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东政办字〔2021〕1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市,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2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1.支持国家级“双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行业领先平台落地东营,提供标识解析、共享制造、供应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数据分析等服务功能,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对重点平台引进与合作事项,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在我市布局建设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解析节点,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化应用模式探索。对纳入国家布局并建成运营的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解析节点,根据取得的成效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鼓励龙头企业率先开展标识注册和行业领域解析应用。(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投资促进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区政府、市属开发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支持各县区、市属开发区立足自身产业优势,推动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等输出服务建设行业级、企业级平台,联合知名平台企业共建行业子平台。根据平台服务能力和应用效果,每年择优评选2-3个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鼓励行业性平台向“双跨”平台发展,对列入国家级“双跨”平台、省级综合排名前10位的平台,分别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2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

    二、强化产业核心支撑能力

    3.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通过改造升级已有网络、建设新型网络等方式,构建超大容量、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骨干网,打造满足产业互联、政企互联等公共需求的次干网、城市网,部署满足远程运维、视觉检测等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园区网。加快5G网络建设,落实5G基站直供电改造、转供电限价和公共资源开放等政策。(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机关事务局、东营供电公司,各电信企业、铁塔东营分公司)

    4.鼓励企业利用5G、边缘计算、区块链、IPv6等新型网络技术进行内网改造升级,提升工业企业网络互联互通水平,提高生产设备联网率。鼓励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每年评选10个左右内网改造标杆项目,按照不超过当年实际投入的30%给予奖补,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5.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企业汇聚各类优质资源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依托本地企业运营优势,构建“引进+创新+生态构建”的运营服务模式。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围绕5G、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技术供给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工业互联网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

    三、支持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

    6.支持产业基础好、产业集聚明显、规模大的产业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打造新型工业增长极,形成一批平台建设领先、融合应用引领、技术创新活跃、带动作用强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重点推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互联网产业园、东营港智慧化工园区等建设,争创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试点。对新获批省级以上试点园区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四、鼓励企业上云用平台

    7.鼓励企业将基础设施、平台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重点推动工业设备上云。支持企业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运维服务。根据企业云化应用深度及效果,每年评选10家左右市级企业上云标杆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8.建立市级工业互联网供给资源池和需求资源池,及时发布资源池供需导向目录,推动行业解决方案和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组建50人以上工业互联网专家库,为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专业化志愿服务。(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9.支持工业企业、软件企业、平台企业等多方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应用场景的工业APP。对新获批国家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省认定的首版次高端软件,按照该产品认定后1年内销售合同额的20%给予奖补,最高不超过40万元。(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五、加速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10.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按照诊断深度给予补贴。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为重点,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带动行业相关企业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市级每年组织认定5个左右智能工厂、20个左右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5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六、构建支撑保障体系

    11.建立资金保障体系,用于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及奖补。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工业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鼓励各县区、市属开发区结合各自实际,优化整合现有政策,研究出台本地差异化政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12.支持企业、园区以更大力度引进工业互联网“高精尖缺”人才、团队。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围绕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对标活动,加快提升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投资促进局)

    13.强化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推动重点企业、平台接入省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进行安全评估评测、监测预警、防御处置。每年安排10万元用于工业互联网安全专项诊断,聘请专业机构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企业等开展安全检查,扎实做好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

    14.发挥市人工智能创新联盟、大数据产业协会等联盟(协会)资源优势和聚集作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对接交流、推介展会、“双招双引”等活动。鼓励举办全国性、全省性工业互联网峰会、论坛等生态圈活动,带动我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品牌建设,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氛围。(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

    以上政策措施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同一项目、同一事项涉及多项政策的,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予以支持。原有相关政策规定与本政策措施不一致的,按本政策措施执行。本政策措施自2021年4月27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