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协调发展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优化经济布局 促进协调发展

  ——“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⑨

  本报记者 刘 璐 胡海林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我省明确提出,要“统筹‘一圈一带两区’建设,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区域、城乡、陆海统筹。

  3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九场)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苏文忠介绍三年行动中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及今年重点工作任务,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斌,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怀野回答记者提问。

  “一圈”促“一体”

  深入实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发展规划,要坚持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枢纽、四中心”。我省提出,2025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

  在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方面,我省明确要制定实施沈阳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机器人、航空等优势产业。完善浑南科技城基础设施水平,加快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建设。提升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功能。推进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加快建设沈白高铁、沈丹铁路桃仙段外迁工程。推进沈海高速公路鞍山北互通立交项目、抚顺环城公路等工程建设。做好都市圈环线高速、秦沈高速、新阜高速、鞍台高速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二步、辽河干流防洪提升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要强化都市圈优势产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全产业链深度协作,深化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跨区域合作,加快推进沈抚同城化发展。支持沈本、沈阜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办好第四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等重点展会,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户都市圈。年底前累计实现150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在都市圈内跨域通办。

  “一带”抓“协同”

  变近邻为队友,辽宁沿海六市应协同发展谋未来。我省提出,要高质量建设沿海经济带,不断增强大连辐射带动作用,到2024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率先突破万亿元,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

  在加快建设大连现代海洋强市方面,强化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积极推动《大连港总体规划》获批。优化大连港国际中转、环渤海内支线及内贸南北航线网络,开辟外贸散杂货班轮航线。对标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北良港区试点建设进境大豆离岸现货市场,在粮食等大宗商品贸易物流领域开展集成式改革创新。开工建设大连深远海养殖旅游观光综合体2座,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

  要推动沿海六市协同改革创新,深入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东北海陆大通道总体规划》。布局建设海洋科技大连实验室。加快推进大连石化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大船集团异地升级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盘锦兵器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建设。

  要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编制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协同联动发展行动方案、辽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行动方案,编制完成《锦州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旅游一体化协同发展,全面启动“海上游辽宁”活动。推动在大连异地就医人员门诊慢特病认定、高值药品省内互认、计划生育医疗费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两区”向纵深

  区域协调发展要形成各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在这之中,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东绿色经济区也要各司其职。

  在辽西先导区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北京延庆·辽宁阜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推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京外基地项目落户葫芦岛,持续推进辽宁(东戴河)带土移植转化中心建设;加快推动辽西北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与修复一体化项目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彰武经济开发区零碳园区建设,推进朝阳市大凌河西支水质改善与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深化与北京首农集团合作,加快推进辽宁原本食品有限公司3万吨食品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清洁能源供给地,持续推进徐大堡核电二期3、4号机组建设进程,推进华润、国能集团总计120万千瓦和阜新240万千瓦风电项目核准启动,加速推进能建数科辽宁朝阳30万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工程;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文旅品牌,建设辽西文化旅游大环线。

  在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方面,全面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强化水资源、水生态保护治理,推进诚信水库上游环境治理、大伙房水库防火道路等项目建设;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支持西丰、岫岩两个县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建设2.5万亩,实施辽东绿色经济区农业品牌创建工程;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县域提实力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我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上,要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加快建设瓦房店市瓦轴河海绵健康步道、庄河市天门山至步云山新建公路工程等重点项目。择优选取经济基础较好、人口集聚程度较高、综合承载能力较强、现有产业发展稳定、建设积极性较高的20个镇,创评省级重点镇。加快推进瓦房店市谢屯镇陆上风电、黑山县段家乡蛇山子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

  在促进县域产业发展上,要大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筛选确定2023年县域工业重点推进项目。新建海洋牧场3个,新增5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新建、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支持桓仁高句丽五女山景区、丹东天桥沟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创建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2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不断壮大民族自治县产业规模,扶持民族自治县项目不少于80个。

  积极培育“百强”后备梯队。推动瓦房店市、海城市和庄河市在全国百强县中争先进位。加快推进恒力石化年产260万吨高性能聚酯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县域主导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加快推进大石桥市营口上电200兆瓦风电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超3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做强“海文章”

  我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释放“蓝色”潜力,拓展海洋经济,一直是辽宁“向海图强”的重要支点。

  我省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渔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鸭绿江口、长山列岛、辽东半岛西部、辽东湾北部、辽西五大核心片区建设,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以上。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创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实施辽宁大连(辽渔)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港口泊位功能升级改造等项目。

  加快发展临港产业,要设立丹东港临港工业区,重点发展大豆加工等临港产业。加快推进大连海上风电场建设,重点推动锦州市50万千瓦新增风电等项目建设。差异化发展航运业务,深耕RCEP协定国家航线市场,深化与班轮公司合作。完善海铁联运网络布局。

  在持续强化海洋经济要素保障上,要开辟用海绿色通道,强化项目前期指导,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海需求。集约高效利用海域,严控建设项目用海规模,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科学合理配置海域、海岛、海岸线等资源,保障重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落实。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

  在三年行动中,我省将通过优化海洋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手段,积极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