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展翅翱翔

图为银河航天灵犀03星柔性太阳翼展开状态

卫星长着一只轻薄且柔软的“翅膀”,可以像折扇一样折叠起来——在近日举办的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展区,银河航天灵犀03星的同等比例模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就在前不久,这颗卫星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展翅翱翔”,而银河航天也是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小巨人”企业中,超四成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配套。

在这场“你争我赶”的制造业转型竞争中,中小企业要想脱颖而出,研发创新能力、政策和资金支持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展翅翱翔”,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

促转型:“数字化”“绿色化”竞争力

“依靠持续的创新,掌握‘独门绝技’,才能赢得未来发展。”银河航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高千峰告诉记者,航天灵犀03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通信卫星,这种具有包络小、重量轻、模块化等特点的设计,可以吸收更多太阳能,适合卫星大批量堆叠发射。

数据显示,我国1.2万家“小巨人”企业中,超四成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配套——他们有的专注于轨道交通产品研发,在关键零部件上填补空白;有的深耕电机技术创新,在同功率下产品重量比传统电机减少50%;有的聚焦光伏封装材料,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主导产品产销量连续多年同行业领先……

“向数字化、绿色化实体经济转型,是‘专精特新’企业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之路。”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从“数字化”“绿色化”中获得竞争力。

杭州临平的老板电器“未来工厂”,在机械臂的合作下,钢板经过打孔、塑形、剪裁等环节变为成品,再被自动运送到下一个车间,全程不需要人工参与。这套生产流程,让老板电器的产品良率提升至99%,生产效率提升45%,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8%,生产成本降低21%,运营成本下降15%。

数字化、绿色化也成了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精益化管理的“秘钥”。“我们采用了发动机冷试技术,在不点燃的情况下可以测出1000多个发动机的相关参数,每年可减少600多吨二氧化碳排放。”小康动力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平介绍,此外企业还投资1600多万元修建了切屑集中处理系统,使废水更换从原来的一年两次变为现在的五年一次,每年可减少60多吨废水排放,节约资金20余万元。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冯旭告诉记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需进一步向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进行发力,还要从行业共性角度制定精准的解决方案。

为了降低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阿里云提供了IaaS的基础产品以及PaaS的平台能力,帮助其搭建数字化应用时,还能屏蔽掉底层的很多技术复杂度。“钉钉的低代码平台还能够让企业研发人员通过简单的‘拖拽’”就能把某些业务实现数字化。”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王晓冬表示。

浙江联通建设了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UnilOS,打造了服装等细分领域的16个产业大脑。浙江联通副总经理虞允纲介绍,UnilOS帮助浙江服装类中小企业解决了生产进度、衣料堆放、生产报表、数据孤岛、精益管理、员工薪资、数据设备、生产看板等八大共性问题。

畅循环:“科技-产业-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全球最全的微型逆变器系列产品。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从2016年至今,其研发费用从来没有低于5%,很多年份研发费用甚至超过10%。该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杨波表示,中小企业要想在这场制造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具备专注且擅长的细分领域、真正的研发创新能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缺一不可。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行业结构在发生变化。过去,一个行业有100家企业,现在可能只剩30家,竞争很激烈。这些企业中,有几家可能会成为龙头企业,剩下的很多都是给大企业做配套,因此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刘世锦说。

为了给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创新注入“活水”,今年以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开展了“一月一链”的投融资路演活动。会上,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启动了“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鼓励金融机构集合产业链特点,“一链一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逐步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情况报告》显示,中小企业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上半年,A股新上市企业中有11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上市企业中占比超60%。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所获融资的计划使用情况看,用于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等的资金约3060亿元,用于产线新建扩建、产线或车间智能化改造等的资金约为7326亿元,合计占在A股融资总额的58%。

“资本市场如何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振告诉记者,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公司小、领域专,很多投资不一定看得懂,上千个特殊的领域,要大量地投入研发,利润又在变少,虽然体量在增加,但又有天花板。

解决上述问题,金融科技是一个很好的抓手,特别是在破局解决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效率方面,它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看来,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作用,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风险评估方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拓宽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此同时,要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实现企业精准画像和融资需求的精确测算,推动金融机构对授信企业开展动态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探索更加灵活、差异化的风险管理和研判机制。

“专精特新”企业需要规模化发展,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并不仅是帮助企业做IPO、在市场上融资这么简单。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企业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人才实现产业整合的过程中,要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运作实现规模化发展。在不同阶段,资本市场可以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工具和服务手段,上市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全生命周期服务才是整个金融链条需要做大做强的关键。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