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出台了《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璀璨明珠,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医药产业涵盖一二三产,服务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进行部署;省人大颁布《山东省中医药条例》明确指出,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组织编制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省卫生健康委从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历时7个月。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对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进行了摸底调研,系统梳理了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借鉴了其他省份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全面分析了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形势机遇,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和中医药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并19个部门的名义联合印发。这个规划,是我省第一个中医药产业领域的规划,对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从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医药资源丰富基础雄厚、中医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中医药市场广阔业态丰富等4个方面总结了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基础,梳理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分析了产业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力实施“齐鲁中医药名品工程”,规范发展齐鲁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做大做强中药工业和商贸流通,大力拓展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产业链条完整、带动作用明显、品牌效应集聚的中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提升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为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坚持传承创新、彰显特色;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发展等“四个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2025年,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中药材生态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高质量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中药工业和商贸流通快速发展,智能化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及产品日益丰富,产业高地、名品工程效应初步显现,中医药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30年,中医药产业全面发展,与养老、食品、旅游、农药兽药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带动作用明显、品牌效益集聚的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化效益充分显现,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成为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部分区域布局。《规划》提出打造“双核引领、三带集聚、五区支撑、全域发展”的总体布局,辐射带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

双核引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的核心作用,在中医药产业上率先实现突破。济南要打造辐射全国的重要中药流通集散地、中医药康养旅游生态文化基地和中药科研创新发展先导区;青岛要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国际中医药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和国际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

三带集聚海洋中药创新策源带位于我省东部沿海地区,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7市组成。中医药现代工业发展带:位于我省鲁中、鲁南、鲁西南地区,由淄博、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5市组成。中医药老字号传承创新带:位于我省鲁中、鲁西北地区,由济南、泰安、德州、聊城等4市组成。

五区支撑依托齐鲁道地药材、特色药材优势产区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确定了鲁中南山区中药材生产区黄河三角洲中药材生产区、鲁西南中药材生产区胶东半岛中药材生产区、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种植养殖区五大中药材生产区。

全域发展依托各地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鼓励各市精准定位、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引导和支持企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创建新模式,构建覆盖全域、惠及全民、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产业网络。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规划》共提出7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品质。积极推进中药材道地化、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大野生动植物药材保护和繁育力度,加快构建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养殖体系,全面提升中药材供给质量与水平。

二是促进中药工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精深加工,扩大中成药、中药饮片加工生产,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

三是加快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着力发展“中医药+”跨界融合业态,推动中医药向养生保健、健康食品、康养旅游、健康养老、农药兽药等领域跨界延伸,加快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深度挖掘齐鲁中医药精华,充分利用前沿技术,促进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理论的深度融合,高水平打造多学科融合、多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体系。

五是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良性互动,依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重点高校,培育引进一批中医药产业成果转化人才和高技能服务人才,全力打造与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六是搭建中医药产业服务平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要素集聚、资源集成、优势互补,搭建一批交流合作平台、商贸物流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有序发展、共享共赢。

七是做精做优中医药文创产业。深入挖掘齐鲁中医药文化内涵,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人民群众走近了解中医药、信任使用中医药,以文创产品助力文化传播。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支持政策、强化监测评估、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落实《规划》的保障措施。


2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