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印发到2025年,基本建成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日前,记者从市政府办公室获悉,《内江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

《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相匹配的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健康内江建设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加速振兴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89岁提高到2020年的77.55岁。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服务质量和品质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体不强不优,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一老一小”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为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规划》从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规划》具体提到,合理配置床位,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预期性指标为8.5张左右;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1.5名卫生监督员、1名妇幼保健机构保健人员,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4名,每10万人口精神科注册护士不低于8.68名,全市心理治疗师达到20名;原则上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达标卫生院,加快发展全科医学、中医和口腔等特色专科。被撤并乡镇原卫生院可调整归并为建制乡镇卫生院分院。依托中心镇和特色镇卫生院,规划不少于13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萍)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