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5152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


签发:陈广良                    枣农函字〔2021〕2号

关于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

第15152号提案的答复

朱亚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结合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进行了专门研究落实,现答复如下:

脱贫攻坚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为市乡村振兴局(原市扶贫办)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作为成员单位,积极发挥职能,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力配合做好农业行业帮扶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系统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农业农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决胜后,立足部门职能,制定了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等,明确目标任务,细化任务分解。今年以来,完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乡村振兴工作的工作部署会议,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创新突破构建体制机制,形成了以“双十镇”为示范引领,以重点产业为支撑,以“山水林田大会战”为突破的工作格局。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园11个、产业强镇18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08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2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240家。围绕马铃薯、石榴、大枣、设施蔬菜、花椒、畜禽、食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荐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推荐山亭区申报全国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县试点,滕州市获批全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整县提升试点。峄城区阴平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4家农民合作社获评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分别达到11个和39个。

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结合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累计建成省级、市级、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98个,目前正在创建的村达到816个,建设各具特色的示范片区33个。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季战役”,累计改厕46.9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03%。建成888个涉农自然村公共厕所。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100个(含氧化塘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5.92万户,村庄覆盖率达到100%,示范户完成率达到11.5%。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05万亩。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20年,统筹整合市级涉农资金5.76亿元,增长4.96%;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支出2亿元;财政支农资金农林水支出20.2亿元。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创建活动,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116.81亿元,增长20.4%,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0.3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鲁担惠农贷”为全市2492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5.2亿元。

五、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市农业农村局系统始终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事项,先后选派6名干部到扶贫工作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组织局系统领导干部对峄城区萝藤村、山亭区桑村镇和山亭区北庄镇等3个村的78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定期进村入户,详细了解帮扶户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开展帮扶工作。

六、下步打算和建议

虽然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像提案中指出的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下步,将统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实现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兴旺发达。立足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激活脱贫地区沉睡资源,加快推动特色农业“接二连三”,促进全产业链发展。遵循市场规律,支持脱贫地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强化产业发展、市场营销中的互联网思维。实施消费帮扶,在产品产销上让脱贫地区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形成供需无缝对接的产品销售。继续予以脱贫地区资金支持,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信贷和保险支持力度。

二是着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镇域服务能力。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农村供水等设施建设,加强户厕改造后续长效管护,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分类试点。推动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重点整治乡镇所在地、中心村、人口集聚区等地区,启动消除农村黑臭水体试点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提升镇域发展活力。稳妥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改革试点任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造集信息发布、流转交易、抵押贷款、鉴证管理于一体的农村产权综合性交易服务平台。鼓励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四是着力开展扶志扶智,提升镇域发展动力。加强政策、项目供给,指导脱贫地区积极争取和承担造血式项目,鼓励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劳动,形成有劳才有得,帮助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脱贫地区农民培训,造就高素质农技人才队伍,持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发展动力

联系单位:枣庄市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科

联系人:刘涛

联系电话:3090019

枣庄市农业农村          

202196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