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论道第二届全国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学术论坛为“新基建”支招

10月16日-17日,第二届全国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学术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土木、交通、建筑、城市规划、测绘、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的500余名专家、领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基础设施智慧建造与运维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助力“新基建”按下“加速键”。

本届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等十个一级学会与东南大学共同主办,东南大学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主论坛邀请两院院士、行业带头人作大会主旨报告。同时,设立八大分论坛,主题涵盖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机场)、区块链与智慧工程管理、BIM/CIM和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造机器人与智能化装备、数字孪生与智慧运维、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创新等方向,64位行业专家奉上一场思想盛宴。

作为建筑业信息化领军企业,广联达总裁袁正刚受邀与两院院士,华为、腾讯、联想等头部企业代表作大会报告。广联达助理总裁、基建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付卫国,研究院院长刘刚,数字施工BIM产品总监黄锰钢,数字城市首席专家冯朝明出席相关分论坛并作报告。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造与运维正处在产业现代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近年来,广联达以“数字建筑”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建筑产业深度融合,明确产业数字化转型思路与路径并付诸实践,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袁正刚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数字孪生基础设施的挑战与突破》的报告,深入阐释了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制胜之道。他强调,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当前正面临着战略定位、方案选择、实施路径三大挑战,要想破局,必须聚焦实现岗位工作数字化、项目管理数字化、企业管理数字化。岗位工作数字化就是要实现设计岗位的数字化、生产和运维岗位的数字化以及管理岗位的数字化,为能力进阶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数据支撑;项目管理数字化就是要搭建数字项目集成管理(BIM+智慧工地)平台,打造极致可视、数据清晰的项目管理现场;企业管理数字化就是要汇总各类生产数据,建立企业级的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数据驱动的实时管理和协作,推动项目企业一体化。

付卫国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创新”分论坛上发言。他指出,“三元世界”是数字时代基础设施存在的基本形态,意识世界、数字世界、物理世界三者相互促进、共同进化、共生发展,推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大为提升。在建筑行业,“跨时空”已经成为基建项目监管与调度的核心业务场景,数字化是解决“对信息未知”,助力企业实现“多快好省”的最优解,因此打造数字项目是新基建和传统基建融合的必然选择。建筑企业利用新兴技术实现管理过程数字化、空间+建筑实体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化,做到对项目现场作业可控、项目指挥高效及决策精准。同时聚焦客户需求,坚持双轮驱动、创新务实,必将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刘刚在平行分论坛“数字孪生与智慧运维”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剖析了数字孪生与精益建造深度融合的转型思路。传统建筑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数字化手段作为有效的支撑,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以全产业链绿色化为目标的发展新方式,将工业级精细化水平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推动原有靠大量投资进行的规模化增长模式转变为靠价值创造来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数字孪生与精益建造有效融合是实现“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两者深度融合,依托数字生产线、物理生产线,实施全数字的虚拟建造与工业化的精益建造,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浪费最小化的目标,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锰钢出席“BIM/CIM 和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论坛。他在发言中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BIM作为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作用愈发凸显,高集成、高效简便、全过程应用、数据互通、自主可控势在必行。广联达作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自主可控BIM解决方案,包括自主产权的三维图形引擎、BIM设计软件、造价和施工应用软件,特别是核心的几何算法、显示渲染、BIM建模三大图形技术,支撑建筑设计、造价、施工管理等全应用场景,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广联达近年来持续将BIM技术与AI、物联网、大数据、云中立等新技术融合,并沉淀到数字项目管理平台,构建核心优势,赋能行业伙伴,助力生态共赢与行业转型。

冯朝明在分论坛“智慧城市(智慧机场)”上指出,数字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它能有效解决城市规建管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全面提高城市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转状态。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数字城市建设业务端、平台端仍面临诸多困难,构建新型CIM体系是满足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关键举措。数字城市建设首先应坚持“一城一策”,明确其愿景与定位;其次要基于CIM核心平台,驱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一体化技术集成、数据融合、业务协作。特别要具备城市级场景3D数据承载与表现、多源异构数据综合处理、跨行业及跨业务数据高度融合、时空大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