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因地制宜健康有序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下大力气防止低空产业领域出现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的现象,规范低空产业园区发展,整治不理性的建设行为。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自2024年起,“低空经济”已经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展现出其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在笔者看来,面对火热的低空经济,政府部门明确提出整治不
行至年中,我国民营经济交出一份稳健有力的成绩单:民营企业数量增至5800多万户、进出口连续21个季度同比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6.7%;从“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到泡泡玛特成为创意名片,再到第三届链博会上民营企业竞相展现各类新品“链”动全球……统计数据和生动实践,展现出我国民营经济量稳质升、向新而行。良好的发展势头离不开政策保障、法治护航。年初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施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哪些新亮点?国新办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回应关切。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稳步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一季度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韧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基本保持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电气机械、汽车、电子、通用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增长较快,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工业大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远超工业增速,凸显了装备制造业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硬担当。这背后,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功不可没,为装备制造业增长注入强劲动力。装备制造业是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被称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为各行业提供生产装备,直接支撑制造业升级和产业链完善,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增长,是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铁合金产业,一度因生产粗放被外界贴上“黑大粗”标签。记者近日来到乌兰察布市看到,多年来坚持不懈进行绿色转型,这里的铁合金产业实现“脱黑向绿”,目前年产值已突破800亿元,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地级市。走进绿树环抱的内蒙古吉铁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微风吹过,花草的清香扑鼻而来。“公司生产铁合金产品的同时,每年利用所产生的近6亿立方米电炉尾气代替天然气,可年产10万吨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17.5万吨甲醇产品,既实现了碳捕集和
日前,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开幕式上,与会嘉宾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加速演进,全球化工行业正在进入新的“蝶变”期,亟需迎接和创造新的范式变革,激发化工“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一轮增长点。要以自主创新构建产业竞争优势,以循环经济驱动绿色低碳发展,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化工行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石,唯有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开放的国际合作为重要路径,促进知识共享、协同攻
2025年7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京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科技司、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同志,工作组顾问代表、委员及相关行业专家共80余人参加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宣读工作组成立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共同为工作组揭牌。会议指出,成立安全应急装备标准化工作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重要举措,是凝聚产业共识、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应
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全社会能源消费增速加快。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内能源生产稳中有增,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降碳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一、能源生产稳中有增上半年,随着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能源供应基础进一步夯实,原煤生产平稳增长,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天然气生产创历史新高,电力生产平稳增长,能源生产总体稳中有增。原煤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油气生产稳定增长。油气稳产
业界将今年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关键之年”。本文在梳理国内低空经济政策的背景和框架,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政策体系与实践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低空经济在产业链规划、空域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政策协同、健全产业链支持体系等提出政策建议。各国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当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多种举措加快低空领域布局,以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据罗兰·贝格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各国普遍认为,2025年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一轮变革,大模型能力的突破式迭代和推理成本快速下降使得大模型应用迅速发展。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仲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第三次发展浪潮中的一个新的拐点,原生多模态、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未来大模型技术愈发“风生水起”。“数字工厂”“灯塔工厂”等点亮传统产业发展之光,企业、学校、医院等大量应用场
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特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主力军和产业链安全稳定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4年末,我国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财政金融政策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需加强政策协同,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日益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向内发力,提振信心、提升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工具。两者目标一致、工具互补、节奏
机器人精准抓取百余块硅片嵌入1毫米窄缝;消防版Y30机器人喷射32米超远水柱压制火点;扫地机器人主动寻找污渍并智能分区清洁……如今,机器人在各场景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机器人产业正从“实验室”迈向“实践场”。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2025年国产智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满足差异化场景需求等趋势,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电商物流成为头部应用行业。“我们更关注机器人如何成为生
记者15日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包括一般
中国水泥协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水泥行业供需矛盾突出由来已久。受下游地产、基建需求偏淡影响,水泥产量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产量创15年最低值。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6.59亿吨,同比下降4%,其中5月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8.1%。水泥市场延续弱势运行趋
在办公室里遥控整个工地、在施工现场上演“机器人总动员”……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与建筑业融合,传统建筑业逐步实现提质增效,焕发新生机。尤其今年以来,在政策赋能下,建筑业与数智技术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今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智能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加快推进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应用。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建筑业融合?智能建造提速,还需迈过几道坎?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数字平台成“得力干将”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下称“要点”)。其中提出,健全两化融合政策体系,抓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高质量编制“十五五”两化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发布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此次要点包含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强化信息技术赋能应用、完善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两化融合协同发展生态五方面17项内容。其中在夯实两化融合发展基础方面,提出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