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工作任务 | 进展成效 | 后续举措 |
1 | 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以上。 | 1. 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4.5%,居全省第3位,考核三组第1位。按季度形成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上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 2. 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37元,增长率5.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三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50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4元,同比增长6.7%。 3. 做好日常价格监测,按时准确上报监测数据,根据省发改委反馈信息,低于3%的任务目标要求,未发现异常波动。 4. 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预计2022年全年增长10%左右 | 1. 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研判我市经济运行存在困难问题,定期形成分析报告,报市领导参阅。 2. 立足发改职能,加强规划计划引领,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夯实城乡居民收入的基础。 3. 继续做好日常价格监测,按时准确上报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波动及时报告。 4.强化项目管理服务,加快专项债、金融工具、贴息贷款等资金拨付使用进度,确保尽快形成有效投资拉动。 |
18 | 积极深化与央企省企及大型民企的合作,支持山东能源集团在我市建设年周转量千万吨级的大型储煤基地,企地携手再造一个绿色“地上煤城”。 | 积极研究千万吨级大型储煤基地建设的有关政策,梳理项目筹建重点要求,配合市能源局做好储煤基地项目筹划工作。 | 以市能源局为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做好保障性工作,支持山东能源集团在我市建设大型的焦煤基地。 |
28 | 建立完善企业联系帮包制度,严格落实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 25 条措施,着力打造尊商重商、 安商护商的服务高地。 | 高规格筹备召开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工作动员会议,印发实施《枣庄市2022年度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工作方案》,明确28位市级领导、82个部门单位、84名项目专员全覆盖、全周期、全流程帮包重点项目。 | |
30 | 综合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积极争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 | 1.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标准,依法依规认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截至10月,枣庄市税务局、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共认定“A级纳税人”“失信被执行人”等各类联合奖惩对象5336个; 2.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100%接入省平台,行政管理事项办理过程中累计开展信用核查1229万次,调用联合奖惩系统查询信用信息940万次,实现在办理行政服务事项事项时信用信息查询和信用联合奖惩一步到位。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对“守信激励对象”“失信惩戒对象”主体实施联合奖惩。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归集联合奖惩案例4万多条; 3.成立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枣庄市创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第三批)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表》,逐层逐级细化创建指标,压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稳步落实。目前,我市各项基础指标全部达标,评分指标总体良好。 | 1.进一步落实《枣庄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总体部署,充分发挥信用监管效能,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加强联合奖惩助推失信治理,推进信用建设规范化、法治化进程。 2.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坚持成果转化,对标先进,查缺补漏,压实责任,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持续全面提升。 |
34 | 围绕提升签约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达产率,跟进做好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确保年内新签约开工过亿元项400个以上,其中过50亿元项目 25个。 | 截至11月底,82个市直帮包部门及84名项目推进专员共开展670余项帮包工作,在政策争取、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跟进、协调服务,切实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赋能助力。 | |
37 | 大力推进薛城—微山同城化及台儿庄—徐州快联快通,积极融入鲁南经济圈和淮海经济区,构建连接鲁南苏北“一小时通勤、两小时通达”的城际生活圈。 | 积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成功举办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三次联席会议,签署了《鲁南经济圈一体化交通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鲁南经济圈乡村产业合作框架协议》《鲁南经济圈生态环境共治共保框架协议》《鲁南经济圈创建平安边界构建和谐走廊合作框架协议》《鲁南经济圈产教联盟框架协议》《鲁南经济圈品牌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框架合作协议。加快《全省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组织枣庄市、济宁市、滕州市、邹城市和引领区周围县(市、区)在滕州市开展集中编制,并邀请省发改委区域处负责同志赴枣参与集中编制工作。召开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会议暨《全省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推进会,成立由滕州、邹城两市分管市长任组长,两市相关部门和镇街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一体化发展引领区一线建设指挥部,进一步健全引领区建设工作机制,目前编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滕州邹城签署了《全省一体化发展引领区建设框架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了两市的重点合作领域和推进机制,进一步加深了两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开放合作、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参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调发展规划》《山东省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等区域重点政策文件的编制工作,围绕我市发展现状,结合发展迫切需要,大力争取政策支持,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和融入区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积极配合河南信阳市、临沂市筹备淮河生态经济带第四次市长会商会和第五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 | |
39 | 促进交通立体互联,启动建设枣庄机场,扎实做好济枣高铁和枣徐铁路前期准备工作,超前谋划轨道交通线网,开工建设临滕高速、京台至新台高速台儿庄连接线,加快推进济枣线、枣欢线等 5 个国省道改建项目实施,基本完成郯兰线改建、京杭运河枣庄段主航道疏浚工程, 积极争创“国家公交都市”。 |
配合市交通运输局推进枣庄机场建设,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已取得批复,机场连接线及临时设施启动施工建设 | 配合枣庄机场公司做好2023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申报工作。 |
61 | 启动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加快创建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中国国际闲置品循环链试验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我市成功创建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牵头做好《枣庄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已印发实施。 | 扎实推进《枣庄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落地实施。
|
62 |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通过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倒逼产业结构升级。 | 牵头起草绿色低碳转型2022年行动计划,作为全市“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之一,目前已印发实施。 | 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抓好《山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 |
65 |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深入开展“创业枣庄·乐业鲁南”行动,扎实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 市”建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3.5 万人。拓宽低收入群体增收渠道,持续缩小城乡之间、不 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 积极推动我市共同富裕工作,牵头起草《关于贯彻〈关于促进共同富裕集成化改革的若干措施〉的落实意见》 |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关于促进共同富裕集成化改革的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 |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