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陷阱和误区的存在,因为数字化转型本身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很多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阶段性成果的企业,也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完善适合自身的解决方案。下面通过识别一些容易陷入的误区和陷阱,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理解价值驱动下数字化转型的规律性特点。
误区一:“新瓶装旧酒”。企业在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实践中,容易陷入部署了一批软件系统,购买了大量智能装备,提升了生产制造效率,但企业经营绩效没有发生质的变革。建议同步开展生产工艺、管理等业务模式的优化,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将新技术应用与业务模式优化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效果。核心问题还是企业自身要诊断把脉,找到突破点,以突破点串起相关联业务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升整体绩效。这也是一个迭代过程,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步推进。
误区二:“毕其功于一役”。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急于求成,注重获得短期收益,制定不切实际的转型目标,想要通过一次大投资、大动作解决所有转型问题,而忽略了转型过程的持续性和渐进性。从普遍实践看,数字化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长期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任务,建议将转型目标分为多个阶段分步实施,并持续迭代改进。转型过程中势必会优化现有业务流程,而流程的改动有时候会伤筋动骨的,以分步策略在流程调整后,先固化实行再优化,同时数字化同步随着反复迭代。
误区三:“完美主义”。在转型的路径选择上,不要过度追求完美主义,转型的目标和大方向基本正确就可以,否则可能错失市场机遇和先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动态、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随时调整,建议将精力集中在转型的核心目标和战略方向上,不断调整和优化转型策略,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误区四:“穿上红舞鞋”。一些企业被数字化转型的热潮和新技术的光鲜亮丽所迷惑,迷倒在自己的想法里,忽视了转型的目的和实际效用。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实际的业务痛点,建议企业基于实际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保持兼容并蓄、开放协作的态度,积极汲取本行业数字化的成功经验,批判性地看待自身数字化转型,必要时及时刹车、动态调整。
误区五:“数字化是IT的事”。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和信息技术(IT)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文化变革以及客户体验等。建议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设立数字化转型管理部门,通过各部门协同合作、力出一孔,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企业的IT部门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前提是IT部门需要有一定话语权,最好是直接对一把手或二把手负责,否则很容易沦落为系统、硬件维护。
误区六:“数字化成为新业务”。有一些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新业务的开拓,但从大多数企业的实践看,为了新业务而放弃主营业务是一个危险的行为。建议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时,率先考虑支持和增强企业的主营业务,将数字化技术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紧密结合,最大化数字化转型投入产出效益,持续增强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不同企业的组织、文化、业务模式不一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欢迎交流讨论。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