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若干措施》

     

12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若干措施》,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若干措施》政策背景及起草过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市委陈平书记在6月25日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6月29日,陈平书记又在潍坊临朐的有关经验材料上作出批示。为贯彻落实陈平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市工信局迅速行动,在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形成了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九条措施。

二、《若干措施》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围绕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土地价值、融资服务、融资支持、融资渠道、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九条具体措施,具有以下特点:

(一)提升土地价值和优化融资服务,有效破解抵押难。一是科学合理调整土地价值,优先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和市场比较法两种方式对工业用地进行评估,将符合条件的工业用地评估价格提高到35万元/亩,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可结合实际,适当提高设定价值区间,供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及企业参考使用,保证土地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二是鼓励银行根据企业资产实际,将省级以上高新区、开发区以及6大先进制造业的抵质押率提高到60%,且在资产价值超出担保金额的合理比例范围内为企业办理顺位抵押融资。三是着力破解抵押要素制约,用好《关于继续执行的通知》(鲁自然资字〔2021〕71号)政策,持续推动化解民营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帮助民营企业取得更多的不动产权证等有效抵押物。

(二)健全完善风险补偿和担保体系,有效破解担保难。一是通过增加各类风险补偿金规模,建立政府、银行、担保共同合作风险补偿机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面向企业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和处置不良资产时产生的税费实行风险补偿。二是加快完善信用评价和风险防控体系,积极开展绿碳贷、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多种融资方式。

(三)创新多元融资渠道,有效破解信贷难。一是推行供应链融资,通过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实行专项授信额度管理。二是建立投贷联动机制,创新“小股权+大债权”的投资融资模式,跳出传统银企合作关系,通过“小股权”纽带连接银行和企业成为“一家人”,打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资金链,用小股权撬动大债权。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股改扶持力度,推动优质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四是培育做强基金产业,搭建各类“资本+项目”对接平台,鼓励基金公司对民营企业开展风险投资。

(四)加大考核奖补力度,有效破解落地难。一是对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融资工作开展成效进行考核,对当年民营企业贷款额增加10亿元以上的,进行加分。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开展风投的基金公司,由各区(市)、枣庄高新区财政按实缴税款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奖补;符合条件的上市挂牌企业,市财政最高补助1000万元。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继续抓好《若干措施》的政策宣贯,提高政策的覆盖面和知晓率,加强与各成员单位信息互通、协调联动,最大限度凝聚起各方力量,深入细致抓好《若干措施》的落地落实,扩大民营企业融资空间、拓展融资渠道,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大力营造民营企业良好的融资环境氛围。同时,将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推进技改基金运作、融资服务体系建设、银企融资对接等工作,切实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