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国纺织行业迈向智能新纪元

在科技浪潮的席卷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国纺织行业也不例外。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中国纺织行业正以数字化为引擎,开启智能新纪元。

政策引领,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给予了高度重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明确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为纺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加大对纺织领域智能传感器的资金支持,从 2023 年列入纺纱传感器,到 2024 年列入染整传感器,为纺织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政策的推动下,纺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在工信部发布的 5G 工厂名录中,纺织企业入列数量从 2023 年的 16 家上升到 2024 年的 30 家;2024 年底,工信部公示的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中,嘉麟杰、波司登、海澜之家等众多纺织企业的智能工厂项目榜上有名 ,成为行业智能制造的先进典型。

技术赋能,全方位创新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行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丰富多样的创新应用场景。

在生产环节,人工智能助力生产优化与质量提升。恒逸集团与百度等单位合作开发的化纤丝饼外观缺陷在线检测与定级技术项目,运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智能化识别模型,解决了细旦丝多角度广景深的识别检测难题,还开发了柔性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了在线精准定级。在纺纱领域,东华大学、无锡一棉和经纬智能公司首创巡游式细纱接头机器人,其接头时间、接头成功率和规模看台率等核心指标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机械臂末端接头作业、高支纱接头张力控制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5G 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实现了全产业链数据的可视与协同。桐昆集团依托 5G 专网构建聚酯纤维全产业链工业大数据平台,实现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数据全局可视,开发了数十个工业 APP 和工业机理模型,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的全局可析,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和协同性。

在设计环节,AI 创意设计平台为纺织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效率提升。DPISPACE 人工智能创意平台展示的企业定制化人工智能图案设计生成系统,结合行业大数据与纺织专业知识,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设计方案,激发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实现创意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产业协同,构建数字化生态体系

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各方积极加强产业协同。2024 年 12 月 5 日,首届中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绍兴举行,来自政府、行业、学术界和企业等 300 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技术与纺织工业的深度融合。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大鹏指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纺织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动力,呼吁各方加强协同合作。大会还启动了 “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建设,围绕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倡议旨在推动数据要素的合规流通,助力实现从链式关系向更为复杂的网络生态转变,为纺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良好的数据生态体系。

未来展望,智能纺织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中国纺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持续深入。随着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的创新融合日益深化,纺织企业将在数字化设备、网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整合为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构建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并将智能化覆盖到上下游产业链。

人工智能在纺织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也将日趋丰富。智能检测领域的技术将不断成熟,智能化物流系统中智能 AGV、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人工智能算法在生产计划智能调度、智能设备排产、质量智能诊断等方面的运用将更加深入,进一步提升纺织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转型正推动中国纺织行业迈向智能新纪元,在政策支持、技术赋能、产业协同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纺织行业将在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全球纺织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