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东营区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为做好我区新型城镇化及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城镇化和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3月20日,区政府印发了《东营区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编制组专家,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吴先华教授,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程过程。推进城镇化既要尊重其内在发展规律,又要立足时代背景、现实需求和发展基础。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我区城镇化步入后期发展阶段和中级城市型社会,高质量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题。与此同时,2020年8月,东营区被列为全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建立城乡人口有序迁徙制度、进城落户农民工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方面承担先行先试的任务。在新时代、新阶段背景下,推进城镇化需要体现新要求、顺应新趋势、贯彻新理念、制定新举措、实施新行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区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要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东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等,牵头编制了《东营区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经征求各部门单位意见建议,通过司法部门合法性审查,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全区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在总结我区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和2035年期间的发展思路、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阐明了政府战略意图,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政策保障,是未来全区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蓝图绘本。

《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基础、总体要求、城乡空间融合、城乡人口流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精致城乡建设、均等化公共服务、城乡要素流动、城乡治理、绿色城镇化、共同富裕、实施保障等。

三、总体目标

规划提出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和新阶段城镇化的示范引领区、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城乡协和共生典范区的战略目标,并从智慧、绿色、双向、均衡等方面提出29项可度量、可操作的具体指标。

四、建设任务

《规划》围绕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十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一是推动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培育城乡协和单元、城乡协和走廊等新型成长空间,打造城乡协和共生体。突出地域特色,雕琢城乡融合的空间风貌。

二是构建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格局,创新就地市民化模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积极吸引大学生、各类人才落户定居,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机制。

三是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东营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科技、金融等高端要素向农村流动,着力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四是推进高品质精致城乡建设,突出石油、湿地、吕剧等城市特色,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两大行动,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试点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精明收缩。

五是建设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深化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巩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建设,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共建共享。

六是引导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土地制度改革,适时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引导农村土地、宅基地、集体产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退出;引导城市科技成果、金融等高端要素向农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

七是统筹城乡治理,建构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优化城市空间治理方式;推进治理重心下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健全城乡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以人才、科技、土地、资本和文化为重点,深入推进油地校融合。

八是树牢黄河流域绿色城镇化样板,构建城镇化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融入黄河战略,加快生态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九是促进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城乡居民高质量就业,提高居民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织密城乡社会保障网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十是实施保障,从组织协调、政策协同、监测评估、六大行动等方面,提出确保落地实施的保障措施。



查看原文件:东营区新型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5年)

政策咨询: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室   0546-8391276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