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依据
依据《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山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鲁政发〔2021〕25号)、《东营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东政发〔2022〕10号)、《东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的总体要求,结合东营区全民科学素质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编制过程
为推进东营区全民科学素质事业发展,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总结我区“十三五”时期全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坚持有效衔接全国纲要、省市纲要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衔接我区经济社会“十四五”规划目标,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发展实际,形成规划纲要草稿。2022年9月向社会、区直部门单位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对草稿进行修改。2022年11月召集部分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规划纲要草稿进一步修改,最终形成《东营市东营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讨论稿并通过合法性审查。
三、发展领域和主要目标
(一)东营区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发展规划。聚焦5项提升行动和4项重点工程,分别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二)东营区全民科学素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主要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科学精神引领、协同联动、深化供给侧改革、基层导向等基本原则,到2025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7%(市目标为16%—17%)。
四、规划的亮点与特色
(一)提出了5大提升行动。
1.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实施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鼓励优质科教资源进校园,提升教师科学素质。
2.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1000人次,培训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积极向上级推送“齐鲁乡村之星”人选20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6000人。实施乡村巾帼人才培育集聚行动,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提升工程。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乡村振兴科普行动。
3.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强化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开展“东营区最美职工”等先进选树活动。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开展全区职工创新创效等竞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一线职工“求学圆梦行动”,加大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
4.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普及智能手机应用等技能。组织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健康科普服务。实施银龄科普行动。
5.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将科学素质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公务员录用考察和任职考察强化科学素质要求。
(二)提出了4项重点工程。
1.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强化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
2.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遴选奖励优秀科普原创作品、科普宣讲人才,提升科普创作能力。引导各类媒体加大科技宣传,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推进智慧科普建设工程,加强“互联网+科普”建设,做强“东营区科普”,实现科学传播提质增效。
3.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现代科技场馆体系,争取早日建成东营区科技馆,力争到2025年,80%以上的镇、街道建有社区科普馆。鼓励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设户外科普宣传设施。
4.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应急科普资源库建设,联合开展应急科普知识宣传。加强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和专兼职科普队伍建设。实施主题科普联合行动,提升科普品牌活动影响力。
查看原文件:东营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政策咨询: 区科协 崔钰梅 0546-8261071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
参与评论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