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周,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仍未出现明显下降,暖冬预期增强。加之大秦线运量恢复高位后,铁路集港调入顺畅,北港库存加速累积,沿海煤炭市场供需格局愈发宽松,市场悲观情绪逐渐加重,贸易商报价开始加速下行。
后期来看
一是沿海煤炭供应稳定恢复,库存远超常年水平。大秦线秋季修结束后,日运量稳步运行于128万吨,货源集港显著增加。截至11月1日,环渤海港口库存合计达2758.9万吨,月环比增加469.3万吨,同比增加985.6万吨,库存远超常年水平。同时,四季度是煤炭企业保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煤炭保供基础扎实,后期全国煤炭产量仍将维持在高位。
二是用煤需求仍处于淡季,关注气温变化情况。随着“金九银十”建材行业耗煤旺季落下帷幕,11月水泥、建材行业将进入错峰生产期,非电行业煤炭采购明显减少。不过,距离冬季用煤需求的时间窗口正在缩短,11月上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前期增强,东北地区多雨雪,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西藏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届时随着取暖用煤需求的增加,终端对市场煤的采购需求也将有所提升,需重点关注气温变化情况。
整体来看
当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依然较舒适,未出现明显的大范围的降温情况,终端补库迫切性不高,叠加煤价跌幅扩大,其拉运节奏也将再度放缓,港口库存延续向上累积,各港疏港压力继续增大,预计短期价格仍有进一步下跌压力。而随着迎峰度冬的临近,中下旬终端采购节奏有望加快,届时煤炭价格跌幅将逐渐收窄,需重点关注气温变化情况。(作者:徐星河)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