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和部分煤炭企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煤矿工人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有部分煤矿工人转岗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工人。煤矿工人能否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转岗后有没有“水土不服”?本期选发不同煤炭企业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的新变化,以飨读者。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逐“光”而行的生力军
从煤炭产业到光伏产业,谢东阁努力学习技术适应新岗位,从技术“小白”成长为技术“大拿”。刘鑫 摄
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二期项目8万平方米的无尘车间内,近千名技术工人穿着无尘服在各自的岗位有序忙碌着,一片片纤薄的单晶硅片经过制绒、扩散、丝网印刷等工序,被加工成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作为业内技术较为先进的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生产企业,去年,有6亿多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从这里下线,电池片光电转换率平均可达23.40%以上,优品率超过98%,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然而在5年前,不要说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就连制绒工、扩散工、丝网印刷工这些岗位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都是一个新鲜的名词。
近年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依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改良氯硅法制硅烷工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逐步形成“硅烷气—硅片—光伏电池片—组件—光伏电站”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由此,也催生了太阳能电池片工艺工程师、气化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光伏组件加工技术工人,光伏电站运维工程师等新岗位,一大批“高精尖”人才汇聚在产业链上,打造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极。
转岗新行业
技术“小白”变身“大拿”
“转岗到这里,收入很可观。”谈及转岗后的待遇,平煤隆基前道主管谢东阁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33岁的谢东阁曾经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大庄矿通风队的技术员。2016年,在去产能的浪潮中,大庄矿有序退出。同年,平煤隆基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为许多煤矿转岗工人提供了新的机遇。
平煤隆基是一家从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及相关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太阳能应用系统设计、研发、集成及运行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含金量高,岗位门槛自然也高。”谢东阁是第一批转岗到这里的技术人员,“当时公司招聘懂技术、有经验、会英语的光伏专业人才,而我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煤矿工人。”
尽管是第一次接触,但谢东阁看好这个行业,他从零学起这些高精尖新的自动化生产线。
丝网印刷是生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多个工序中技术含量最高、质量要求最严的一道工序。谢东阁一开始就选择了这个难度系数最大的岗位,被委派到江苏一家光伏公司进行培训。
身在异乡,谢东阁认真学习、虚心讨教每道生产工序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质量要求。“一开始,兄弟厂家担心我们把技术学走了,不是真心实意地教。为了‘取真经’,我们就主动和技术人员‘套近乎’。”谢东阁说。
3个月后,勤奋好学的谢东阁学成归来。平煤隆基一期项目投产不久,技术娴熟的他就从技术工人被提拔为丝网印刷工序主管。去年,谢东阁又申请调换岗位,来到前道工序。“一门精不如门门通,弄懂所有工序才能融会贯通。”谢东阁说。
在平煤隆基,像谢东阁这样从行业“小白”变身技术“大拿”的转岗工人有300多人。
延伸光伏链条
吸引更多人才
因产业转型而转到光伏行业的还有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天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培友。
2016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上马光伏电站项目。在电厂干了大半辈子的杨培友因为是电力技术专家,被安排到天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当时河南单体最大的花山光伏电站的并网试运行工作。
“从火力发电转到光伏发电,虽然发电原理一样,但是能量转换途径不一样,还有许多要学习研究的地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杨培友边干边学。
为了找到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他从电站设计之初,就整日奔波在6000亩的荒坡上,从材料到工艺,全面收集施工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反复试验,经过不懈努力,花山光伏电站顺利并网运行。
如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拥有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站近300兆瓦,拥有一支技术成熟的安装建设营运专业化团队,具备承建大、中、小型屋顶电站、水务电站、分布式电站、集中式电站建设的全套技术与专业资质,计划到“十四五”期末,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规模达到3吉瓦。
去年,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黄鸿归,放弃了在南方已经干了近10年的铝合金深加工工作岗位,通过网上招聘,举家北迁,入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平煤隆基光伏材料公司,担任氧化车间主任。
“作为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光伏产业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这个平台,我的个人职业理想与企业发展愿景能互相融合。”黄鸿归说。
光伏材料公司主要从事光伏铝合金边框、光伏设备、光伏元器件制造,光伏电站安装支架、电缆桥架的研发、生产业务,配置了国内工艺领先、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将成为河南省内技术领先、产能第一的专业生产光伏铝合金边框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
项目的落地、岗位的需求吸引了更多人才的到来。“过去,我对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印象就是‘煤老大’,但这两年,我一直在关注它的光伏产业转型,并且充满信心。”黄鸿归说,像他一样放弃原来的工作来到光伏材料公司的,还有设备部部长张全欣、挤压车间主任刘海亚。
依托高纯硅烷气、导电银粉等电池片上游产品和下游终端光伏电站等优势,去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上马3000万套光伏组件材料项目,打通了光伏全产业链,建设了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们从多角度布局硅材料、碳材料及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还要投资建设光伏组件材料、电子特气、特殊化学品、光伏电站等项目,打造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时与行业龙头合作,建设全品位锂电池负极材料、尼龙石墨烯改性材料项目,逐步走向储能领域。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育才引才聚才工程,打造人才高地,为产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该集团规划发展部负责人说。(记者 郭义伟 通讯员 张宏怡)
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解锁露天采矿新技能
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正在等待装车。邬小刚 李超 摄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是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矿用卡车无人驾驶、露天煤矿5G网络、智能调度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项目的应用,对传统作业流程进行了革新,矿山运行更加精益高效的同时,煤矿工人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卡车司机变成安全员
王书明是黑岱沟露天煤矿运输队的一名卡车司机,入职17年来,他驾驶过4类不同型号的矿用卡车,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2020年6月,黑岱沟露天煤矿矿用卡车无人驾驶项目实施,王书明驾驶的卡车第一个进行无人驾驶改造。王书明光荣“下岗”,从卡车司机变成了安全员。
黑岱沟露天煤矿是目前国内单坑产量最大的煤矿,在这里像王书明一样的卡车司机有388名,驾驶着118台卡车在采坑下穿梭。
作为该矿劳动强度最大的工作岗位,过去卡车司机一个班8个小时有7个多小时要在卡车上度过。从采剥作业面到排土场、从采煤作业面到破碎站,一趟6.8公里,一个班需要来回往返20多趟,7个多小时一直处于紧张的驾驶状态。除了劳动强度高,卡车司机的安全风险也高于其他岗位。王书明驾驶的930E型卡车载重290吨,车宽9.09米、高7.37米,视野盲区38米,工程车、指挥车等中小型车辆只能通过车上安插的4.5米高杆旗进行识别。采坑下每天流动的各类车辆达600多辆,生产期间车辆不停交汇避让,司机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遇上凌晨12点至次日8点的大夜班,卡车司机就更难熬了。
随着无人驾驶项目的上马,这一切的困扰都迎刃而解。虽然该矿无人驾驶系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目前安全员还不具备下车条件。如今,王书明的任务是每天点检车辆后登车,监护无人驾驶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向项目技术组反馈运行数据,当系统发生突发故障后切换到人工驾驶模式继续操作。“我们的劳动强度、工作心态和以往相比,轻松了不少。”王书明说。
布孔工改学钻孔设计
布孔是黑岱沟露天煤矿穿孔爆破的第一道工序,对采区内各爆破区域穿孔位置进行定位标记。
2016年以前,该矿布孔一直使用“人拉绳、步丈量、石头标记”的土方法,每个布孔组至少需要4人配合,2人拉绳定位、2人丈量标记。李伟是黑岱沟露天煤矿穿爆队的一名布孔工,每天的工作量是完成3个至4个爆区的布孔,约500个孔。500个孔就意味着500次弯腰挺身,一个爆区长2公里,4个爆区每天行走至少8公里。除非遇到极端天气煤矿停产,否则布孔作业不停歇。常年的户外布孔作业,李伟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传统的布孔方法,用石头定位标记,遇到有车碾、水冲、电缆剐蹭,都会造成孔位偏差,穿孔不精准,直接导致爆破质量下降、岩石大块率增加,进而影响采掘运输的工作效率和作业安全。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和卡调系统的投用,李伟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此告别了风吹日晒、长途跋涉。该矿在每台钻机上都安装了GPS定位仪和卡调系统操控屏幕,布孔工将爆区定位关键点坐标录入系统,在电脑上按照爆破设计绘制布孔地图,再把布孔图发送到钻机卡调系统,即可完成穿孔定位。以往“跑断腿”变成了指头“点一点”,以往4个人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2个人2个小时至3个小时就能轻松完成,而且布孔更加精准,避免了外力造成的孔位偏差,大大提升了爆破效率。
北斗导航系统让布孔和爆破设计成了一体化的工作,爆破设计软件设计的图纸可以直接作为钻机作业的“孔位地图”。李伟现在完成日常布孔任务的同时,也在积极学习钻孔设计,为下一步爆破设计与布孔一体化操作做准备。
调度员化身现代化产业工人
调度系统是煤矿生产组织的中枢神经,上对接公司生产指挥中心,下对接各生产科队,同级需协调设备维修、下游生产环节,工作内容繁杂。
闫飞是黑岱沟露天煤矿调度室调度员。电话、对讲机、笔记本是他工作的三件“法宝”,电话接收上级总调指令,对讲机协调生产现场、维修、下游洗选环节,笔记本随时记录发生的情况。闫飞每天根据上级总调布置的生产任务和各队设备运行情况,计算车铲匹配,根据产量计划下达生产任务,平均一天需接打电话50多个,对讲机发出指令200多条,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好几页纸。由于每天处理的信息量庞大,常有重要信息遗漏。
2019年,以GPS卡调系统为基础,黑岱沟露天煤矿开发了集生产指挥、生产联动、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调度系统,并结合视频监控、无人机航拍、三位矿图技术,建成了生产组织实时分析优化调整的决策支持系统。
如今,工作面、设备位置、运行状态一张图显示,信息尽在掌控中,闫飞坐在电脑前,鼠标一点,几分钟就能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布置。
生产与检修信息同步共享,设备维修中心根据设备状态及时安排维修保养;大数据分析自动设计最优化调度方案,省去了人工根据产量任务计算车铲配比的时间成本,更加快捷便利;生产数据自动录入汇总,报表一键生成,所有管理人员可根据需求即时查看比对分析,提升了针对异常数据优化调整的灵敏性、及时性。闫飞感慨,现在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现代化产业工人。
技术人员在现场为职工讲解智能化设备工作原理。 孙炎宾 摄
按照智能化建设规划,黑岱沟露天煤矿到2022年要达到智能化初级水平,电铲远程操控、矿用机器人研发等总投资11亿元的47个智能化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未来的矿山作业模式我无法想象,但肯定是电脑代替人脑,效率越来越高,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闫飞对矿山智能化的未来满怀期待。(高飞 王玉明)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企业“教”矿工 矿工“教”设备
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已经完成了井下原煤开采智能化操作系统的升级,引进应用了捡矸机器人、防爆巡检机器人、六臂掘锚一体机等智能设备,完成了包含5G网络数据传输通道、万兆工业环网、大数据集中管理、云计算、AI技术在内的矿山智能集中管控平台和综采、掘进、通风等14个综合自动化子系统的搭建。同忻煤矿智慧矿山“装备技术+场景应用+平台管控”的“点、线、面”三个维度已基本建设完成,“蓝领”矿工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
放煤工变身数据收集员
查看顶板完好情况、记录煤矸石掉落情况、计算液压支架后摆梁的摆动角度和每组支架移动时的间隔时间……11月11日,同忻煤矿综采队原本负责在生产班“手动”放煤的职工张鑫正在工作面现场收集、记录着“5G+自动化放煤系统”的作业数据。
“以前放煤时,需要我们4个放煤工对工作面上的100多个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上万次操作,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安全不安全、效率高不高还得看职工个人的熟练程度、工作经验、身体状态等。现在只要参数是‘最优解’,一个电脑操作员坐在地面控制室里动动鼠标就能完成了。”张鑫说。
自建设好覆盖井上、井下的5G网络后,该矿用技术创新人员自主研发的“5G+自动化放煤系统”代替了放煤工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把原本需要在工作面现场操作的支架放顶煤作业,都“搬”到了地面智能化集中控制室里。为了确保智能化设备的数据库更详实可靠,该矿安排人员从实际生产过程中收集更多的数据,张鑫也从放煤工转岗成了数据收集员。
“生产数据收集时不仅要细致、认真,还必须精通智能化设备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辨别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张鑫说。
依托张鑫和其他工友们提供的大量准确、有效的数据,同忻煤矿8207工作面开采期间,生产技术人员对以往放煤工艺进行了再优化、再升级,创新采用两轮分组间隔放煤新工艺,将原煤开采的每刀产量提高了800吨,顶煤回收率同比提升了2.65%。
捡矸工成为智能设备训练员
“我干了近6年的捡矸工,只要经过运输皮带的,不管是矸石还是高岭岩,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张海是该矿的捡矸“大拿”,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很自信。
像张海这样的捡矸工,过去皮带不停人就不能停,需要12个人共同协作8个小时才能完成每班作业。遇到大块的煤矸石,一个人搬不动,职工劳动强度大,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将他们从艰苦的劳动岗位上解放出来,该矿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研制智能煤矸分选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操作。该机器人依托煤矸图像识别、智能控制等技术,可用仿生机械臂分拣抓取80毫米至400毫米的矸石,每小时运行频率1200次,能够代替捡矸工完成80%的重复性工作,是国内少数能够处理超大矸石的机器人。
“以前我们是每班12个捡矸工,现在只需要3个智能设备维护工就能完成工作。”张海说。
该矿对智能设备维护工提出了更高的任职要求,不仅要懂设备运行原理、懂故障排查方法、懂缆线联结布局,还需要了解电脑和程序,对原本被代替岗位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出众的张海毫无悬念地成功竞聘智能设备维护工,并兼职智能设备训练员。他通过与智能设备进行人机对话、互动交流,将精准、高效的识别矸石的经验和妙招“教”给智能设备,帮助智能设备完善数据库,设置算法参数,实现智能设备的“自我”升级。
为了选拔、培养出智能化矿山需要的一专多能人才,该矿按照晋能控股集团人才培养相关制度,建立了一整套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考核、评价、聘用、激励工作体系,激发职工由普通职工向智能化装备工程师转变。
技术“大拿”赶考新身份
随着智慧矿山建设的持续推进,像张鑫、张海这样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职工,在同忻矿并不是个例。
“小关,你再给我讲讲这个‘冗余’系统?”
“胡师傅,您这是又准备改造咱们的智能化设备了吧!”
胡晋祥是该矿运销站有名的创新达人,随着矿山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他发现以前自己发明的冬季装车防冻液计量喷洒装置、滚轮式宣装车闸板信号开关想要继续发挥作用,就必须与智能化装车集控系统融合、并轨。为此,他放下师傅架子,每天向技术员讨教,还报考了矿上联合智能化系统专业维护团队。
“我们从所有生产单位、职能部门、专业科室各抽调一名懂技术、懂业务的职工来系统地学习智能化设备操作原理,组成联合智能化系统专业维护团队,负责整个矿井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后期维护工作。该团队要时刻及时准确地筛选、整理、汇总海量数据,然后再分类输入相应的智能化应用模块,不断完善充实智能化设备数据管理库,以供科学决策时的分析和研究。”该矿信息中心负责人李浩然说。
“智能化建设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但如何应用好智能化设备,让智能化设备更加高效地运行等新课题也摆在每名职工面前,倒逼职工和智能化设备一同蜕变。”该矿智慧矿山建设负责人王冬波说。
为了培养人机匹配的人才,该矿开发了由自动化和电液控试验区、智能化开采成果展示区、智能化配件展示区组成的实验台,专门用于智能化培训。截至目前,同忻煤矿已累计培训智能化人员400多人次,培训合格率达100%。(邱美 李文斌)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