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升赤泥综合利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实施《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工信部联节〔2024〕225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赤泥是以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量较大。赤泥碱性较强、粒度较细、组成复杂,综合利用难度大。做好赤泥综合利用,对降低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生态环境风险和推动铝工业绿色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到2027年我国将打造1万个5G工厂《实施方案》以加速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数据技术融合为牵引,以打造5G为代表的新型工业网络体系为重点,系统部署了18项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5G+工业互联网”将广泛融入实体经济重点行业领域,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五个
化工企业的原材料价格走势,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主要化工原料的价格变动,对其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一、石油价格走势历史趋势:石油价格受全球经济周期、地缘政治局势以及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波动上涨的趋势。供需关系:全球石油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导致石油供应存在风险。未来预测: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石油价格仍将保持高位震荡。一方面,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将继
钢铁企业的原材料价格走势,尤其是铁矿石和焦炭的价格变动,对其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一、铁矿石价格走势历史趋势:近年来,铁矿石价格呈现波动上涨的态势。这主要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以及铁矿石供应端相对集中的影响。供需关系:全球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钢铁产量不断增加,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然而,铁矿石供应端的增长相对缓慢,尤其是高品质铁矿石的供应更为紧张。未来预测: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铁矿石价格仍将保持高位震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和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难点数据标准缺乏与兼容性:制造业中工业设备种类繁多,应用场景复杂,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工业协议,导致数据格式差异较大。缺乏权威的数据标准,使得数据难以兼容和转化为有用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数据安全保障:工业数据安全要求远高于消费数据,涵盖设备、产品、运营、用户等多个方面。一旦数据泄露或被篡改,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目前单纯依靠技术难以确保数据安全,且相关惩罚措施不到位。复合型人才短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要复合型人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正站在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这一转型不仅是企业技术升级的需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如同为企业的发展引擎注入了强劲动力,引领制造业企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内部产能扩张的需求、传统工厂新兴工业化升级的要求,以及新兴产业带来的新建机会,如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此外,随着传统产业从发达省份/城市向欠发达省份/城市的转移,企业也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
在21世纪的全球商业环境中,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一、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工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稳定、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传统工业企业的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云
在21世纪的全球商业环境中,工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工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一、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工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稳定、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传统工业企业的生产模式已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云
在21世纪的今天,工业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挑战与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工业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实践案例,探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施路径与探索经验。一、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在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通过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成本控制的优化。这一转型对于增强企业市场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深刻的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企业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乃至文化理念的全面重塑。数字化转型,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新质生产力的大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企业数字化转型,简而言之,是指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产品服务等进行深度改造和创新,以数据为驱动,实现业务增长、效率提升和竞争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传统供应链管理也不例外。大数据通过对海量、多样化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为传统供应链的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助力其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一、大数据在供应链需求预测中的应用准确的需求预测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库存水平、生产计划以及客户服务水平。传统的需求预测方法往往依赖于历史销售数据和经验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差。而大数据技术能够整合来自多个渠
人工智能在2024年迎来“应用元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动,在政策指引下,各行业加快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模式,各种创新要素加速在人工智能领域集聚。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创新之变正在打开经济增长的更大空间。从“联接”到“赋能”“2024年以来,高层数PCB(印刷电路板)订单占比越来越高。”嘉立创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PCB素有电子硬件创新“风向标”之称,全球大多数电子工程师打样和小批量试产所需定制电路板都在中国进行采购。与互联网时代单层板
12月30日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报告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联合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销售利润率同步提升,表明中国制造业从重规模向重质量效益转型的步伐加快;“单位制造业能耗的制造业增加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幅明显,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和企业都应增加对制造业研发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专项资金,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如中国的华为公司,每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 5G 通信技术、芯片研发等领域,使其在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例如,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将研发的先进技术及时传递给企业,企业则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市场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当下,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成为地区经济稳健前行的重要支撑。滨州,作为制造业根基深厚的城市,正借力数字化转型东风,重塑产业生态,全方位提升产业链韧性,于变局中开新局,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稳链”固根基,筑牢产业发展底盘在制造业竞争版图中,产业链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兴衰成败。产业链抵抗力作为应对外界压力与冲击的关键防线,是“稳链”能力的直接体现,更是产业链韧性的根基所
战略规划与组织变革制定明确战略:企业需制定清晰的数字化供应链战略规划,明确建设目标、路径和阶段性任务。如际华 3502 公司被认定为 “2024 年数字化供应链贯标试点企业”,其制定了明确的数字化供应链战略规划,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动组织变革: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的数字化团队,促进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技术应用与系统集成引入先进技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如波司登集团自主研发服装 GIMS 物联网解决方案,建立链接上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