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前8个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6.72亿吨,同比下降2.8%,累计日产276.47万吨;生产钢材9.82亿吨,同比增长5.5%,累计日产404.19万吨。纳入营销月报统计的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下称重点企业)生产钢材5.07亿吨,同比增长1.9%。重点企业销售钢材5.05亿吨,同比增长2.2%。
8月份,全国生产粗钢7737万吨、同比下降0.7%,日产249.58万吨、环比下降2.9%;生产钢材12277万吨、同比增长9.7%,日产396.03万吨、环比下降0.1%。8月份,重点企业生产钢材6242.34万吨,同比增长4.96%、环比增长14.73%。8月份,重点企业销售钢材6184.93万吨,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12.86%。
据此计算,今年前8个月重点企业钢材产销率为99.6%,较前7个月(99.7%)下降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99.3%)上升0.3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99.1%)上升0.5百分点。其中,8月份重点企业钢材产销率为99.1%,一定程度上说明产销相对平衡。
重点企业钢材生产情况
从品种大类来看,今年前8个月重点企业生产的铁道用钢材、长材、板带材、管材、其它钢材等5大类品种,在钢材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0.5%、40.1%、56.9%、1.7%、0.8%。5大类品种钢材产量同比都有所增加,铁道用钢材、长材、板带材、管材、其它钢材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6%、1.6%、1.6%、5.7%、37.3%。
今年前8个月,在重点企业生产的22大类品种钢材中,冷轧薄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中小型型钢、热轧薄板、涂层板(带)、焊接钢管、钢筋等7个品种产量同比减少,其他15个品种产量同比都有所增加。
在产量同比减少的7个品种中,冷轧薄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中小型型钢3个品种产量同比减少较多,同比分别减少174.6万吨、73.2万吨、50.5万吨,合计减量达到298.3万吨,占7个品种减少总量的85.42%。焊接钢管、中小型型钢、涂层板(带)3个品种产量同比减产幅度较大,同比分别减少17.5%、7.5%、7.3%。
在产量同比增长的15个品种中,中板、盘条(线材)、厚板3个品种的同比增量较大,同比分别增加317.0万吨、244.5万吨、150.4万吨,合计增量达到711.8万吨,占15个品种增加总量的55.5%。其它钢材、冷轧薄板、中板3个品种的同比增幅居前,分别同比增长37.3%、23.4%、8.6%。
今年前8个月,重点企业钢材产量同比增幅上升到1.9%,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在“金九银十”预期的推动下,自7月份以来持续稳定回升,刺激钢厂加大了生产力度。
从品种角度看,8月份钢筋、盘条(线材)等建筑用钢材的生产力度明显加大:重点企业钢筋、盘条(线材)等产量分别为1067.2万吨、737.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8%、8.6%,环比分别增长12.0%、13.9%。
在国内建筑用钢需求尚未复苏,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下降背景下,钢厂对钢筋、盘条(线材)等建筑用钢材的生产还需谨慎对待。
重点企业钢材销售量的变化
从品种大类来看,今年前8个月重点企业销售的铁道用钢材、长材、板带材、管材、其它钢材等五大类品种,在钢材销售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0.5%、40.1%、57.0%、1.7%、0.8%。五大类品种销售量在钢材销售总量中的占比及变化情况,与其产量在钢材总量中的占比及变化情况大体一致。
今年前8个月,在重点企业销售的22大类品种钢材中,冷轧薄宽钢带、钢筋、热轧薄宽钢带、热轧薄板、涂层板(带)、焊接钢管6个品种的销售量同比减少,其他16个品种的销售量同比增加。
在销售量同比减少的6个品种中,冷轧薄宽钢带、钢筋、热轧薄宽钢带等3个品种的同比减少较多,同比分别减少133.6万吨、80.4万吨、61.4万吨,合计减量达275.4万吨,占6个品种减少总量的86.5%;热轧薄板、焊接钢管、涂层板(带)3个品种的降幅较大,同比分别减少8.7%、7.9%、4.5%。
在销售量实现同比增长的16个品种中,中板、盘条(线材)、厚板等3个品种的同比增量较大,同比分别增加326.2万吨、231.9万吨、172.9万吨,合计增量达到731.0万吨,占16个品种增加总量的51.7%;其它钢材、冷轧薄板、厚板3个品种的增幅较大,同比分别增长37.1%、19.9%、9.1%。
今年前8个月,铁道用钢材、管材、其它钢材的销售量同比增幅比产量增幅略小,长材、板带材销售量同比增幅大于产量同比增幅。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前8个月,长材销售量同比增幅比产量同比增幅略大0.1个百分点。8月份,长材销售量同比增幅为1.8%,产量增幅为8.7%,相差近7个百分点。
钢材出口情况
今年前8个月,全国出口钢材7749.0万吨,同比增加704.5万吨、增长10.0%。重点企业钢材出口量为2421.7万吨,同比增加206.6万吨、增长9.3%。重点企业钢材出口量、出口增量分别占全国钢材出口量、出口增量的31.3%、29.3%。
8月份,全国出口钢材951.0万吨,较7月份减少32.6万吨,环比下降3.3%。重点企业出口钢材292.3万吨,较7月份减少18.2万吨,环比下降5.9%。重点企业钢材出口量、环比减少量分别占全国钢材出口量、环比减少量的30.7%、55.8%。
分品种看,今年前8个月,重点企业出口量较多的品种是板带材和长材,分别出口1440.7万吨、769.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47%、增长41.0%,在重点企业钢材出口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59.5%、31.8%,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9个百分点、提升7.1个百分点。
板带材和长材的出口量在重点企业钢材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下降和提升,说明国内钢厂在面对国际贸易壁垒增加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规避更容易被卷入反倾销诉讼的板带材,而选择了相对不那么容易“带来麻烦”的长材类产品。
此外,长材出口量在重点企业钢材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的较大幅度提升,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国内长材类产品的需求压力较大,钢厂积极到国际市场寻求更多机会。
重点企业钢材出口量,尤其是长材出口量持续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或将给国内钢铁出口带来更大压力。笔者建议,企业在出口品种方面,要向相对高端的板带类产品倾斜,以保持历尽艰辛赢来的国际市场份额,为将来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奠定好基础。
钢材内销渠道结构情况
今年前8个月,重点企业内销钢材量为48098.8万吨,内销占比为95.2%,与2024年全年及去年同期持平;同比增加887.5万吨,增长1.9%。
在内销渠道中,通过直供、分销、零售、分支机构销售占比分别为54.9%、39.0%、6.1%、14.0%。在各渠道中,长材和板带材的销售量之和都占到了绝对“大头”。其中,通过直供销售的长材和板带材之和,占直供总量的96.3%;通过分销销售的长材和板带材之和,占分销总量的98.3%;通过零售的长材和板带材之和,占零售总量的95.2%;通过分支机构销售的长材和板带材之和,占分支机构销售总量的99.8%。板带材是直供和分支机构销售渠道中的“大户”、长材是分销和零售渠道中的“大户”。
分品种看,铁道用钢材主要通过直供进行销售,直供量占其内销总量的87.9%;长材主要通过分销和直供进行销售,分销量、直供量分别占其内销总量的48.7%、33.3%;板带材主要通过直供进行销售,直供量超过内销总量的一半,占比为57.8%;管材主要通过直供进行销售,直供量占内销总量的67.4%。
钢材内销流向结构情况
钢材流向概况
今年前8个月,重点企业钢材内销按照区域流入量统计,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是主要流入地区,钢材流入合计量占重点企业内销钢材总量的84.3%,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钢材流入量占重点企业内销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0.4个百分点;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钢材流入量占重点企业内销钢材总量的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1.2个百分点;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钢材流入量占重点企业内销钢材总量的比重和去年持平。
这一变化,与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制造工厂较多,钢材消费韧性较强有关。
区域流向特征
从品种钢材流入地来看,铁道用材主要流入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其中流入华北地区的量最多,占铁道用材内销总量的30.6%;长材主要流入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中流入华东地区的量最多,占长材内销总量的46.7%;板带材、管材主要流入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其中流入华东地区的量,分别占板带材、管材内销总量的40.6%、32.5%;其它钢材基本流入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其中流入华东地区的量,达到64.5%。
从各个地区流入钢材的品种结构看,各地区流入的钢材品种主要是板带材和长材。从各地区流入钢材的细分品种来看,流入华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中厚宽钢带、钢筋和中板,合计占华北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56.4%;流入东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中厚宽钢带、钢筋和中板,合计量占东北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55.5%;流入中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钢筋、中厚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合计量占中南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49.7%;流入华东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品种钢材主要是钢筋、中厚宽钢带和盘条(线材),合计量分别占该地区流入钢材总量的47.8%、76.9%、60.6%。
钢材库存情况
截至8月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815万吨,比今年初增加183.8万吨,上升11.3%;比7月末增加61万吨,增长3.5%;比去年同期减少151万吨,下降7.7%。
8月末,在重点企业钢材库存中,长材和板带材是主要品种。其中,长材库存量为88.4万吨,占钢材库存总量的48.7%,同比减少47.7万吨、下降5.1%,环比增加26.6万吨、增长3.1%;板带材库存量为95.1万吨,占钢材库存总量的52.4%,同比减少97.4万吨、下降9.3%,环比增加34.7万吨、增长3.8%。
从社会库存来看,8月下旬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883万吨,环比增加40万吨,上升4.7%,库存连续上升;比今年初增加224万吨,上升34.0%;比上年同期减少53万吨,下降5.7%。
8月下旬,环比来看,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除冷轧卷板持平外,其他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比来看,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除冷轧卷板和螺纹钢增加外,其他品种均有所下降。
总体看,今年初以来的钢材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都保持在相对低位,主要得益于行业在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和持续亏损压力下,坚定地自律控产。在此措施作用下,今年初以来粗钢产量同比呈现一定控制态势,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库存压力得到阶段性缓解,对钢价形成一定支撑,也改善了行业的整体经营环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钢材库存呈现上涨态势,其中钢厂库存8月份环比上涨3.5%,社会库存自7月上旬起连续多旬上涨。
后期展望和建议
从供给端看,今年初以来全国钢材产量持续高位、屡创新高。这对尚处疲软态势的国内钢材市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从需求端看,今年前8个月全国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幅度为5.6%,超过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8%的幅度。8月份,全国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幅度为2.8%,超过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7%的幅度。
钢材出口量保持在高位,机械、汽车等主要用钢产品的出口量持续增长,推动国内钢铁市场呈现出供需弱平衡态势。但这种弱平衡很脆弱,在国内钢铁市场供给强于需求的总体态势未能根本扭转之前,如果外贸环境继续恶化,处于下降通道之中的钢铁市场需求持续下行,这种脆弱的平衡就会被快速打破,供大于求的矛盾就会凸显。
为此,钢铁企业必须深刻领会中央整治“内卷”的重大意义,持续做好自律控产,坚决践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根据市场真实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节奏;着眼长远,结合自身利润水平,主动进行品种结构调节,进一步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调整。(李小川)
转自: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