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双流区以打造“天府人才第一区”为战略契机,加快培育新赛道新动能,实施新职业人才发展计划,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夯实技能人才支撑。
根据《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委发〔2019〕9号)要求,双流区人社局会同双流区总工会起草了《成都市双流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引育激励办法》(以下简称《激励办法》)。
二、制定目的
《激励办法》坚持以双流区主导产业和紧缺急需产业为导向,从调结构、调质量两方面着手,确保到2025年末,全区新增技能人才8万名,技能人才总数达24.6万名,占比居全市前列。新增高技能人才3.4万名,高技能人才数量在技能人才总数中占比达33%以上。引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工匠人才500名。
三、制定过程
2021年5月,区人社局采取发放问卷、抽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区内重点产业企业、重点行业、职业(技工)院校的技能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会同区总工会于6月3日拟制完成《激励办法》。
四、主要内容
《激励办法》主要包括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建设、培育平台建设、培育模式建设、评价体系建设、培养氛围建设和招引政策等六个部分,并附《双流区主导产业和急需紧缺产业技能人才需求目录》。
(一)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建设。一是建立部门协调畅通、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建立上下贯通、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基础数据库。三是建立急需紧缺性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清单的发布机制。
(二)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设。主要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技能工作室建设,支持共建校企实训基地及教育培训机构转型从事职业技能培训。
(三)多元技能培育模式建设。主要是对主导产业和急需紧缺产业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补贴,并鼓励在蓉高校联合头部企业打造交叉学科集群,培育跨界复合型技能人才。
(四)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鼓励区内高校、职业(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认定工作,探索扩大围绕双流产业发展中的新工种、新职业、新业态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范围。
(五)技能人才培养氛围建设。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鼓励镇(街道)、产业功能区、企业、行业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和工匠人才评选,营造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围,重点突出对新获评“大国工匠”的奖励支持。
(六)技能人才招引政策。主要是对高技能人才和顶尖技能人才的招引奖励,在资金投入、购房、配偶就业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引荐者予以奖励。
(七)双流区主导产业和急需紧缺产业技能人才需求目录。本目录根据2020年、2021年部分重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类别和《双流区人才开发指引目录》进行筛选统计得出,按主导产业和急需紧缺产业进行分类,包括航空经济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8个产业类别,各类别共包含飞机系统安全调试师、航空发动装配维修师、古建筑师等83个技能人才需求类别。
五、需要说明的情况
(一)政策时效相关情况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以后施行,有效期5年。
(二)经费保障
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技能人才引育专项资金,保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六、解读机构
成都市双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周祖勇 85736261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