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美酒,享誉古今。在剑南春酒史博物馆内,一块刻有“永明五年”铭文的南齐纪年砖,揭开了“天益老号”等绵竹酿酒作坊生产历史的真实面目,也将绵竹白酒酿造历史追溯到了1500年前。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在绵竹赏美景、品美食、饮美酒,留下了无数不朽诗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绵竹的酒香更加浓郁。在千年的技艺传承及匠心交融中,绵竹成为了川酒四大产区之一,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
2022年,绵竹规上白酒企业产值260亿元,实现利税近80亿元,形成了“1+5+N”的产业发展集群。到2025年,力争白酒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绵竹信心满满,步履铿锵。
“龙头”起舞
建设全国优势白酒产区
一杯传世佳酿的延续,不仅需要传承千年经典的品牌基因,还需要现代先进技术的精雕细琢和持续创新。作为绵竹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多年来,剑南春集团公司在技艺传承、转型发展、科研兴企、人才培养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夏日时节,“天益老号”酿酒作坊里,工人们忙着上甑、蒸煮、取酒……绵延了千百年的老窖池生生不息。坚守传统酿艺、精选优质原料、老窖发酵、独特的制曲方式,各个环节的严密配合以及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为剑南春筑起了坚固的品质“护城河”。
走进剑南春集团公司机械化酿酒车间,眼前是整齐划一的窖池群。润料、拌和、翻笆、吃曲、收堆等酿酒环节,都实现了主要工序智能化、机械化。随着高端数字化酿酒产业链的搭建,剑南春正在以创新为载体,通过技术转变,实现传统酒企向生态酒企再到“智慧”酒企的巨大转变。
“近年来,剑南春集团公司放眼全球市场,一方面通过国际化的占位拉升品牌形象、反哺国内市场销售,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稳扎稳打,力求实现国际国内市场双赢,成为白酒行业的先行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产品“水晶剑南春”位居中国白酒次高端市场单品销量第一,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作为企业的“杀手锏”,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6年完工。该项目投资3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后,将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税收20亿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推动绵竹白酒在全国全省行业地位持续提升。
东圣酒厂原酒生产二区,投资1亿元的自动化酿造生产线改建项目现场,工人正忙着调试设备。正式投产后,将实现原酒生产12000吨/年。多年来,企业积极践行“品牌立企、文化兴企、人才强企”发展理念,以专注老百姓口粮酒为己任,坚持匠心酿造,坚守品质之正,在传承与创新中,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近5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28.7亿元,较前5年前增长74%。”东圣酒业董事长钟坤明表示,企业将把握好绵竹白酒产业高速发展机遇,建设酒文化体验馆、智能化包装中心、清香型白酒酿造车间,不断提高绵竹产区优质白酒生产企业知名度。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以剑南春集团公司为引领的绵竹白酒企业呈现出惊人发展速度、逆势增长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绵竹共有白酒企业5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白酒产值从2019年的191.5亿元增至2022年260亿元,年均增长12%。同时,白酒产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了涵盖酿造存储、灌装生产、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产业链条,现有相关配套企业26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2022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有效形成“龙头引领、腰部支撑、集群发展”的产业梯队。
政策支持
全力夯实白酒产业集群发展根基
绵竹,白酒产业投资的新洼地。一系列惠企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精准化的服务,推动了绵竹白酒产业发展迈向“新黄金”时代。
在四川凤凰酒业有限公司,酿酒设备火力全开,争分夺秒赶酿原酒。12个陶坛库已建成投用,灌装生产线部分设备安装完毕,于今年8月投入试生产,将为绵竹白酒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凤凰酒业是绵竹市引进的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投资1个亿兼并重组绵竹大江酒业,打造的集生产、灌装、存储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型白酒企业。在政策支持和项目秘书的跟进服务下,企业发展日新月异,202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2023年销售额力争实现同比增长20%。“目前,公司已申报绵竹白酒‘小明星’、年度新品、白酒储能项目等多项红利政策,我们有信心酿造更多高品质的白酒回馈消费者。”凤凰酒业公司副总经理赵庆林说。
剑西酒业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20年完成新厂区收购技改,年产值可达8500万元,2022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5%。未来3年,剑西酒业将建设物流中心、工业白酒旅游集散地、酒文化博物馆。同时,加快文化品牌打造,蝶变为驰名的商业品牌。
2021年12月,《绵竹市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出台,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的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支持酒类企业新建或技改扩大产能、强化酒类企业融资担保支持、积极推进酒文旅融合发展”等九个方面落实21项具体的奖补措施,让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看到了一幅巨擘蓝图。
2022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白酒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绵竹市出台了10条有关人才引进、培育、服务三方面的措施“筑巢引凤”,加强白酒产业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绵竹市共有国家级酿酒大师4人,国家级白酒评委19人,四川省级酿酒大师4人,四川省级白酒评委5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人。
做强龙头企业、建设企业梯队、推进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在一系列精准措施下,白酒产业已然成为绵竹追赶超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爆发点,不断推动绵竹产区奔向新的增长极。
构建“白酒+”
产业深度融合展城市千年魅力
一壶老酒,传承千年;香溢四海,兴一方产业。绵竹以酒为媒,以酒促游,拓展交流,深化合作,共同传承酒文明、弘扬酒文化,实现了白酒搭台,文旅“唱戏”。
步入绵竹剑南老街,一缕酒香打翻了时光的沙漏,开启了它的前世今生。在这里,游人可体验古法酿造全过程,现场品尝新出的美酒;也可以拜谒诸葛瞻父子墓,瞻仰汉室忠烈遗风,古戏台下听戏韵悠长。
明清风格的剑南老街,是剑南春集团依托“剑南春遗址”和“天益老号”酒坊打造的“旅游+工业”景区。500米长的青石板巷,串起了剑南春独有的御酒历史,勾连着川酒会馆、诸葛双忠祠、年画坊等酒文化、三国文化和绵竹年画文化,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如今,11家绵竹酒企体验馆的入驻,以及剑南春酒坊遗址博物馆、绵竹年画文创馆、“竹臻美”绵竹特产馆的建设打造,将开启剑南老街全新的体验。
在汉旺镇的陶版年画文创研学基地里,陈列着无数白酒产品,酒壶上绘制着年画娃娃、年画侍女等,一展绵竹“年画+白酒”的千年魅力。“绵竹年画与白酒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的碰撞,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陶版年画县级非遗传承人、陶版年画文创研学基地负责人林代辉说,近年来,他们和绵竹酒企合作创作的“福禄寿喜”等系列年画白酒产品,被不少消费者用于珍藏,让绵竹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了下去。
杜甫酒业以杜甫酒庄为载体,讲好品牌故事,重点突出诗酒文化,植根诗酒田园和东方美学,通过打造3A级诗酒小镇景区,引领酒旅新风尚。2022年,杜甫酒业以67.91亿元的品牌价值,成功入选中国酒业品牌价值200强,其品牌价值比2019年增长31.05亿元,增幅达到84%。
千年美酒名城,深耕“白酒+”新业态,更添诗和远方新韵。近年来,绵竹围绕“美酒名城·画境绵竹”城市定位,融入年画、玫瑰等绵竹元素开发酒类新品,打造绵竹白酒工业旅游名片。改造升级集酒生态、酒文化、酒旅游于一体的剑南老街,加快推进剑南春酒庄项目,聚焦四川“三九大”旅游环线建设,在4A级景区打造各具特色的绵竹酒体验馆,已建成绵竹酒·清平馆;推动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建设。如今,以白酒为基础、多业融合联动的“白酒+”新模式新赛道,正成为绵竹白酒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绵竹将聚力提升产业优势,全力撰写绵竹白酒产区发展时代新篇章。(记者 徐兴铧 通讯员 周韵 尹翔)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