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压力增大、高耗能行业深度降碳困难等挑战,亟待通过政策、技术、模式等方面创新实现“破局”。建设零碳园区,正是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这为以“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作为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人工智能深刻重构了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其核心机制在于通过广泛的通用技术赋能,推动产业结构在存量和增量两个维
近日,多地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陕西省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民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直接融资,优化上市后备企业遴选机制。《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近日施行,在优化投资融资环境方面,强化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包括加强土地要素供给、强化金融支持等举措。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多地密集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案,释放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强烈信号。一是政策导向更加明确,
8月11日—8月15日当周,国内钢材价格指数环比略有上涨。其中,长材价格指数有所下降,板材价格指数有所上涨。 当周,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95.46点,周环比上涨0.07点,涨幅为0.07%;比上月末下降0.41点,降幅为0.43%;比去年底下降2.01点,降幅为2.06%;同比上涨4.08点,涨幅为4.46%。其中,长材价格指数为96.95点,周环比下降0.17点,降幅为0.18%;比上月末下降0.59点,降幅为0.60%;比去年底下降3.27点,降幅为3.2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近年来,我国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能源转型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升级是关键。”厦门大学经济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十五五”规划部分省市座谈会。李乐成表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编制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五五”规划,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意义重大。要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
8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及投资保持增长态势。今年1至7月,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8.3%;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8%;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1.9%;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7.1%。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今年1至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实现平稳增长。在机械工业代表性产品中: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48万台
记者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将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相关要求规定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明确了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标识要求以及符合性评价规则,并规定了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这部标准将推动电器电子产品绿色设计与生产,保障产品使用者身体健康,降低产品废弃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环境的风险。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杨旭东: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这表明,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被视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为什么是“人工智能+”?因为它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断进化,能提升效率、催化创新、重构资源,创造新的产业形态,且具有普惠性,这些特点是一般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更关键的是,人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一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李乐成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着眼打造更多“独门绝技”,既要注重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硬创新”,又要加强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等“软创新”,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带领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中小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虽个体规模有限,但整体活力充沛,是推动创新
工业智能体是大模型与工业机理、机器学习等技术融合应用的最新产物,其带来的经济价值备受业界关注。前不久举行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带动工业数据集、工业大模型创新迭代。行业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工业智能化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3.5万亿元,中国市场份额超过40%,工业智能体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改变传统方式工业智能体是指专为工业生产制造设计,具备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和学习能力的软硬一体系统。与通用智能体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涉及信息技
8月19日,山东和河北地区的主流焦化厂启动了焦炭价格的第七轮提涨。其中,捣固焦(通过捣固炼焦工艺生产的焦炭)价格上调50元/吨至55元/吨;顶装焦(通过顶装炼焦工艺生产的焦炭)价格上调75元/吨。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份以来,捣固焦已连续提涨六轮,累计涨幅达300元/吨至330元/吨。焦炭价格连续提涨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焦炭供应收紧。卓创资讯焦煤行业分析师刘璐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7月上旬,国家层面释放了多项调结构、退出落后产能等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有业内专家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有望成为驱动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18日在北京召开的“AI+钢铁”技术发布会上强调,钢铁产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深厚的应用积淀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最佳实践场。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说,人工智能在钢铁行业应用前景广阔,已在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推动修订招标投标法,深入治理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加快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近期,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信号持续释放,更多具体措施将出台。可以预期,随着更多务实举措落地,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成色将更足。畅通市场准入渠道8月4日,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的一组卫星均由银河航天承担研制,这是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首次批量研制此类卫星。商业航天产业迅速发展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安徽全椒县经开区的亚临晨新能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看到,厂区整洁有序,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各工序衔接紧密、高效流畅。“目前在手订单金额6000万元,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公司总经理张小禄说,聚焦冲压焊接技术研发,公司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已具备新能源汽车整车车身构件生产能力。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放眼全国,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赛道。“十四五”以来,民营经济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2%以上。“023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支持一批企业开展智能体试点建设……近期,相关部门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智能体等展开系列部署。与此同时,业内企业也积极推动工业智能体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当前,工业智能体正成为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着力点。8月19日对外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突破工业智能前沿技术等多项部署。