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威海市大力发展蓝碳经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绿色化转型,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将发展蓝碳经济作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加强陆海统筹,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生态,坚持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并重,减排与增汇并举,促进“增量”“提质”双突破,打造蓝碳经济全国样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海洋发展局制定了《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就相关情况进行解读:
一、明确蓝碳经济发展新目标
《行动方案》突出三方面考虑:一是将发展蓝碳经济作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在已开展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依托院士工作站等平台,首先推进海洋碳汇研究和碳汇交易,加强海洋生态产品供给,培育壮大碳汇经济产业,并以此为切入点,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基础上,发展海洋生态监测设备、海洋废弃物综合利用、海洋服务业、海洋优质种业等新兴海洋产业。二是加强陆海统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坚持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并重,在推进海洋节能减排的同时重视增加海洋碳汇。三是打造蓝碳经
济全国样板,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努力将海洋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经济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设海洋经济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底,全市蓝碳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蓝碳经济贡献度显著提高,在全市海洋经济占比超过30%。海洋生态环境保持全国最优之列,承载力显著增强;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实现海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蓝碳经济发展高地。
二、构建蓝碳经济发展新体系
《行动方案》确定了5大类20项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12356”:
“1”是打造1个研究高地,包括高标准建设院士工作站、做强威海海洋生态经济研究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标准制定等,旨在抢占蓝碳经济的制高点,形成策源地效应。
“2”是建设两个示范基地,第一个基地是海洋生态监测示范基地,沿海岸带建设一批海洋生态系统连续观测站,建立系统完善的碳汇数据库,为构建蓝碳标准、管理及交易体系提供科学依据。第二个基地是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园区,主要是在南海新区集中规划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围绕海洋生态种业、海洋生态智造业、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态服务业等,构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支持等完善产业生态,引领示范全市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壮大。
“3”是构建3个创新中心,一是海洋生态种业创新中心。二是海洋负排放研究创新中心,三是海洋碳汇交易创新中心。在这三个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下一步将推动形成现实的成果。
“5”是实施5大专项行动,主要包括海洋增汇行动、海洋节能减排行动、蓝碳示范企业培育行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行动、国际合作交流行动,这些专项行动对于蓝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6”是发展壮大6大海洋生态产业,主要包括绿色水产养殖业、海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产业、海洋监测探测装备产业、海洋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海洋生态新材料产业和海洋生态服务业。这些产业都是威海海洋产业的特色产业,产业基础良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潜力。
三、营造蓝碳经济发展新环境
《行动方案》还制定了5项保障措施,确保相关任务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主要从顶层设计谋划、攻坚突破制约蓝碳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创新和完善资金扶持等相关政策入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创新人才招引模式。重点做好高学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层梯队建设,推进蓝碳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实现优质人才战略性集聚。三是构建资金支持机制。通过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海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方式,加大金融支持蓝碳经济发展力度。四是建立蓝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和“无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加快构建蓝碳经济统计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为蓝碳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五是提高全民蓝碳意识。在全社会开展蓝碳宣传教育,壮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碳普惠建设试点等,形成发展蓝碳经济的强大合力。
我们将以打造蓝碳经济中国样板为目标,铆足干劲、接续奋斗、实干担当,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汇聚更多的蓝色力量,做出更大的蓝色贡献。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