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受省政府委托,审计厅陶志伟厅长向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作了《关于四川省202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审计委员会部署,全面落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全省中心工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的“经济体检”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十四五”开好局做出积极贡献。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最本质、最鲜明的特征。一年来,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事关经济社会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重点审计了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落实过紧日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国企国资、国有资源等事关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持续关注养老、医疗、住房、科技、生态等重点领域,对965亿元新增财政直达资金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这些都表明省委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监督就着力关注什么,省委的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坚持用政治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问题的端倪,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把政治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转化为加强审计监督的具体举措。一年来,全省共审计和调查单位5816个,查出违纪违规问题金额237.22亿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165.15亿元、挽回和避免损失34.03亿元,提交审计报告、信息等1.15万篇。
二、坚持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在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坚持把审计工作摆到全省发展大局来思考,放到更长的时间去谋划。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紧扣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促进提高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以及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反映了川南一体化推进中还存在重要事项推进、重大政策把握、重点项目建设等不够协同的问题,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但毗邻两地部分共同推进事项还有差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还有困难等。围绕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在2019年审计反映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尚未统一归口管理,推动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省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又继续跟进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反映了2021年底完成集中统一监管难度较大,仍需完善配套措施和明确政策口径等。围绕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揭示省级科技资金对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围绕政府投资领域,加大关注省级相关部门履行投资监管职责情况,从源头强化有效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发现我省尚未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对2017年以来已竣工的部分企业投资核准和备案项目未开展现场核查等,同时相关地区和部门对工程总承包这一新型建设组织方式缺乏规范和指导,审计的半数项目未达到节约工期和优化投资控制的目标。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涉企保证金尚需深化专项治理,清理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仍需持续加力等问题。在审计建议部分,着眼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提出强化重大政策统筹的建议,更加紧密呼应省委重大决策部署。
三、坚持依法审计聚焦主责主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这是对审计的精确定位。一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经济监督的职责定位,严格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限开展工作,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主责主业,种好“责任田”,干好“份内事”。从财政财务收支入手,检查与资金紧密相关的政策落实、制度执行、项目建设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揭示重大政策落实、措施实施效果、重大经济风险隐患、廉政风险和权力运行等问题。报告反映的审计情况都有明确的审计范围和资金抽查量,坚持用实事和数据说话,以理服人。在住房、科技、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方面,关注各类重点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反映了资金分配使用不规范、结存闲置、少数项目建成后效益发挥不佳等问题。部门预算执行方面,今年继续对省级预算单位实行数据分析全覆盖,并就部分单位和事项进行了现场审计和重点核查,反映了一些部门预(决)算不够完整准确、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还不够到位等问题。同时,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要求,更好服务人大“穿透式”预算审查监督工作,今年还对科技厅、省粮食和储备局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今年报告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充实。
四、坚持促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要强化底线意识,把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们着力发挥审计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密切跟踪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机关单位财务风险方面,去年底,会同省纪委监委、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全省开展了严肃财经纪律及财务管理风险排查和部门闲置封存物资清理处置工作,今年继续加大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揭示部分领域执行财经纪律和制度要求不严格的问题,如一些单位未按要求公开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超控制比例支付现金,个别单位以劳务费名义虚列资金等。地方债务、基层财政运转和金融风险方面,反映了部分新增债券资金闲置、扩大范围或超进度使用,部分市县未清理消化或新增暂付款,部分国有融资担保和小贷公司偏离经营目标、财务信息不实等问题。生态风险方面,反映部分耕地划定不精准或违规占用、林草或矿产砂石资源底数不清、水土流失治理和污染防治任务未完成等问题。粮食安全方面,反映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问题、投入保障不足等。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加大对虚增财政收入、变相举借债务等问题的追责力度,加快推进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加大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等建议,促进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五、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年来,党中央、省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系列重大部署、推行一系列重大举措。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审计,组织对养老、医疗、住房、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治理等领域开展审计,积极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反映了保障不精准、部分政策未落实、资金违规使用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方面,指出搬迁后续扶持仍需从就业、产业、配套等方面予以加强,促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治理方面,揭示村级资金管理制度不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不佳等问题。此外,还反映了部分养老机构建设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审计后,推动有关地区和部门积极整改,通过采取专项整治、加快项目建设、收回违规资金、完善制度等措施,目前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整改。
六、坚持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审计既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在客观揭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坚持揭示问题、促进工作和完善机制一体推进。一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研究采纳审计建议,省领导共作出批示118件次,有关地区和部门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655项。针对近年审计反映市县重大经济决策不规范问题,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了《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制定配套办法。针对省级机关财政决策中的制度空白,省政府制定《省级财政性资金管理决策程序规定》,推动相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针对审计反映的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问题,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实施意见或办法,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针对粮食安全、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等问题,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定期督导和通报机制,加强评价考核,促进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七、坚持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
审计整改是审计发挥“经济体检”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直接决定审计监督成效的“最后一公里”。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建立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推动整改工作,省领导亲自督促分管部门落实整改事项,各地各部门把审计整改作为党委(党组)重要工作,层层压实整改责任。截至2021年5月,2020年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68项问题,有关地区和部门(单位)已整改63项,涉及金额218.6亿元。不断深化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司法监督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增强监督合力,2020年7月以来,全省审计机关向各级纪委监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790件,目前已有1451人次受到处理,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7人次,其他处理1316人次。
下一步,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督促相关地区和部门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年底前依法公告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全面整改情况。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