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丨莒南县民政局:念好“五字诀”推进婚俗改革走深走实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近年来,莒南县以开展市级婚俗改革试点为契机,紧紧围绕婚俗改革主线,突出念好“引”“送”“提”“补”“树”五字诀,试点创建工作取得有益经验和积极成效。2023年10月份,莒南县获评第二批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地区。

特色婚礼引潮流

婚礼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一场特殊的婚礼能带给新人对新生活不一样的憧憬和梦想。

一是“植树婚礼”。在植树节时,莒南县组织新人在“南茶北引第一镇”洙边镇,举行了一场集体颁证活动,新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到植树现场,种下了一颗专属于自己的爱情姻缘树,以树为媒、一生相伴,用实际行动做好新型婚俗观的代言人和践行者。

二是“骑行婚礼”。在世界环境日时,莒南县组织24对新人骑公用自行车沿城区主干道一路骑行至婚礼现场。婚典仪式上,新人进行了环保宣誓,并在仪式结束后在鸡龙河畔种下了24棵象征他们爱情的雪松。新人们用新意又环保的方式,践行着移风易俗的新时尚。

三是“贤达婚礼”。在情人节、“520”、七夕等特殊节日和时点,邀请县领导、最美家庭、金婚夫妇等进行现场颁证,在庄严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新人在甜蜜幸福的同时,感悟婚姻家庭所蕴含的责任和担当。

四是“草坪婚礼”。在春末夏初时节,莒南县组织新人在洙边镇茶溪川田园综合体,举办了“缘定茶溪川5·20草坪集体婚礼”。集体婚礼是一项以“倡导新风,服务青年”为主的社会公益活动,它符合时代的适婚青年的需求,也是展示我县青年致力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社会文明新风,为热爱生活、忠于爱情的新婚夫妇留下一个美好、永恒的纪念。

婚姻督导送服务

婚姻家庭辅导可以帮助人们创造出积极健康的关系,提高夫妻之间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有效的预防婚姻破裂。

一是高标准建设辅导队伍。莒南县民政局联合县妇联招募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调解员等志愿者63名,从事辅导服务的人员均持有社工师证、心理咨询师证,具有专业机构认证通过的上岗资质,专业持证比例达85%以上。每天至少有2名以上志愿者值班,保证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正常运转。他们遵循接纳和尊重、保护隐私、个别化和非评判的职业伦理道德的准则,为有需要的个人、夫妻、家庭等开展一站式、一对一的服务,帮助当事人化解家庭矛盾,提升婚姻幸福指数。

二是常态化志愿服务培训。定期组织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在个案辅导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志愿者开展政策法规、婚姻知识、辅导技巧等业务培训提升志愿者调解水平,以典型个案引领学习。目前全县组织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500余人次。

三是制度化部门会商机制。莒南县民政、妇联、法院等部门联合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专班,定期研究分析问题,提出矛盾化解方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对新人开展婚前辅导工作。2023年1月至11月份离婚1078对,参与辅导725对,辅导率67.23%,劝和301对,劝和率达27.87%。

规范管理提质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登记员对外,是促进登记业务规范和提高优质服务的前提。

一是强化业务培训。以优化队伍、提升素质、增强服务为重点,确保全员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办理流程,有效保障婚姻登记工作依法规范开展,登记员年度考核合格率达100%。

二是建立定期考核机制。积极探索“流程管事、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促进在岗有为。出台《关于莒南县婚俗改革指导意见》,依托“12345·莒南首发”政务热线、现场测评等方式,对婚姻登记员进行每月督查考评,月度综合考核排名后2位的登记员,由莒南县民政局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员工加强学习,及时整改。

改造升级补弱项

莒南县婚姻登记处按照国家5A级建设标准,高标准打造婚姻文化馆、登记服务大厅、颁证大厅等,为开展婚俗改革新风尚夯实强有力的基础。

一是创新打造全市首家婚姻文化馆。文化馆择取“婚姻变迁”“婚姻习俗”“家风家训”“婚姻起源”等几大板块,展示有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谈婚论嫁的流程等文字和照片内容,陈列着具有年代感的结婚证、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老物件,承载着这座城市留存最深的记忆,体现了莒南婚姻文化的传承,见证了民间婚姻风俗的发展。

二是实施登记室“提质改造”工程。县政府投入34.36余万元,对婚姻登记处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新的婚姻服务中心大厅实现“提档升级”,登记区域布局合理、灯光明亮、氛围温馨。新建4个婚姻辅导室,室内温馨、舒适、整洁、安静,为当事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三是加强信息化设备应用。增添高拍仪、电子签批屏、自助终端一体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极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如,自助免费照相机,可为未携带登记照片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拍照打印服务,大大节省了人民群众的办事时间和费用,为群众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登记环境。

四是将婚姻登记中心设在公园里。把传统办公化的婚姻登记融入生态环境优美的公园里,推动婚姻服务与生态环境的同向互动,莒南县正在计划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建设。“按照场景风格错落多元的理念,在我县卧佛寺公园最具有莒南风味的特色场景的盘龙湖湿地,作为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建设选址。届时,莒南也将实现婚姻登记环境从“办公程序化”到“生态美学化”的蝶变。除了打造婚姻登记场所内外部优美、温馨、舒适的环境,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建设将更加注重便民化和信息化的提升。“中心内将配备新一代智能终端服务一体机,融入更多VR、5G等新技术服务婚姻家庭辅导、集体婚礼、集体颁证等活动,在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同时,更探索建立新的婚姻家庭服务体系。”莒南县将结合本地地域特色、婚俗文化、生态场景,精心打造更多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优质的婚姻登记场所和爱情文化地标,推动建设极具特色的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

婚俗改革树新风

发挥移风易俗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主体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一是发挥婚姻文化馆宣传阵地作用。莒南县结合实际,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持续开展家风建设活动。将文化馆作为业务入口,精心设计2条业务办理路线,即结婚路线:文化馆-登记室-宣誓台-辅导室;离婚路线:文化馆-辅导室-登记室,让走过文化馆的当事人真切感受到互敬互谅,共同携手,相互包容,才能在幸福婚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全县成立红白理事会867个,实现村居全覆盖,在红白理事会具体推动下,进一步明确了礼金标准、参加人数等减轻群众负担的具体措施,在摒弃婚俗陋习、倡树文明新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推动“线上”“线下”双线融合。以“莒南民政”“莒南发布”等新媒体为阵地,制作、传播有关婚俗新风的短视频、倡议书、漫画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依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家庭文明创建和优秀家训家风家教故事展播活动。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婚姻价值观,革除陋习,树立婚事新办、文明节约、绿色环保的婚嫁新风尚,营造浓厚的婚俗改革宣传氛围。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