强省这一发展主线;“二”即:实现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和齐鲁中医药名品两大目标;“三”即: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工业、中医药跨界融合三个领域;“四”即:统筹考虑各地中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按照集聚化、差异化、功能化的布局导向,构建了“双核引领、三带集聚、五区支撑、全域发展”四个维度的空间布局;“五”即: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食品、中医药+康养旅游、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农药兽药等五批“中医药+”模式,加快中医药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六”即:培育道地药材、品质鲁药、齐鲁药膳、齐鲁养生、中医药特色新产品、中医药康养新地标等六大知名品牌;“七”即落实七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品质,二是促进中药工业优化升级,三是加快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四是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五是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六是搭建中医药产业服务平台,七是做精做优中医药文创产业。

此外,《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支持政策、强化监测评估、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编制出台《规划》,是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瞄准目标任务,强化执行落实,确保《规划》重点任务全面落实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接下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将一起回答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宋德印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新华社记者

山东省各地地理、气候、历史、经济等等条件都有很多不同,刚才提到结合地区差异规划构建四个维度的空间布局,请问这个空间布局是如何划分的,包括哪些区域,具体内容是什么?

庄严

我省地处黄河下游,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野生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进入新时期,我省中医药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程度不断增强,为我省中医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编制产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统筹考虑各地中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条件,构建了“双核引领、三带集聚、五区支撑、全域发展”的“四维空间布局”。

“双核引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的核心作用,引领带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济南要打造辐射全国的中药流通集散地、中医药康养旅游生态文化基地和中药科研创新发展先导区;青岛要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国际中医药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和国际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

“三带集聚”。包括:海洋中药创新策源带,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市组成,拥有海洋蓝色药库资源和全国海洋中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要加大海洋中药资源深度开发以及在健康食品、日化产品、新型材料等领域研发应用力度,着力打造中国海洋中医药集聚带;中医药现代工业发展带,由淄博、枣庄、济宁、临沂、菏泽5市组成,医药工业基础雄厚、现代中药企业众多,要扶持做强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中医药龙头企业和重点园区;中医药老字号传承创新带,由济南、泰安、德州、聊城4市组成,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悠久,老字号经典传承氛围浓厚,要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形成中医药康养文旅、中医药健康食品、中医药物流集聚区。

“五区支撑”。主要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领域,依托齐鲁道地药材、特色药材优势产区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基地、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塑造齐鲁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品牌,逐步形成鲁中南山区、鲁西南、黄河三角洲、胶东半岛以及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种植养殖区等5大中药材生产区。

“全域发展”。依托各地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鼓励各市精准定位、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引导和支持企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创建新模式,构建覆盖全域、惠及全民、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产业网络。

中新社记者

请问,发展改革部门围绕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打算?

孙亚平

中医药产业是医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发展“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财政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有关要求,聚焦打造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2019年以来,全省共入库管理“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105个,总销售收入约5.6万亿元。其中,医养健康产业集群9个,总销售收入约4497亿元,涵盖龙头骨干企业590家,共安排省级专项激励资金360万元。同时,我们在评选确定省重点建设项目、省新旧动能优选项目时,优先考虑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产业项目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平台推动优势,协调促进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及相关市、县,组织实施“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集中突破行动,加强对中医药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的培育和支持力度,积极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

一是推动协调发展。加强产业集群专业化产业链设计,支持引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项目。及时协调解决“雁阵形”产业集群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提升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二是开展综合评价。组建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集库,对入库集群规模、布局结构、延伸配套、创新能力、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力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前十位的,对集群所在县(市、区)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是突出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坚持省级统筹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加强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保障,支持中医药生产加工、技术研发等中医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四是强化品牌宣传。积极组织引导我省医药企业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开展的“中国品牌日”活动,加强对医药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企业的影响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中宏网记者

请介绍一下目前山东省中药工业的基本情况,另外在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忠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从山东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中药工业制造方面,我省产业发展基础良好。2020年,我省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88家,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65.2亿元,同比增长66%。产业规模占全省医药工业11%,占全国中药工业的5%。今年以来,重点企业发展活力显现。山东步长制药、鲁南制药集团2家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我省首个创新中药芪蛭益肾胶囊国内获批上市,作为中药领域抗击新冠肺炎的“三药三方”之一的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宣肺败毒颗粒获国内应急审批上市。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持续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中药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企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新药创新研发,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临床价值的治疗药物,如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方面药物的研发。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国家级平台,提升从新药发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的单元技术平台的设施条件、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合作交流,构建“产学研医”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尽快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二是培育壮大中药产业链。按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要求,聚焦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产链牵动力、生态主导力、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培育一批专注特定细分产品市场,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的“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吸收省内外上下游配套企业和研发、基金、人才、工业互联网等服务机构参与,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等方式,开展技术协同攻关、产品协作配套、品牌共建共育等工作,带动整个中药产业链的壮大发展。

三是推动中药产业智能制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中药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建立信息化综合平台,推进企业从供应、计划、生产、质量、设备、储运、营销到服务全范围的信息化管理,提升药物研发生产效率和降低研发生产成本。谋划布局一批中药产业智能制造项目,重点支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以及实施基于工业互联网改造等项目,以及新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省级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对中药生产企业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化改造,促进一批先进工艺和技术应用,提高中药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水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请问,我省出台的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有哪些特色?

王萱

这次出台的《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我省首个中医药产业专项规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宏观引领与具体操作紧密结合。《规划》既谋划了产业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任务等重大战略发展方向,也明确了各细分领域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提出了系列支撑平台和保障措施,确保目标逐级分解、工作层层推进,任务落实、责任压实。

二是坚持彰显特色与错位分工相辅相成。《规划》在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突出了山东特点,传承弘扬齐鲁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立足各市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对各市均提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推动各地中医药产业发挥集群效应,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三是坚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中医药产业作为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契合点,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切实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同时,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促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物流等要素集聚,不断释放扩大产业经济效益,发挥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四是坚持传承精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规划》强调以科技为引领,将传承创新贯穿于中医药产业发展全过程;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前沿技术,深度挖掘齐鲁中医药精华;促进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理论的深度融合,高水平打造多学科融合、多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体系。

山东台融媒体中心记者

我注意到去年我省曾经推出过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我省的中医药非遗项目也有不少,请谈谈目前我省中医药旅游产业还有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计划?

张百科

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齐鲁中医药特色优势,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建成一批项目,开发系列产品,创建示范基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省拥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创建单位4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7家。拥有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6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5名;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家。

工作中,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编制《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山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医养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康养旅游发展高地。二是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以财政贷款贴息或股权投资形式,连续两年对11个中医药类文旅重点项目给予支持1904万元。三是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省卫生健康委共同制定《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指南》等3项省级地方标准,科学规范指导示范创建活动。四是推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处、海外孔子学院等机构和“欢乐春节”等重大活动,努力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影响力。

下一步,围绕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与省卫生健康委共同开展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现有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服务质量,培育一批省级示范基地。二是积极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将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中医药项目,优先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培育一批技艺精湛的中医药传承人,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三是开发多元化文创产品。发挥“齐鲁文创+”平台优势,设立中医药题材分类,鼓励吸引更多优质文创设计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四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借助山东旅游发展大会、中韩文化交流年等重大活动,交流推广齐鲁中医药文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宣传,不断提高海外民众对齐鲁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山东台综合广播记者

《规划》提出了“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的发展目标。请问,下一步,我省中医药产业将在哪些方面进行发力,实现上述目标?

王萱

我省发展中医药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优势,经过一年多的布局和推动,开局良好,已全面起势。但要达到“三年塑成优势、五年建成高地”的目标,在行业标准、产业链条、品牌体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为此,我们提出了需要重点推动落实的七项任务:

一是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品质。积极推进中药材道地化、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大野生动植物药材保护和繁育力度,加快构建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养殖体系,全面提升中药材供给质量与水平。

二是促进中药工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精深加工,扩大中成药、中药饮片加工生产,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

三是加快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着力发展“中医药+”跨界融合业态,推动中医药向养生保健、健康食品、康养旅游、健康养老、农药兽药等领域跨界延伸,加快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现代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中医药诊疗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布局高能级创新载体,支持“医研校企”联合共建中医药及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创新基地(平台);推动中药新药研发与特色产品创新,研发转化一批基于古方秘方、经方验方、保护品种、院内制剂的中药新药以及疗效确切、市场推广前景好的中药新产品。

五是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良性互动,依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重点高校,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产业成果转化人才、跨界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服务人才,全力打造与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六是搭建中医药产业服务平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要素集聚、资源集成、优势互补,搭建一批交流合作平台、商贸物流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有序发展、共享共赢。

七是做精做优中医药文创产业。深入挖掘齐鲁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中医药文创产业载体,开发品种多样、特色鲜明、注重体验的文创新产品,讲好中医药老商号新故事,引导人民群众走近了解中医药、信任使用中医药,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传承振兴与创新发展。

宋德印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会后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苏建光,联系电话:51766290。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