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聊城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发展市民政局起草了《聊城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

养老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服务事业事关老年人福祉与家庭和谐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聊城市常住人口595万,60岁以上老年人113万,占总人口的18.96%,略高于全国老龄化水平。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其价值感、成就感和意义感,根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主要内容

(一)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1.健全政府兜底养老保障制度。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做到愿进全进、应养尽养,到2022年底,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并保持在60%以上。2.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优先将经济困难的失能、重残、高龄、空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重点保障对象。3.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为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提供统一、规范和可操作的评估工具。4.逐步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2025年年底前,实现本市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

(二)推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1.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各县(市、区)主管部门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布局规划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机制,新建城镇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保障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有效供给。3.整合盘活利用存量闲置资源。鼓励将符合“三旧”改造条件的村级工业园、旧厂房等场所按照养老建筑安全要求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

(三)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网络建设1.健全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2.完善居家养老支持体系。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化服务延伸至家庭,向居家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或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居家上门、生活照料、家务料理、康复护理、培训支持、精神慰藉等服务。3.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鼓励以失能老年人为重点,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主体,托管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连锁运营辖区日间照料设施和“家庭养老床位”,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4.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农村推广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场所保障、财政补贴、村干部管理等手段,建设互助养老点,发动本地村民参与互助养老,就近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养老不离家”。5.推动机构养老资源布局优化。优先支持新增护理型床位,提升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2025年年底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0%以上。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原则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委托运营或转制为国有企业

(四)加大养老队伍建设1.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本市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动校企合作,将养老服务列为校企合作优先领域。2.完善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定期举办全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选拔优秀养老护理员参加省技能大赛,按照有关规定对获奖选手予以奖励,并晋升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广泛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的宣传报道对在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从事护理、医疗、社工一线岗位工作,符合补助条件大中专毕业生,给予入职奖补3.培育“社工+志愿者”联动为老服务队伍。

(五)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服务能力1.建立健全医养康养结合机制2025年底前,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支持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申请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涉及建设、消防、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有关条件,可依据医疗卫生机构已具备的上述相应资质直接进行登记备案,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3.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健康管理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认真做好老年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实现从健康管理、失能失智照护到安宁疗护的老年人生命周期全覆盖。

(六)提升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水平1.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2.提高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指导督促养老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智慧消防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火灾预警监测,及时防范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3.加强养老服务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主动防范化解养老服务机构在建筑、消防、资金、人员、食品、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及时化解潜在的重大安全风险,提高养老服务领域应急处突能力。

(七)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1.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大力开展老年教育,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2025年年底前,本市各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2.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培育壮大老年人组织和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支持老年人广泛开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3.建设兼顾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会。加快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融合创新,线上服务便利老年人使用,线下渠道优化手续流程,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打破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促进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增强老年人的“科技获得感”。4.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八)发展壮大养老产业1.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放宽养老服务市场准入,全面落实养老服务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禁止对社会资本、非本地资本、境外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件和准入门槛。 2.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养老+行业”行动,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3.扩大老年产品供给。发展适老化康复辅具、智能穿戴设备、居家养老监护、无障碍科技产品等智能养老设备以及老年人适用的产品、用品和技术的研发、创新及应用,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老年产品、用品,大力促进老年产品用品丰富供给和升级换代。4.加强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等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设立养老产业引导基金,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和有序性。

(九)提高养老服务规范化水平1.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现行国家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全面实施。2.规范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管理。落实并实施《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完善养老机构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3.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业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备案、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依法公示。

(十)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发展1.加大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创新支持力度。对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积极主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相关资金安排、试点项目遴选等方面视情给予优先考虑和适当支持。2.推动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与特色创新。普遍发展多样化、多层次、品质化的普惠型养老服务,大力提升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在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同时,推动人人可及价格合理、丰富便捷、品质可靠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在本市各地区推动养老服务业向普惠和多元化提升,做实兜底性特困老人供养服务,大力发展普惠型照护服务,贴合需求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探索互助型农村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福利保障能力,逐步实现人人享有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普惠性基本养老服务。 

联系人:韩龙             联系方式:0635-8320836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