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今年1—5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支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减税1407亿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4158亿元。今年以来,税务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比如,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化拓展“政策找人”,持续推进政策精准落地;完善政策落实问题
7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5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但仍在50%以下。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指数变化,2025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仍运行在收缩区间,但指数连续小幅上升意味着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提升。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暂停期间,世界各国加快推进经济恢复的意愿较强。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在扩张区间运行,仍是全球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支撑力量;美洲、非洲和欧洲制造业均在
7月3日—4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江西)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西省副省长夏文勇主持开幕式。单忠德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工业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促进产业国内有序转
7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5%,较5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但仍在50%以下。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武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合指数变化,2025年6月份,全球制造业仍运行在收缩区间,但指数连续小幅上升意味着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提升。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暂停期间,世界各国加快推进经济恢复的意愿较强。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在扩张区间运行,仍是全球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支撑力量;美洲、非洲和欧洲制造业均在
近日,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锂电企业进军机器人行业的一系列消息成为业内焦点。锂电巨头们正以技术、资本为纽带,从电池工厂到机器人实验室,构建一个全新的技术创新生态。锂电巨头跨界机器人行业是基于技术积淀与产业协同逻辑。首先,机器人的运行离不开高效可靠的动力源,而电池正是其中的关键技术。6月20日,锂电龙头亿纬锂能总工程师在国内首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行业内人形机器人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续航不足,而这也是行业的痛点之一。对此,谁能够为机器人赛道带来“高能”解决方案,谁
日前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透露,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在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当下,未来产业正成为各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要发挥好中小企业这支“轻骑兵”的独特优势,培育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蓝海。未来产业的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发展路径充满变数。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在发展未来产业中试错成本相对较小。大型企业因为庞大的业务体系和复杂的组织架构,转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小
会拧螺丝、擦玻璃的机器人,能用手轻易弯曲、撕开的钢材,像“开了天眼”的遥感探测卫星星座……日前,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在广州召开,吸引了超2000家国内外企业携尖端产品亮相。一批中小企业以“高精尖”硬核技术各显“神通”,勾勒出“中国智造”的创新脉络。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走出一条“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数据显示,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46万家,今年前5个月,我国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国企业平
在中国制造业的版图中,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成为细分领域的行业“冠军”。它们或许不为大众熟知,却在各自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规模未必庞大,却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话语权。近日,记者走进多家单项冠军企业,探寻它们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领先的成长密码。提前布局、自主研发17年专注做一件事在汽车制造中,车身焊接是整个生产制造当中最复杂、最核心的步骤。有一家民营企业,成立17年来,只专注做一件事:给汽车制造商提供数字化焊装生产线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直到成为这一领域的单项冠军。
核心观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求新求变、乘势而上,我国制造业必能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景气水平正在继续改善。不止于此,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1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4个,表明制造业景气面也有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保持增长。从销售情况看,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32.6万亿元,利润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及通信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中小企业整体出口势头保持强劲。5月份,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贾宏伟: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关司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不断提升,在支持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包括普惠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并明确要求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为普惠金融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标准是引领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部署产品碳足迹核算、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急用攻坚,绿色低碳产业、数绿协同领域标准创新引领,节能节水、绿色制造领域标准提升更新等三大行动,明确未来三年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提出加强标准化技术能力建设、政策标准衔接、标准贯标达标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工作效能,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下
2025年6月25日,为推动《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落地实施,提升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水平,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年度工作安排,“节能服务进企业”暨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宣贯推广活动在北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重点企业代表等150余人现场参加,约7000人次参与线上直播。本次活动为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
6月23日至29日是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开展该活动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每年的节能宣传周都有不同的主题,从其中的变化可以读出当前节能工作的重点方向。今年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这里的“新”究竟隐藏着什么节能密码?一看理念之新,从被动节能到主动增效。过去我们谈节能,更多停留在减少能源消耗层面,侧重于被动式“节流”,比如随手关灯、公交出行等。这些行为固然重要,是节能的基础,但要实现“双碳”目标,
近年来,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并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低空物流作为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正成为重塑物流体系的重要变量。从城市上空的“分钟级配送”,到山区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无人机等新型飞行器正被快速纳入物流网络,推动物资流动从地面二维延伸至空中三维。在政策、资本、技术三重驱动下,一条涵盖无人机制造、运营、空域服务与末端场景的低空物流产业链正加速形成。如何降低成本、实现运营闭环,成为决定赛道成败的关键。近日,《证券日报》记者深入产业一线,通过梳理政策演进方向、企业布局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引擎,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舞台,两者存在紧密联系。相较于科技创新从供给侧发力,产业创新更多从需求侧入手,侧重价值实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应用,解决“从1到N”的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化问题。可以说,产业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那么产业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其发展方向又是什么?在实践中,产业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核心技术创新、生产资源分配、产业模式革新,促进产业体系向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创新转型的全过程。通过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