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局“管护增”模式严守耕地红线

莱西融媒7月26日讯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聚焦“管地护地增地”耕地保护模式,用硬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今年,全市耕地保护工作顺利推进,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位一体“管地”。构建“三级田长”耕地保护制度,全市确定862名三级田长,创新性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建立“田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探索耕地再生技术,开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通过将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后异地再利用,让良田沃土成功“搬家”。完善耕地复垦制度,强化临时用地管理,做好临时用地高效审批的同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及用后复垦验收,做到全流程、全周期跟进。

  扎紧篱笆“护地”。用好考核“指挥棒”,将耕地保护“个性化清单”纳入考核,明确考核标准和细则,2022年全市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比例由2020年的0.63%降至0.45%。严肃整治“假整改”,以“零容忍”的态度、“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整治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22年,我市耕地流出整改措施在青岛市范围内推广,整改完成率排名第一。

  盘活资源“增地”。抓源头,对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来源的地类开展调查,形成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数据;促落地,通过土地平整、田块归并、客土回填、改良培肥等措施,变后备资源为优质耕地。盘活农村闲散建设用地,对全市农村无建筑物或建筑物已塌陷废弃宅基地,历史遗留工矿仓储废弃地等建设用地进行梳理,在充分保障群众合法权利前提下,开展工矿废弃复垦和增减挂钩工作,盘活农村闲散建设用地。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