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工业品出口彰显韧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工业品出口彰显韧性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多数行业、产品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6.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5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6年,我国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力争2025年至2026年,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专家表示,电力装备是能源供应和转换的核心基础,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绿色转型意识增强,电力装备行业有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继续两个月持平。 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6%。环比下降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8%,环比下降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0.4%;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7.9%,环比下降0.2%。 9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
当机器人灵巧地穿针引线,当AI缝纫机如同“老师”般思考优化生产流程,全球规模最大的2025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ISMA2025”)向世界展示的,已远不止是机器本身,而是一场关乎整个制造业未来的深刻预演。9月27日,为期四天的CISMA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以“智慧缝制赋能产业新质发展”为主题的行业盛宴,不仅以创纪录的1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近1600家海内外展商的规模彰显了其全球影响力,更以层出不穷的尖端技术与智能解决方案,向业界清晰地描绘了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消息,前8个月,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合理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两位数以上。8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0%(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下同)。1—8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8%,增幅比1—7月份高0.2个百分点,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1.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8月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际增长9.1%。1—8月份,有色
为促进建材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明确路径稳增长《工作方案》结合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形势,确定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的目标。
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要推动其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配套能力。应常态化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畅通大中小企业供需对接渠道,真正实现创新需求由市场提出、创新主体由市场选择、创新成果由市场验证,加快攻克产业技术难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比大型企业高3.3个百分点,总体运行平稳、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态势愈发明显。从DeepSeek在大模型行业引起广泛关注,到宇树机器人在各类比赛中大显身手,中小企
“虽然‘双节’假期钢材市场基本面阶段性压力加大,但也有宏观利好驱动下的修复性反弹。”10月1日,上海钢联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业内会议中对10月份钢材市场走势做出预测。他认为,对10月份钢材市场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库存变化,另一个是宏观驱动。 库存方面,“双节”假期,钢材库存增长对价格形成压力,但假期过后去库存也给价格修复反弹提供了动能。供给方面,据统计,截至9月末,全国247家钢铁企业盈利面虽然维持在58%的相对高位,但在成本端居高不下的态势下,盈利面进一步收窄的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健增长,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有序推进,构建起创新引领、协同高效、韧性安全、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产业生态。”9月27-29日,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未来,汽车产业要以能源转型、数智变革、低碳发展为契机,循序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与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协调推进车路云协同的智能网联系统,推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向全产业智能化演进,同时国内外汽车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日益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加强人工智能与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中,“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被摆在了重要位置。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赋能传统产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
从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的新兴经济形态,到如今走到大众身边释放科技发展红利,近年来,低空经济正在中国快速发展。航空救援、无人机配送、电路巡检、观光旅游……低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主办的2025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的,该论坛是正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甘肃红沙岗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承建方中铁十八局二公司利用无人机开展图像采集,从而快速识别组件表面的破损、热斑等故障及污损,为修复打下基础。实践证明,无人机图像采集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到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
近日,我国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再传捷报:10月14日,据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息,公司申报的“先进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中试平台”已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认定名单;10月13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全固态金石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密集涌现技术突破与量产进展,并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落
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节能降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项目立足于推进“软建设”落地见效,建立健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委会主任陈晓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软建设”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制度供给、完善项目管理流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希望广大企业家秉持长期主义,持续开拓创新,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企业家肩负着引领企业稳健发展的重任。笔者认为,企业家必须用长远的眼光审视问题,运用战略思维规划未来,坚持“以恒心办恒业”的信念,扎根市场,深耕发展。只有这样,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稳定的增长点,为企业赢得长期的立足之地。一方面,企业家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坚定发
记者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国轻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市场优势不断巩固,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发展坚实有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10.87万家,增长至14万家,年均增速6.4%,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22%。全行业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连续5年保持第一。“十四五”期间,我国轻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智能家电比重从38%跃升至62%;轻工行业“灯塔工厂”达到2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21家。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